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尤其是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后,理论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展开深入研讨,对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均提出了不少有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的观点。社会学,作为  相似文献   

2.
洪芳 《华夏星火》2005,(9):82-8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而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高等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明的机构,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潘宏  王姝 《科教文汇》2008,(14):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因此,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要加大力度,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其中。在和谐社会视域中,从多方面多层次共同作用,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因此,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要加大力度,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其中。在和谐社会视域中,从多方面多层次共同作用,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需要,要把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史丽丽 《科教文汇》2008,(34):202-2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党。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凸显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谐矿区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中把握重点、找准关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谈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新农村建设,而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把握当前农村文化现状,深刻理解和谐新农村文化的科学内涵,探求建设和谐新农村文化的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挑战。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党的执政能力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韩淑杰 《内江科技》2007,28(12):1-1,42
思维方法的创新是理论创新的突破点。立体思维方法的运用使邓小平成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主体——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方法.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因此,研究和学习邓小平这一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人才队伍建设将会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民培育与甘肃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苟颖萍  卫东 《未来与发展》2011,34(2):106-109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地处西部地区的甘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艰巨,广大农民自身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2.
实现围绕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个新要求和新课题.提出了积极推行"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规划区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发展新模式,以"集中"促"集约".从而优化了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农村生产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生“村官”参与新农村建构的审美佳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新价值取向的弘扬将是鼓励青年知识分子走向社会实践且投身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去经受磨练和健康成长的重要策略。它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推动市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的演化,皆具有非常重要的审美价值。因此,如何凭借积极引导、政策扶持、制度保障、机制创新来促进“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将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本文利用2006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的调查数据,结合新型工业化的有关理论,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信息化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关系。本文认为,信息化对农村新型工业化有显著的正效应,信息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城乡互动、产业结构等因素联系紧密,信息化对资源环境协调、城乡互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农业技术服务市场的发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从农村技术服务资源配置和技术服务价格确定的角度,对“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的五种运行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如何运用“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农业技术服务市场机制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对农村进行现代化改造。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现代化的动力。城市反哺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以城带乡”而论,新农村建设有三种模式:近郊的城市化或称城乡一体化;远郊的小城镇化;偏僻山区的生态化。所以说,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农村,但出路在城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城乡共同经济社会空间,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齐海丽 《学会》2009,(7):15-18
新农村建设是在席卷全球的共同治理模式背景下提出的。从理论上看,多中心理论为农村民间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实诉求中,农村组织的缺位使其参与更具迫切性。虽然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农村民间组织角色发挥的因素。因此,应该从政府的扶持与支援、农村民间组织自身管理模式的创新入手,培育和发展我国的农村民间组织,保障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发挥。  相似文献   

18.
“两端两网”扁平化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乡数字化鸿沟和现有多层管理服务体系不能很好地为"三农"提供一体化和一站式的信息服务等问题,提出了"两端两网"扁平化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模式。从渠道扁平化、网络一体化、资源共享化、服务高效化、传递及时化和机制务实化等方面,分析了"两端两网"的特征。从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基层信息服务公共终端和个人终端、宽带网络、服务队伍人员网络、资源整合、机制保障等方面,阐述了"两端两网"扁平化服务框架。  相似文献   

19.
农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柔 《科技广场》2013,(6):168-171
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我国农村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一方面,农村旅游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迎来了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之风,为创建一个富裕、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农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从而达到有计划、科学、合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开发农村旅游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旅游的作用,农村旅游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千万农户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本文从分析南昌市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点面结合、综合推进,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