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的情思     
又一个苍凉的秋日,站在母亲的墓前,仿佛母亲又来到了我们中间.在我来给母亲扫墓的前一天晚上,父亲郑重地交给我一沓手稿,翻开一看,原来是父亲思念母亲时写下的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皱纹     
绵绵延延在学校里的日子变成了许多思念的文字。母亲 ,在这许多思念的文字里 ,是生命中第一声最活跃最响亮的音符 ,是黎明前第一道刺破黑暗的亮丽的曙光 ,而母亲脸上的皱纹 ,却是浇灌我生命的道道深刻的堰沟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     
金银花又开了,在绿叶中一串一串,风儿把它吻了吻,吻得它一片黄白银亮。我坐在金银花旁边的石凳上,思念起早已别世的母亲……这儿没人知道我母亲的身世,只知道她是父亲花了百多元从很远很远的山里带回来的。母亲很矮、很丑、很瘦,更悲惨的是,我刚呱呱坠地,她就患了精神病。父亲家族总不让我接近母亲,他们也从不理母亲,让她自生自灭。  相似文献   

4.
留守的天空     
初见可儿是新学期报名的那天,一双特别灵动的眼睛,小手紧紧地攥着妈妈的衣袖,任凭妈妈怎么劝说她叫一声老师,她就是一声不吭。妈妈很无奈,拜托我务必关照她的孩子,留心她与其他孩子的相处情况。她说她和可儿爸爸第二天将去广州打工,家中只留下奶奶照顾可儿的衣食住行。原来,可儿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在我的印象中,这类孩子大都自我封闭而又倔强。面对那张固执的小脸,我的心里已满是疼惜。可儿这个年龄的孩子本应在父母怀里撒娇,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过早地承受着分离的思念;本应该受到父母细心的照顾和保护,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过  相似文献   

5.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04,(12):32-34
51岁的冯淑兰在思念儿子。1995年4月16日,她20岁的儿子高殿涛和父亲拌了几句嘴后就离家出走。8年多了,母亲的泪已经快流干了;父亲  相似文献   

6.
忽然之间.一种莫名的愁绪爬上心头,眼睛有点酸痛。我不敢说话了.我怕我一说话,别人就能察觉出我的异样.我不希望别人看见我的脆弱,尽管我希望有人能了解我。待我的情绪稳定下来,我终于知道,我是在思念我的父亲,从未有过的思念。我忽然觉得他离我很远,仿佛只要我的思念一停止。他就会从我的生命里头消失。我开始感到很惶恐.我终于还是决定给父亲打一个电话。  相似文献   

7.
梧桐树下     
四十年,只是梧桐生命的一瞬间,却是母亲等待的一生。思念之人化作了泥土,无声大爱却留在了人间。——题记二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西风中梧桐送走了母亲养了十八年的儿子。  相似文献   

8.
父爱如杉     
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那一年父亲只有23岁,还走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晴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常常可以从邻居们口中听到我记事以前父亲的艰辛养育:我饿了,没有奶水,就哭。父亲先是熬米汤,一口一口吹凉后喂我。偶尔我会刁嘴不喝,父亲就抱着我串乡走户,去找刚刚生了孩子的女人讨奶。我两三岁的时候很顽皮,父亲要下地干活,于是把我托给左邻右舍赋闲在家的老人们看管。可他又不放心,在地里干着干着就跑回来,看看我没事,才又回去。这样来回跑,误工又误时,有人劝父亲再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描述 叶子,女,18岁,高三文科班学生,成绩优异(班级排名前5位),家庭经济状况中等,非常热爱家庭.在父亲病故后,叶子的期中、月考成绩下滑明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叶子的母亲极度担心女儿受父亲病故影响,一蹶不振.同时,叶子自身也处于极大的精神压力下,思念父亲,担忧母亲.特别是担心母亲身体状况,以至于每节课间都要打电话确认母亲安好,才会放心.来访者自述睡眠较差,食欲减少,体重未有明显变化,但近来胃部明显疼痛,恶心呕吐.在母亲的要求下由班主任介绍前来咨询.  相似文献   

10.
万事开头难     
记得那还是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去德国深造。那时母亲和我在国内,他在国外,家分两地,无法彼此照应。我们只能通过电话和书信传递相互的思念。一转眼,我已  相似文献   

