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确定和安排的教育内容,归根结底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决定、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学校德育内容应在保持基本内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新内容.进入公民社会时代,我国学校德育内容没有及时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及道德教育方面都存在一定偏差,不符合我国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应该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2.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核心作用。德育决定着教育人的发展方向,体现着教育的本质特征。新时期开展德育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手段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学校工作中应把德育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紧密结合,加强渗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作者主要从德育队伍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养成教育、德育常规及开拓课堂教学渠道等几个方面对此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试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功能:它更新了德育观念、明确了德育内容、提供了新的德育方法和途径。应发挥网络的德育功能,并建立一支既懂心理健康教育又懂网络的德育工作队伍,同时加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中蕴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重视研究二者之间的异同。两者在教育目的、指导思想、工作对象和教育内涵等方面存在一致性,同时在教育功能和形式上存在差异和区别。当前为适应素质教育、德育内容与方法改革的需要,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德育体系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今我国社会从物质技术到观念形态,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学校道德教育也必须变革自身才能适应新时代青少年发展的要求,德育改革应首先是德育观念的转变,而德育观念的转变突出表现在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方法等方面观念的转变。一、德育内容由“崇高化”向基础化转变从过去学校一般德育教科书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德育”一般是指政治立场、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在这种界说中,“德育”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教育,这也正是教育现实中人们对德育的厂般理解。政治教育几乎成为德育的全部内容。另外…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而学校教育重分数、轻学生综合德育素质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学校德育教育的方法长于管、灌,短于放导等现象.新时期西部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应立足于德育的主体性建设、立足于双向交流的德育过程和方法、立足于生活化的德育内容、立足于开放式的施行方向、立足于综合型德育系统.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这是新时期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二者可以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我们要在德育理念、德育方法、德育过程和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新的高校德育工作模式,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德育内容应增加具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创新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多样化的内容,采取课堂教育、生活渗透、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施途径,用科学的德育工作机制保证高校德育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历道德滑坡危机后德育重新受到国外高校的高度重视。其德育目标多与公民教育目标相近,且着眼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德育内容与方法注重以生为本、寓教于"隐",其中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和严肃校纪促进良好道德养成等做法颇具特色。借鉴国外经验,我国高校德育应重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与适切性。  相似文献   

10.
公民教育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中职校面临着德育目标理想化、地位弱化、内容僵化、方法简单化、评价机制单一化等问题,适应现代公民社会的要求,利用现有的德育体系,通过更新德育理念、强化德育地位、丰富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完善评估机制渗透公民教育,推动德育创新,是一条可行的深化中职校德育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冯仰生 《江苏高教》2017,(11):104-107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校无不高度重视德育。其德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其德育模式和方法包括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将德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开展校内外的多种实践活动、注重"无意识"的隐性教育等。借鉴国外高校德育经验,我国高校应加强德育内容的层次性、适切性与递进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校无不高度重视德育。其德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其德育模式和方法包括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将德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开展校内外的多种实践活动、注重"无意识"的隐性教育等。借鉴国外高校德育经验,我国高校应加强德育内容的层次性、适切性与递进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评价指标及维度对社会、教育及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德育目标、德育理念、德育内容、领导机制、师资队伍、德育途径、德育特色等多方面指标。其实效性评价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教育、个体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明的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自由人格和主体权利等意识,我国德育在培养人的德性、开发人的潜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德育存在着片面强调政治意识功能,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片面强调社会适应性教育,忽视了德育内容的个体价值取向等问题。鉴于此,应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实现德育重心的转移,实施“主体——发展性德育”,确立由重知识教育向重道德养成教育转化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这是新时期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二者可以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我们要在德育理念、德育方法、德育过程和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新的高校德育工作模式,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杜威德育思想包括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德育本质;德育无目的论的德育目的;从做中学的德育方法;德育客体主体化的儿童中心论等主要内容。在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探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方法和规律的今天,深刻挖掘并反思杜威教育思想中有关德育思想的论述,对于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社会合格公民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完整的系统的学科,然而,在实践活动中,德育实效的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无论道德教育理论如何完善,幼儿德育最终要落实到幼儿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上,最终要通过幼儿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来实现。因此,要彻底解决幼教领域中德育低效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幼儿德育内容、幼儿德育方法两方面去探本寻源,并以此为依托,探寻解决幼儿德育低效的对策。 一、幼儿德育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幼儿德育内容的构成 不同时代的要求,特定的教育目标、社会性质以…  相似文献   

18.
在开放创新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思想品德要求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应顺应社会的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德育目标,转变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教育地位,改变传统的德育方法,开放德育的边界等,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李娜 《时代教育》2014,(12):196-197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及其社会和教育的相关原因,由此提出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在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方面应该加强人文关怀,大力开展青少年的思想启蒙教育,其主要途径有:思想品德课上的启蒙教育应该倡导尊重意识;思想品德课的启蒙教育培养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思想品德课的启蒙教育应强调情感体验化,提升道德素质,让青少年了解世界,了解时事,跟上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20.
当代我国弱势儿童德育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弱势儿童道德情感淡漠、道德判断标准模糊、道德意志淡薄等问题。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对我国弱势儿童德育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启迪,在实践中应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互动的关怀式道德教育体系和道德情感作用机制,建设弱势儿童德育人员的社会保障机制,多样化促进弱势儿童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