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辀重以"教育爱"的人文情怀融入德育,谋求实现儿童"未来的可能的价值"和"人类要生长的价值"。在罗辀重的德育理念和实践中,"教育爱"具有垂范性、生活性、原则性和系统性,致力于帮助儿童,注重循循善诱,加强亲切指导,让学生学会施爱,促进儿童"血性"道德人格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罗辀重关于“血性”道德人的培养,进行过深刻的理论探讨和积极的实践探索。“服务之人生”的培养目标、“信”与“义”的培养内容、“教育爱”的培养原则和“共生活”的培养途径,无不体现着罗辀重的德育理念与德育实践的独特性,能给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罗辀重主持陶龛校政三十余年,一以贯之地推行群育。他实施“五育并重”、“群育为先”的教学方针。提倡融“生活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教育”、“自给教育”于一体,处群而教,推行“导生制”,让学生“养成自动研究的习惯”。重视环境熏染作用,主张开门办学,走社会实践的群育之路。罗辀重在二十世纪前期中国乡村教育改革史上留卞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誉为“教育之神”。  相似文献   

4.
一、罗辀重与陶龛学校 罗辀重,湖南湘乡县(今属娄底市)人,名春驭,生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父亲罗申田,清末翰林,1901年秉承遗志,就私塾设陶龛小学,作育人才。曾任驻西藏左参赞大臣,佐理军务,遭奸佞钟颖诬陷,殉难伊犁。其后,罗辀重只身入藏收父遗骸未果,回湘乡主持陶龛学校。  相似文献   

5.
一、罗辀重与陶龛学校 罗辀重,湖南湘乡县(今属娄底市)人,名春驭,生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父亲罗申田,清末翰林,1901年秉承遗志,就私塾设陶龛小学,作育人才。曾任驻西藏左参赞大臣,佐理军务,遭奸佞钟颖诬陷,殉难伊犁。其后,罗辀重只身入藏收父遗骸未果,回湘乡主持陶龛学校。  相似文献   

6.
从5个方面追述了血性的渊源;分3个层次阐述了血性的内涵;综述了罗辀重培养血性的手段和方法;勾画了罗辀重实残血性的光辉一生;充分肯定了血性的积极意义,也如实地指出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师范生就业政策是师范教育政策系统的重要内容,是关涉我国师范教育成效的关键要素。通过对国家层面出台的师范生就业政策文本研究发现,清末至今,我国师范生就业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以全面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初创阶段、以适应变革为重点的调适阶段、以扩大规模为动力的恢复阶段、以适应市场为抓手的转型阶段、以优化师资配置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阶段;遵循着以管理体制改革为驱动的政策动力机制、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主旨的政策目标取向、以组合多类型政策工具为保障的政策实施过程、以经济学和政治学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等演进逻辑。未来我国师范生就业政策发展应建立以多主体利益共生为基点的动力机制,渗透以多元价值为依归的目标价值取向,强化以系统变革工具为抓手的过程保障,构建多元表达的政策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8.
雷沛鸿师范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沛鸿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师范教育本为国民教育之母"的思想。认为办好师范教育,一是要全面规范师范教育,二是要"治标与治本"结合,长短培训结合,三是要师范生应学有专长,应实行分级分类培养,四是要重视教育实习,办好附属实验学校。此外,雷沛鸿还对一个优良教师的条件及师范生的品德提出了标准。  相似文献   

