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保证每个儿童享有均等的教育权利和机会,是教育公平的最根本要求,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而教育公平的起点是学前教育的公平,只有起点公平,才能保证整个教育体系的公平,否则,教育公平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我们孜孜追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教育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学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创建和谐班集体正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和核心。创建和谐班集体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健康、良好的集体舆论和舒畅、愉悦的心理氛围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主体活动,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社区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手段。社区教育只有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才能有效促进“每个人”以及“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从而有力地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执政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应该是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5.
王想平 《宁夏教育》2008,(11):12-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只有和谐的教育、相对公平的教育才能健康持续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才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所谓和谐教育,“是以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而和谐课堂是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所以说要建立和谐的英语课堂,那么和谐课堂都体现在那些教学环节上呢?它不仅体现在师生之间的和谐,而且还体现在生生之间的和谐和教与学的和谐,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合理的协调各个要素的和谐。只要建立和谐的英语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会荣 《学周刊C版》2013,(30):104-105
和谐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校园是一个稳定的局面,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追求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统一和谐。教育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精神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和谐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高等学校也只有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和谐人才的过程中,才能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执政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皆发展.和谐,应该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呼唤和谐教育,构建和谐班级,这是新课程对学校班级建设管理提出的新的课题要求、理念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当中也包括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以及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社会的主体是人,所以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前提必然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教育的结果.唯有和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以和谐为宗旨的人,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具有优良的品德、灵活的知识、创造的能力、文雅的举止、健康的心理、健壮的体魄.本文仅就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和谐教育”是当今一个国际性课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构建和谐教育,这样才能促进文化、经济、科学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建设和谐教育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设和谐教育也更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社会个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因此教育的方法也要跟随着社会的改变而进行改善,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变迁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而作为社会变迁一个组成因素,社会分层结构也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向的互动关系。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找到社会分层结构与其作用的机理,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后帮助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就是坚持所有人受教育与培训机会的平等,使每个人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艺的机会不受家庭出身、家庭境况、个人所处的阶层、地位的影响,消除社会偶然因素对人所受教育的影响。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公平是每个人获得平等的自由全面发展机会的基础,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化保障机制,教育公平的主旨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教育公平是收入和财富分配正义的基础。教育公平与分配正义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教育公平是个人形成资质才能才干方面机会公平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主要是由资质才能决定的,因此,教育公平是收入和财富分配正义的基础。没有教育公平就不存在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分配正义的一种程序正义原则与设计。人们通过享受平等的受教育与培训的机会,消除社会的偶然因素对人生的任意影响,让自然的偶然因素即个人通过遗传获得的自然资质与潜能在个人勤奋的条件下来决定人生前景,实现职务地位向资质才能开放,保证实现社会价值分配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人人参与,个个做贡献。构建和谐社会是个系统工程:经济与社会的和谐、政治与社会的和谐、文化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构建和谐企业是伟大系统工程的一部分。企业作为经济实体,以创造产品、提供服务,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它是社会之细胞,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每个基层企业和谐了,局部保证了整体,和谐才能实现。作为企业的工会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在行政的支持下,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组织、动员、引导广大职工构建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15.
要能够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的发展,树立起和谐的人生理想,哲学教育自身首先应该是和谐的,唯有和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和谐的人。哲学教育的和谐、和谐教育的哲学,已成为当代社会及哲学教育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每个党员身上。只有每个党员都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保持先进性,体现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先进性才能有效彰显。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因子,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了校园和谐,才能用和谐社会的理念去教育影响下一代,为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打下基础。因此,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党建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社会的理想目标。和谐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和谐才有利于社会,从而也有利于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从另一方面说,发展才会有真正的和谐。而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提高有赖于教育,在这个意义上说和谐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从一定意义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过程,就是每个人的主体意识、他人意识、公民意识不断觉醒和生成的过程。传统教育中曾忽视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关系的不和谐导致班主任在工作中屡屡受挫,无法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对此问题,青年班主任改变工作态度及方法:以礼待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保持一个平常心态对每个人及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好心态是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在工作和生活中,只有注重心态修炼,才能克服内心的浮躁,才能克服外界任何物质和精神的诱惑,人们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社会才能保持和谐。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教育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而和谐教学模式是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途径,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是指教学过程的和谐化.  相似文献   

20.
集体必须有纪律,才能保证集体的目的顺利达成,集体的理想完满实现,才能保证集体利益高於一切而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利益也不受损害;才能保证集体秩序巩固与和谐,而集体中的每个个人都有正确的劳动态度,能适当地尽量地发挥其才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