11.
《合欢树》是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史铁生怀念母亲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用平实、淡泊、洗练的笔调,按时间的顺序向我们叙述了母亲的艰辛,讴歌了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母亲悲痛又愧疚的思念。文章所流露出的款款深情,并不像朱自清看到父亲背影时的那种辛酸和怜惜,而是在平实、淡泊的叙述中透露出深深的思念与愧疚。母爱,是个说不完的话题,人人都懂,是不用教的,而且越是感性的东西,越难以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诠释、解读和把握。所以笔者将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2.
牵挂的幸福     
7月22日 晴 我中专毕业分到离家30多公里的一所山村中学工作。在父母眼中,17岁的我还是个孩子。母亲帮我打理好行李,父亲送我上车,家在我的视线中渐行渐远。父亲和我一路颠簸到了学校,把我安排妥当,父亲才离开。临走时父亲说:"家里也没什么事,你就安心工作吧,不要有什么牵挂!"牵挂是什么?牵挂是深切的关怀,是爱的思念。从小到大,父母就是一座巍然屹立的大山。  相似文献   

13.
Rose  sally 《高中生》2012,(4):24-25
与父共舞有时候我会在母亲的门外/听见她思念父亲的哭声/我知道我的要求有点过分/但是你能不能/把她唯一深爱的男人送回来/如果我能再看父亲一眼/再迈出一步舞步/我会放一首永远不会结束的曲子  相似文献   

14.
怀念母亲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5年了。每当想起她,我心中便充满了深深的思念和感激、崇敬之情。 母亲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与苦难和艰辛相伴。她与父亲结婚时,日寇正在侵略中国,为了躲避鬼子的烧杀掳掠,母亲抱着幼小的我东躲西藏,终日提心吊胆。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我无法想象母亲是如何挺下来的。  相似文献   

15.
珍惜     
父亲是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天与扁担、锄头打交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儿子军是花季少年,长得高大帅气,身着牛仔皮靴,吸引了许多少女倾慕的目光。父亲整天在田土上耕耘,一心想让儿子上好大学,将来能出人头地。儿子远在异乡过着校园生活,花着老子供给的钱,心安理得。世事就是这样残酷的演绎着……未到月末,军就回家来了。因犯风湿病卧床多日的父亲喜出望外:毕竟自己的儿子啊!懂得思念父母、思念家。殊不知,军是因在学校打群架需赔偿对方医疗费,而回家索钱来了。吃完母亲亲手做的蛋炒饭后,吞吞吐吐才说出了原因。父亲…  相似文献   

16.
可儿是我们楼里的一个孩子。可儿喜欢荡秋千,那秋千吊在院里一棵大树上。我从楼下走过,总看见可儿在秋千上荡,荡得老高。楼里的孩子,没人荡得有可儿那么高。当然,荡秋千只是一种游戏,可儿荡得高,只证明他会玩。可这个可儿,不但会玩,也会读书。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可儿一直当班长,是班上成  相似文献   

17.
    
家是父亲耕耘的太阳,母亲守望的乐园。家的一头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一头托起我们沉沉的思念。有炊烟的地方是我们的家,有耕种的地方是我们的家。  相似文献   

18.
李剑红 《家长》2014,(Z1):85-86
正过年是一种思念。这种思念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我们心灵深处打上的烙印。这种温暖的思念,足够陪伴我们走过一生。如果你在外地工作,每当临近回家过年的日子,你最思念的人是谁呢?我想大多数人最思念的是自己慈爱的母亲,因为对我们付出最多,却不求回报的人就是我们的母亲。而我最思念的亲人是我母亲的母亲,就是我的姥姥。我小时侯是在乡下的姥姥身边长大的,我对姥姥有极深的感情。每年过年的时候,姥姥都会买几朵漂亮的丝绸头花,给我和老姨、二姨过年时戴。因  相似文献   

19.
刘传芝 《山东教育》2007,(7):118-118
母亲大字不识一个,三个子女,两个生活在县城,一个远在海南。母亲留在了老家,和退休的父亲承包了几亩地,一直侍弄着。用母亲的话说,种地又不费事,要不整天在家闷得慌。勤劳惯了的母亲哪里是在种地。分明是竭尽所能为子女减轻负担。分明是借忙碌解脱对子女的思念。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杨贤江逝世已经整整五十年了。他离开我是这样的早,竟没有来得及在我的记忆中留下印象。但是,几十年来,他却一直活在我的心里。从童年时期起,我从母亲的思念中就开始知道了父亲;少年时期,我从父母朋友的回忆中又听说了父亲,并把他同“共产党员”这个陌生而又亲切的称号联结起来;青年时期,我反复诵读着革命老前辈们在父亲逝世十八周年时所写的纪念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