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农村在全国占有面积非常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是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这些剩余劳动力根本无法得到转移,农村劳动力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这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万建伟 《科教文汇》2008,(27):199-19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这一经济发展的过程,相当于西欧近代早期的原工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型阶段。借鉴原工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德国中小城镇的崛起,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具有现实意义。中心城镇是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镇社会转变的历史性过程是人口的城镇化与城镇现代化的统一.而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会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和市场需求,小城镇作为城镇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肩负着非常艰巨的任务,小城镇的健康迅速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乡镇企业素质和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农业规模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有利于农村文卫体教等公共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进朋  钟文静 《软科学》2007,21(2):124-127
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后继乏力,城市和农业内部吸纳能力有限,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缓,使得我国小农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日趋尖锐,农业劳动者的资源难以增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工业品需求的扩张和就业的扩大,进而又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种宏观胶着状态可通过微观主体重塑,即农业企业化经营和资本化运作,在一个企业内部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同时发展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此,政府必须给予相应的制度安排和财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杨迎凤 《科技风》2012,(21):207
在二元经济体制的制约下,我国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受制于各方面的因素,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子女并不能跟在身边接受教育,由此形成了数量巨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这部分儿童因为缺少家庭的关爱,很容易在思想观念方面产生问题。如何来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确保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实现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稳定,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民"的旧有陋习已不符合城镇化后对"现代市民"的要求,这就需要全面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它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它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入手,并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日显突出,如何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成为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一个热门课题。从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入手,阐明其产生转移的动力机制,进一步简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及其对城市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最后分析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配套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慎娟 《内江科技》2009,30(11):2-2
通过对西安浐满生态区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调查,分析新区建设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的具体对策,以期为西安以及其他城市新区建设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安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孙黄初 《今日科苑》2006,(10):73-74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资源大省,城镇化发展相对落后,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黑龙江城乡经济发展应该选择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发展资源性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