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教育实践家陶行知曾说过: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当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也应实现这“六大解放”。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即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给学生刨设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变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变一味灌输为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
沈蘅仲同志是上海市交大附中语文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巳四十年。他教学踏实认真,既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又能不断创新。他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未来独立工作能力。他主张学生学得要扎实,用得要灵活;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看到学生在校时的近效,更要着眼于学生离校以后的远效。沈蘅仲同志一九五六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师,一九七八年被提升为上海市特级教师。他现任上海交大附中校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语文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了学生的“六大解放” ,即解放他的头脑 ,使他能想 ;解放他的双手 ,使他能干 ;解放他的眼睛 ,使他能看 ;解放他的嘴 ,使他能谈 ;解放他的空间 ,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解放他的时间 ,要让他有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 ,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 ,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手脑并用 ,教学做合一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那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有希望了。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教学中如何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为以后的…  相似文献   

4.
小学的体育教学要奉行"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获得知识,享受乐趣,同时也能获得创新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身心上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小学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老师加强情感教学,让学生切身的感受的教育的内涵。一、教师要热爱学生情感教育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学要热爱他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说,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做到爱他的学生,那  相似文献   

5.
教育实践家陶行知曾说过: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当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也应实现这“六大解放”。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即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给学生创设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变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变一味灌输为探索、研究。一、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多说”所谓动口,即课堂上多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首先,“会说”才会写。说是写的外在表现,说得头头是道,才能写得层次分明。其次,“要说”激发思考。学  相似文献   

6.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最好的方法,他能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做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文章对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做了论述,从备课谈起,在教学中要学会问,教师会问学生也要会问,在课后,做好训练的多样性,手段也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正多元智能理论是1983年由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在教学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师要改变已有的教学观、学生观等方面.即在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定不同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在对待学生时,要有赏识的眼光,要把每一名学生都当成一颗金子,只要正确的开发和挖掘就能发现他的闪光点.因此在教学设计和评价时,要面对全体学生,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让学生在我们的教育智慧下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从而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王长明 《甘肃教育》2014,(15):56-56
正一、培养学生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带着情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比如要指导学生写人,首先就要让学生锁定某一人,然后去接近他,观察他的外貌特征、言谈举止,揣摩他的内心活动,进而了解他的为人处世、思想倾向,这样写起这个人来就觉得有话可说,能将人物写真写活;要指导学生写花草树木,首先让学  相似文献   

9.
由于学生的情况参差不齐,对信息技术课重视的不足等原因,初中信息技术课普遍存在低效的现象。对此,笔者做了如下的教学反思,希望能为广大同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一、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是希望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学生有无伤害。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部分老师的处理会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就批评他,或直接让他坐下,而不分析他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
赵宪字: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除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素养的提升,还应该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做怎样的思考和努力。大家知道,6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个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以这样的思考来观照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的课堂压抑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思想。今天,我们就围绕“语文课堂如何解放我们的学生”这一话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多元智能理论是1983年由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在教学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师要改变已有的教学观、学生观等方面.即在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定不同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在对待学生时,要有赏识的眼光,要把每一名学生都当成一颗金子,只要正确的开发和挖掘就能发现他的闪光点.因此在教学设计和评价时,要面对全体学生,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让学生在我们的教育智慧下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从而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孩子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然而,思想不是能教会的,在语言的笼子里,思想也许能展翅,却永远不会飞翔。因而,黎巴嫩哲理诗人纪伯伦在他的著作《先知》中这样谈论“教授”:“假如他是大智,他就不会命令你进入他的智慧之堂,却要引你到你自己心灵的门口”。作文素材积累课《男生女生》,显示的就是“引领学生站在自己心灵的门口”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于晶芹 《教书育人》2012,(Z2):102-103
俄语教学要遵循交际性原则,而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在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认知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俄语教学更要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那么,怎样才是以学生为主体呢?对此,我这样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去掌握俄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在每个教学环节上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从教学实践出发,不断改革教法。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58):116-117
历史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的批评。批评既是一种教学手段,又是一门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这门艺术,将会使教学更上一层楼。教师要对学科教学负责,更要对学生负责。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对学生犯错误的原因调查清楚,万不可操之过急。对学生进行批评的目的是让学生改正错误的行为,认真学习,而不是将他一棍子打死,所以批评时一定要留有余地,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正>在教师的心里,也有着一般人所共有的对儿童的爱。可是,教师要一连好几年地对同一批学生进行教学和教育,所以,对儿重的爱就具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一个教师能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学生,他就会看到他们的精神成长,而透过学生的成长,他就能看到自己劳动的果实。要知道,在每一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要尽快叫出学生的名字。对刚入学的新生,尤其要尽快熟悉、记住他们的名字。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好处: 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自豪感。每个人对自己的名字都是很敏感的,你能叫出他的名子,证明他已经得到你的重视。如果你能轻易地叫出学生的名字,等于  相似文献   

17.
一、抓课题变通处设问 围绕题目设计提问,能使学生立即产生急切阅读课文的欲望,能大致把握课文的内容,符合“讲读课文要从整体人手的原则”。例如,教学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可以围绕题目设计这样的问题:“你们知道公仪休吗?他拒收了什么礼物?他为什么要拒收礼物呢?”这样的设问.一方面能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从整体人手,使学生一开始就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教学气氛,给学生安全、自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课堂上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显然,这种"师道尊严"和"教师权威"观念下形成的教学惯例体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包天仁教授说过:英语课堂教学就是要"出事"。他认为课堂上学生对老师的讲解能大胆质疑,形成矛盾冲突,这样才有利于解决问题。一、创设教学气氛,给学生安全、自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课堂上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显然,这种"师道尊严"和"教师权威"观念下形成的教学惯例体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包天仁教授说过:英语课堂教学就是要"出事"。他认为课堂上学生对老师的讲解能大胆质疑,形成矛盾冲突,这样才有利于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一段话: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学环境,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体验,需要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需要他们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  相似文献   

20.
为了她, 为了我的月亮, 我甘愿坠入井底, 献出热血一腔。 万东培说。他教语文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他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并尽可能地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美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力求把语文中的真善美传授给学生。至于教学方法,他深信教学有法,而又教无定法,只要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终般目的,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就是好的教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