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管制、缓刑和假释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制度首次被写入刑法。这既是对从2003年以来社区矫正试点试行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要求,为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标志着我国当前的社区矫正工作即将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社区矫正对象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区矫正制度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实际效能。作为试点阶段的权益之计,目前将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划定为“五种人”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选择标准不统一和发展空间狭窄的弊病。因此,有必要在重新明确社区矫正的定性以及社区矫正的适用条件的基础上,将开放式处遇对象、刑释人员和劳教人员纳入社区矫正的对象范畴。而要实现这一拓展,取得刑事政策、刑事审判、矫正技术和社会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社区矫正缘起于英国,盛行于欧美国家。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探索社区矫正并开始试点,作为一种非监禁化的刑罚执行方法,它也应该受到人民检察院的检察监督。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主要内容在于社区矫正措施和程序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制度是现代各国刑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也正式将社区矫正写入刑法.文章首先阐述了社区矫正的含义及理论基础,然后对我国社区矫正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外社区矫正法律实践的比较分析,最后就如何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是在社区中对罪犯执行刑罚的活动,近年来成为我国刑罚执行改革的重要举措。正确理解社区矫正的性质、特点和意义是支持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改革的前提,而借鉴世界刑罚领域社区矫正的先进经验、加强社区矫正的执行管理则是推动我国社区矫正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已试行9年,但社区矫正适用规模没有明显扩大,社区矫正的优势未充分体现,有观念上的障碍、立法和制度上的制约和行刑社会化基础薄弱等原因。理性看待社区矫正的安全性是推进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的认识前提。扩大我国社区矫正适用规模的路径在于,确立和贯彻监禁矫正必要性原则,完善现行刑法有关社区矫正适用的规定。外延式的发展模式是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的主要模式,但应遵循渐进式的发展步骤。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来重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确立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形成了区别于成年人犯罪的处置体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现阶段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矫治措施仍是将其集中在相对固定且封闭的场所进行管理,尚缺乏独立、协调、统一的教育矫正机制.社区矫正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行之有效的行刑社会化方式,充分体现了我国青少年犯罪再预防的刑事政策,符合对未成年犯行刑的非刑事化、非监禁化和轻刑化的国际刑罚执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英国和美国同属于英美法系国家,两国有着许多相通的文化传统和法律意识,特别是在社区矫正的法律实践中,都经历了从萌芽、定型到完善的发展历程。探讨和借鉴英美社区矫正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完善我国法律制定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的性质不仅仅是一种刑罚执行活动,而是一种复合型的处遇方式,既包括刑事执行活动,也包括行政执行活动。对社区矫正的性质作出这样的解释,不仅可以完善我国法律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而且还可以完善严密预防犯罪的法网。刑罚目的统一论和刑罚人道主义思想,为复合型社区矫正制度的设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是指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对于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人们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认为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是罪犯。不过,中央有关部门的文件和刑事法律中的规定有变化,研究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一方面,坚持社区矫正的正式适用对象是罪犯的态度;另一方面,社区矫正辅助机构可以通过一定机制对其他的不属于罪犯的相关人员开展一定工作,以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区管理专业传统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有偏差、形式单一以及资源局限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合作学习理念尝试性地对合作化教学模式做了界定。此模式具有以学生为本、活用教学方法以及合作共享教学资源等优势,并试从专业目标的协商定位、课程体系的融合设置、课程教学互动式协作、教学方法多合一和评估多元化五个方面去构建与实施这一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社区教育的发展告诉我们,社区教育的活力在于学习方式的不断变革和创新。近年来,体验学习方式在社区教育的尝试和应用,引发了我们对社区教育方式的新思考。体验学习方式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过程的反思性、开放性和合作性,对于改进社区教育方式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把体验学习方式应用于社区教育,有助于进一步体现社区教育的取向、提升社区教育的品质、激发社区教育的活力、完善社区教育的载体。为此,我们需要用体验学习的理念指导社区教育工作,开展多维度的体验学习方式实践,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互动体验方式、基于实践基地的社会体验方式以及基于实训基地的培训体验方式,从而寻求社区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社区矫正在我国经过试点并进一步得到推广,目前到了应该关注其具体问题的时候。笔者关注杜区矫正主体的建构问题,认为它应包括社区矫正的决定主体和执行主体。就我国现行规定来说,决定主体并不存在问题,关键是执行主体问题。在考察西方国家主体建构情况,并分析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社区矫正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刑罚个别化,刑罚轻缓化,行刑社会化的趋势。在我国也有广泛的施展空间,对于犯罪人的改造、重新回归社会大有益处。但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一系列相关的制度保证。本文讨论了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历程、理论探源,在我国发展的基础以及需要完善的方面等。  相似文献   

15.
社区学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满足不同人群获得继续教育的一个途径。但由于我国社区学院起步较晚,还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实践操作课程较少、师资队伍薄弱、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法律保障缺失等诸多问题。为此,应从灵活的办学模式、多渠道的筹集资金、开放的招生制度、规范的师资条件和加强政策法规的保障等措施入手,促进我国社区学院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区教育自1993年以来的发展,已由自发的、经验的向自觉的、模式化、制度化转化。社区学习是社区教育的一个方面。通过访谈和文献阅读等方法,调查了社区学习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将网络学习、面授学习和实践操作三个环节相互结合形成一种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实现社区居民学习资源的自建和循环,促进有效学习,最终实现社区数字化学习。  相似文献   

17.
残疾人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所倡导的是平等、参与、共享、共建、共融的文化建设理念,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基层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长沙市天心区的实地调研,就该区残疾人文化发展现状、优势和路径以及发展过程中依然有待解决的问题等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社区教育注重公民经济利益诉求和技能培训,忽略了公民社会责任的培育,导致一些社区环境破坏、垃圾污染和文化庸俗化问题开始凸显。以公民社会责任培育为任务的社区教育模式,具体有三个实施阶段:社区再学习阶段、社区探究阶段、社区行动阶段,具体论述其教育内容和方法,并以旅游型社区郎村为例进行了在地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学生宿舍作为学生"第二个家",简单休息场所的定位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在住宿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服务,拥有一定的认同感、参与感,从而满足自身全面、个性化的发展成了学生新的需求。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强化学生社区建设管理,实现服务管理、价值引领、素质养成"三化"目标,促进学生实现"五个自我"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保障不力、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社区安全与稳定存在隐患、改制型社区体制转换过程中遗留问题多等矛盾和问题,需要理顺关系。改进社区工作管理需落实社区的自治功能,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改进考核办法,切实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社区工作机制,推进社区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