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江苏连云港市中考名著阅读题是一道好题,它体现了"真"考名著阅读的理念。其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课标、教材的要求,得出关于名著阅读"三维立体"的评价理论;在对2020年浙江各市中考名著阅读试题评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好"题的共性;结合理论建设和真题评析,描摹名著阅读"好"题的样子.  相似文献   

3.
金修传 《新高考》2008,(4):16-17
200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将"名著名篇阅读"定位在理解能力层级,这就意味着名著名篇的阅读以识记理解性阅读为主,借鉴2007年福建省高考名著名篇阅读考查经验,结合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典型题示例",2008年江苏高考名著名篇阅读题将会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正>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列出了推荐的名著,这样,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在中考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名著题"。实施新课标以来,各地的名著阅读考题在探索中前行,出现了多种题目并行的局面。同时,也反映  相似文献   

5.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以地市级为单位统一命题的试卷,名著阅读题正走向多元,有的考查名著细读,有的注重名著精读,有的涉及对名著阅读的感受和评价,有的暴露了命题人对名著阅读行为的主观介入,有的尝试名著阅读的综合运用,多元特色显著,可谓喜忧参半.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一纲多本"的教材体系、命题者华而不实的命题行为、名著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尴尬地位,以及名著阅读受文学史思维影响等四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正总体而言,今年江苏高考的试卷难度当属中等,题型稳中有变(最大的变化自然是作文)。这是大家都明显看得到的,在此笔者不予赘论。对于名著阅读题,笔者有些想法倒要谈谈。一、名著教学的回顾今年的高考附加题均分据说只有十七分多点儿,这其中的原因一则是"材料概括分析题"的确难了点,另外恐怕是"名著阅读题"的正确率不太高(参加江苏高考的有些考生曾在  相似文献   

7.
201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名著阅读题的特别之处:赋分高,体现了命题人对名著阅读的高度重视;考查全,涉及九部名著,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探究,真正实现了对学生名著阅读的真实考查。这道名著阅读题将会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和中考阅读试题命制带来如下启示:  相似文献   

8.
左香 《现代语文》2011,(8):151-152
培根说:"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读好书,读名著更是如此。为了检测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高考试题命题者越来越重视名著的考查。江苏省从2008年开始在40分附加题中设置了15分名著阅读题,占据将近40%的比重。在2009年高考方案中又明确提出,把附加分纳入总分,这无疑又提高了名著阅读题的地位。那么,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考名著阅读题题型单一、创新不足的问题,指出引入“故事新编”“封面”“海报”“新闻”“漫画”等时尚元素,接轨现代生活,让名著阅读题推陈出新,能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从“记忆”“理解”“分析”“比较”“评价”五个阅读层级,对创新例题进行分析,启发教师命制更多有趣的名著阅读题.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     
<正>名著阅读是当下语文课程改革关注的一大热点。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建议:"为了推进‘名著导读’的落实,必须要和课堂教学有所关联,特别是某些综合性学习,完全可以利用‘名著导读’资源,彼此结合进行。"从这个思路出发,名著阅读与教材单元写作教学相结合,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径。故特拟如下赛题,旨在将《新闻两则》的学习与名著阅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明确规定"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也就是说7~9年级要阅读的名著总量将不少于6~7部。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比较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精神。在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我们发现名著的考查难度仍然不大,但考查方式更加灵活,题型更加多样,很好地考查了名著阅读的情况。下面是归类整理的2005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名著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对2021年江苏十三市中考名著阅读题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江苏省名著阅读题的分值区间、考查题型、考查题量、考查重点篇目以及分值安排、考题出现形式等特征趋势,并参照浙江省中考名著测评出现的最新趋势,反思一线教学在比较阅读、阅读教学的情境化、整体化等方面尚需改善。  相似文献   

13.
刘丽娟 《甘肃教育》2014,(19):120-120
正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对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人文素养非常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名著阅读题在近三年各地中考中连续出现,所占分值为4分。考查范围广泛,考查方式灵活,题型难度逐年增大。通过对我校中考生调查发现,学生名著阅读的答题情况不容乐观,平均得分较低,有  相似文献   

14.
闫枵宇 《师道》2014,(6):9-10
初中语文的名著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重视,原因是很多省、市语文中考卷中都有名著阅读题。可名著阅读一旦与中考沾边,就带有功利性了,阅读就变了兴味。大多数初中生对中考考纲中规定的名著的阅读兴趣甚小,阅读幸福感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15.
2023年福建省中考名著阅读题考查的特点是始于情境、关联读法、终于感悟。结合2023年福建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的考查特点,探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搭建学习支架,创设真实情境;注重读法指导,拓展阅读宽度;基于精神节点,探求成长之道。  相似文献   

16.
江苏高考自2008年改革以来,文科语文新增了附加题,其中名著阅读题占15分,至今已经有六年时间,题型和考查的规律已趋于成熟。本文立足学生阅读现状和对六年考试规律的摸索情况,分析江苏省高考名著附加题的考查特点和规律,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名著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从中考阅卷情况看,学生在名著阅读方面失分严重,这恐怕与当前名著阅读现状有关.下面笔者结合2010年各省市中考名著题,谈谈自己在名著阅读指导上的点滴思路,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8.
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必定会对他们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名著阅读曾一度走入了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而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变革,唤醒了名著回归真正阅读。  相似文献   

19.
不少学生在作答名著阅读题时,由于不能准确理解人物的语言,造成失分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阅读时走马观花,只了解故事的大概情节,并没有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阅读名著,不可忽视其中重要人物的"名言"。原因有三:"名言"是集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载体,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镜子,情节发展的推手、人物命运的预兆。  相似文献   

20.
阅读经典名著,必定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名著阅读曾一度进入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变革,唤醒了名著回归真正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