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科学家在童年和青少年时受到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的?中国的教育方式与美国的教育方式的差别何在?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果真比美国学生差吗?作为跨世纪的高校学子,应当培养哪些素质和能力?笔者在6月2日至3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成立暨二十一世纪基础科学的展望研讨会之际,采访了令世人仰慕的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杨振宁和我们侃侃而谈:科学家受到的家庭教育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我从7岁到15岁是在清华园里长大的。我在《读书教学40年》里讲我在清华园度过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童年。我父亲是…  相似文献   

2.
居里夫人不仅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性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和伟大的母亲! 作为一个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伟大的。她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女性,并且是第一  相似文献   

3.
2008年,日本科学家在物理、化学研究领域有4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至今,日本有16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中自然科学奖13人,物理学奖7名,化学奖5名,医学奖1名,而且多数为日本国内科学家。韩国很重视科技教育,但至今除了前总统金大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外,再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项。对此,韩国的教授们自嘲为“13:0”(日本有13人获科学奖,而韩国是0)现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是中国人又不是中国人”的华人科学家每每获得诺贝尔奖时,我们不由地想起中国在国际奥赛中摘金夺银的骄人成绩。于是,一个难解的心结便一次次地牵动我们的心绪——为什么中国人没有荣膺诺贝尔奖?一个文化繁荣数千年的泱泱大国,在三次科技革命和“第四次浪潮”的洗礼后,问鼎诺贝尔奖却仍然徘徊在“突破零”的希望线上,而科技、教...  相似文献   

5.
最近网络上有一项调查:"你觉得未来20年内中国人会获得诺贝尔奖吗?"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对此持肯定观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正在走向"创新型国家"。当前我们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思的问题。然而,我们多数教师恰恰是缺少这种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自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这个代表当今世界科学最高水平的奖项已经颁发了百余年。一些小国如巴基斯坦、芬兰,一些穷国如印度等都有人甚至不止一人获得该奖。遗憾的是,我国本土至今无人能够摘而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总人口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正处于和平发展阶段的大国,为什么迄今都没有本土华人获此殊荣?值得疑惑的是,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学者和作家获不了诺贝尔奖,杨振宁、李政道等这些在异国他乡的华裔科学家却在诺贝尔奖的殿堂里熠熠生辉。同样的人,一样的文化熏陶,为什么内外之别如此悬殊?  相似文献   

7.
正到2012年日本大学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已经培养了16位诺贝尔奖科学家,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日本科学家获诺贝尔奖频率明显呈加速发展态势,这些获奖科学家的大学教育、科研训练基本出自日本国立大学系统,其中11位科学家获诺奖部分研发工作是在国立大学完成,这种后发外生型大学系统井喷式获得诺贝尔奖堪称"诺贝尔奖井喷现象"。日本大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本质在于国立大学系统形成了高层次创新能力,本研究即以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为切入点,从构建大学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入手,提出大学创  相似文献   

8.
徐晶晶 《上海教育》2009,(14):40-41
有消息说,2008年诺贝尔奖最大的收获者是日本名古屋大学。因为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科学家益川敏英、小林诚,以及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科学家下村修,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一名古屋大学校友。都曾在名古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如果再加上200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名古屋大学教授野依良治,名古屋大学已经成就了四位诺贝尔奖得主。一所大学是如何成为研究人才培养沃土的?带着问题,记者来到名古屋大学上海事务所采访了名古屋大学副校长渡边芳人教授。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立国 30年左右便会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前苏联 39年,捷克 41年,波兰 46年,巴基斯坦 29年,印度 30年……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已经等了 50年,而且现在还在等待之中。中国人不甘心在诺贝尔奖前徘徊,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这个问题了,应该查查毛病到底出在哪里了。 一、诺贝尔奖为什么与我国无缘   中国人笨吗 ?中国人过去不笨,这是历史早已证明的事实。中国人现在也不笨,有两例很能说明问题。一是诺贝尔奖 1000余人的获奖名单中虽没有一个中国籍公民,但却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 6位美籍…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月,当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有人问一位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最重要  相似文献   

11.
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杰出女性,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2.
有多家媒体刊载了这样一个故事:1987年,75位获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科学家:您的一生中,什么时候受到的教育对您影响最大?那位科学家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呢?他  相似文献   

13.
实现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们正在努力的目标之一。那么,我们离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到底还有多少距离?接下来应该怎么去做?我一直在想,这几年,教育的硬件设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那我们还缺什么?资金吗?不是。师资吗?也不是。先进的设备吗?更不是。我觉得,当前学校教育最缺的是精神,是灵魂。  相似文献   

14.
1996年2月8日《天津教育报》载文称,当今世界对孩子最重要的培养是性格的培养。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尽早发现孩子的天资和才能,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孩子对成功抱有信心。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必须教会做人。据说在75位曾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举行的一次集会上,记者采访了一位老学者:“请你谈谈您在哪所大学,哪个著名的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最重要的东西?”老学者想了一会说:“在幼儿园我学到了最主要的东西: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怎么教育孩子,打吗?不是。不打?也不是。应该怎么做呢?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6.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3名美国科学家获得,此前公布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也是两名美国科学家。截止2003年,美国共有27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文学奖获得者11位,和平奖19位,经济学奖34位,化学奖54位,物理学奖72位,生理学奖或医学奖83位。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下简称"诺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医学研究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屠呦呦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至此,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文理兼得,这份奖在国人心目中意义非凡。一、唤醒中国文化创新的自觉和自信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最大的任务不应该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  相似文献   

19.
2012科学盛典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再次成为科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文学奖。这是新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此项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其他的科学奖也都各归其主。这些获奖的科学家分别是:日本的山中伸弥与英国的约翰·格登被授予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领域做出的革命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泰国的东方饭店堪称亚洲之最,几乎天天客满,不提前一个月预定是很难有入住机会的。东方饭店的经营如此成功,是他们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吗?不是。是他们有什么新鲜独到的招数吗?也不是。那么他们究竟靠什么获得骄人的业绩呢?要找到答案。不妨先来看看一位姓王的老板入住东方饭店的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