9.
张謇基于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的时代需要,主张教育救国、视教育为国家富强的根本,表现了清末以来鲜明的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张謇强调师范生人格的培养和教学实习的重要性,倡导"师范先行"的师范教育独立系统;主张"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凡事必求其适"、"德行必兼艺而重"、"学必期于用,用必适其地"等,形成了以求实业之实用为目的的近代职业教育理论。张謇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中国近代民办职业教育、民办师范教育的先河,对中国教育,尤其对江苏地方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教育史,尤其是江苏地方教育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研道德是道德的一个层面,并有其特点。是师范教育的重点问题。教育科研道德直接关系着师范生的从教品质,缺乏教育科研道德就不是真正的师范生。师范生教育科研道德的培养应与公德、职业道德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宜宾学院学报》2018,(3):117-124
地方高校的师范生教育应立足于地方属性,从地方性出发以适应师范教育的开放化和专业化趋势,高校可通过实现师范生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建立师范生培养的动态调整体制,避免师范教育消亡论和唯教师资格证论错误导向;以培养区域基础教育师资为导向,实现与传统师范院校、非师范教育专业的差异化竞争;增强地方性特色,树立服务区域基础教育的理想,挖掘区域课程资源,形成师范生教育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日前,从泰国曼谷传来喜讯:娄底市教科所历史教研员、中学特级教师佘国纲的论文《罗车舟重基础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荣获第六届国际华文教育论坛暨华人教育家成就特等奖,这标志着罗辀重的教育思想开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新师范教育体系背景下,亟须以实践取向引领师范生培养模式整体变革。为扭转既有研究“虚无化”“经验化”“理论化”的缺陷,秉持新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的空间哲学理论,用社会关系再生产机制的第三空间路径解读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产过程,表现为交互主体性在一体化时空场域通过对话交往的关系行动,是师范生个体与他者交互调适以寻求“个体我”与“社会我”协调统一的社会化程序。怎样系统推动关系性生产的第三空间路径优化,需要从明确实践理性导向融合师范性与学术性争议、强调实践素养贯穿师范生培养质量标准、突显时空一体建构校地协同机制、重视课堂中心的课程教学联动变革以及营造关系循环互动的知识生产文化等方面推动师范教育培养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14.
兴起于20世纪初的湖南师范教育把修身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并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之中。清末,修身教育以忠君、尊孔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作为主要内容。民国初年,通过对传统道德修养进行改造和吸收,并引进了西方国家教育当中公民教育的内容,形成了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和人生观教育为基础的中西融合的道德教育模式。其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开设修身课,让师范生明白修身的标杆;制订详细具体的管理制度与严格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相结合;通过道德实践与职业教育的磨炼等。培养出有良知和社会责任心的师范生,为我们今天师范院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定向师范生培养是高校师范教育在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在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中,城市化倾向明显,与非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度,缺乏乡村文化浸润,难以滋养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情怀与乡土认同。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乡土认同存在身份认同、职业认同和文化认同三重向度。乡村文化中蕴含劳动基因,劳动教育与乡土认同存在深度契合。劳动教育通过建构身份认同、培植职业认同、增强文化认同来培植重塑乡土情怀。劳动教育可从价值引领、课程实践、志愿服务和文化浸润四个路径展开,以培植学生的乡土认同感,形成乡村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并将乡土认同转化为定向师范生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字资源利用能力的差异可能引发数字鸿沟问题.师范教育作为师资输出的主渠道,肩负着培养公平与公正未来之师、教育未来公民、变数字鸿沟为数字红利的时代发展使命.在国家逐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师范教育的“教师观”“育人观”“教学观”发生了时代变革.制定出台《师范生信息素养标准》,重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范教育相关教...  相似文献   

17.
学前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理念是制约幼儿园准教师培养质量的关键。文章倡导三方面的理念变革:首先,以教育智慧为鹄的,既可以高瞻远瞩、全面整体地把握学前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教育智慧的实践专家;也能够发挥教育智慧的感召力,更好地推进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和个人发展教育;还可以改变学前师范教育参与各方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以先进理念推动学前师范教育改革。其次,应特别重视情感智慧的重要性,这是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动力和源泉。最后,应重视师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努力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理性智慧、知性智慧和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8.
师范教育改革正处在由教师职业专业化教育向教师职业证书转变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招收非师范生,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共存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章探讨师范院校扬师范之优势,弃师范之劣势,培养具有师范特色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师范生成才模式。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仁人志士抱着教育救国的教育理想,期望通过教育改造社会。陶行知通过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培养知行合一的推动乡村社会变革的领袖教师。陶行知的乡村师范之主旨是造就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陶行知开展乡村师范教育的途径包括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寄希望于通过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乡村教师,从活的乡村教师产生活的乡村学生和未来活的国民,从而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实践与思想对当今乡村师范教育乃至乡村社会改造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包括国家在制定师范教育宏观政策方面应加强对乡村师范教育的支持;师范院校需要推动师范教育课程变革,为乡村教育乃至乡村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文化氛围,培育师范生浓厚的教育忠诚。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转变,师范教育在目的上不仅要把师范生变成能胜任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准教师",更要为其未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在内容上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重视反思意识的养成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要保证师范教育的变革,高师院校的教育评价方式也必须做必要的调整:评价内容从单一到多元;评价功能从注重管理到促进发展;评价方法实现"质"与"量"统一(档案袋评价与数量化考试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