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学前后,笔者在书店中走了一遭,调查中发现,今年秋季文教读物市场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玩味,一些往年教辅读物市场上的"长胜将军",今秋大玩"变脸".想必是教辅读物市场竞争激烈,哪怕经典读物也在时刻想着变个花样,但目前市场反映如何呢?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小人书大市场",在中国,大概没有一个出版社愿意主动放弃少儿图书这块"大蛋糕".因笔者的女儿正值幼儿时期,故笔者对当前我国幼儿图书市场有较多的关注,笔者发现,当前的幼儿读物出版存在着一些偏差.  相似文献   

3.
建设高校图书馆"图书导读平台"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赢得时代挑战,高校图书馆应将改善服务与最大化发挥传统读物优势相结合,积极利用网络等先进手段,吸引各层面读者参与,提高管理人员的主体素质,以组织编撰"图书导读词条"的形式,搭建开放的互动式"导读平台".  相似文献   

4.
据<金陵晚报>日前报道,经有关专家遴选并公布推荐书目,南京读者票选选出了"改革开放30年来影响南京人的10种文化艺术类大众读物".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农民精神文化与知识的建设,农村出版传播肩负着这样的任务,尤其是在当前"媒介化"时代,在农民群体中,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得到广泛普及,中国农村出版传播需要积极适应建立新的传播平台,同时整合传统的"三农"读物在新的媒介平台上,深入有效地做到文化知识上的惠农、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6.
"益智类"读物是少儿图书板块中的一个细分板块,也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一个少儿读物门类.在这类读物的发展之初,未雨绸缪,作些分析,来点预测,以使之发展正常、积极、顺利,无论对读物本身还是对出版界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1月6日,以"促进教育读物科学发展,引导青少年学生科学阅读"为主题,由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教育读物工作者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在本届大会上,教育行政部门、出版主管部门和全国教育界、出版界、高等院校的学者专家以及行业精英共同总结研讨了2008年国内教育书业的发展历程,以及2009年新形势下的教育读物、教育书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探讨了教育书业的新型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在本次大会上,"2009中国教育专家推荐百种优秀学生读物活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8.
以"声音"为主角而出场的有声读物,其声音形态不仅是叙事语言中的有机构件,还逐渐从视觉文本中剥离出来,直接参与到内容叙事全过程.有声读物的听觉语境以不同样态的"声音"为叙事工具,在声音传递和听觉环境中运用独特叙事手段和阐释功能,搭构了与传统"视读"迥异的"阅听体验".文章聚焦有声读物叙事过程的声音之维,从叙事工具的征调呈...  相似文献   

9.
有声书,又称有声读物,也可称作有声出版物,其英文名称为"spoken words"或"audio-books".美国有声读物协会有较为权威的定义:有声读物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盒式磁带、高密度光盘或者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任何录音产品.国外的有声书发展的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10.
"三农"读物的出版,责任重大,困境明显.如果不认真地研究农村市场,并进行必要性调整,很可能会使"三农"出版叫好不叫座,变成"三农"出版社和农村读者的"双输".调整的基础是正确认识"三农"图书出版现实.本文以传播学的五大基本研究领域来分析"三农"出版物的"传播者"、"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以求为出版业更加积极有效地服务"三农"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图景.  相似文献   

11.
杨卫 《出版经济》2001,(1):21-22
对于教育类出版社而言,教辅图书的出版可谓是"立社之本".原因是中小学教材与教辅图书的出版,往往是教育类出版社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是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然而随着出版分工逐步从计划型向市场型过渡,以及中小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辅读物出版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成为教育出版社无法回避的挑战.教辅读物要推陈出新,出版社也要进行图书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只有以这样的思路不断推进改革,才能确保出版社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才能为出版社带来经济增长的源源动力.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延琳)5月18日是第十五届全国书市的第一天,在天津出版大厦4层,<出版参考>杂志社举办了"反对伪书劣书,为青少年提供优质助学读物教育、出版界座谈会".中国版协主席于友先、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副司长李宝中、中国版协常务副秘书长潘国彦、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郝振省和出版界代表以及天津市部分重点中学的老师学生100多人聚集一堂,共同为助学读物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会诊".  相似文献   

13.
杨河源 《出版广角》2015,(12):120-121
《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明代商业出版研究》的作者认为"明代商业出版打破了两千多年来精英文化独断的局面,实现了传统的主流文化、启蒙思潮和大众文化共存的多元文化格局".这一结论是否成立?读者见仁见智.对笔者而言,该书介绍明代商业出版的类型:通俗文学、日常类书及生活实用图书、蒙学读物、科举考试用书,很有意思.尤其是科举考试用书和大明王朝的关系,也许能矫正一些人对八股文的成见.  相似文献   

14.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新时代中国外宣工作的新范式."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对当代青少年成长成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时代强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故事"青少年英文读物的价值,梳理"中国故事"青少年英文读物编辑出版存在的问题,提出形成"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社会风尚、制定"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培...  相似文献   

15.
在全世界数不胜数的旅游读物中,澳大利亚Lonely Planet出版公司(简称LP;中译名:孤单的星球,简称"孤星")出版的旅游读物可能是最受旅游者欢迎的.这家全球最大的旅行指南出版公司,是35年前由一对英国夫妇托尼·惠勒和莫琳共同创办的.其出版的旅行指南风行全球,中文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相似文献   

16.
冯越 《今传媒》2008,(3):44-45
一、引导性是新闻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我国流行的多种新闻教科书和普及类读物中,提到新闻学的概念,往往要从新闻的定义、新闻的价值等名词术语讲起.现在通用的"新闻"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小人书大市场",在中国,大概没有一个出版社愿意主动放弃少儿图书这块"大蛋糕".因笔者的女儿正值幼儿时期,故笔者对当前我国幼儿图书市场有较多的关注,笔者发现,当前的幼儿读物出版存在着一些偏差.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初中叶,中国诞生了第一批近代报刊,相继出现一系列的新名词用以指称其出版机构,而极少延用旧有的"报房"或"报坊".在这些新名词中,主要有"报馆"和"报社".考察发现,"报社"具有一定的日源性特征,同时在本土也用来统称"讲报社"和"阅报社".从清末至民国时期,"报馆"与"报社"几乎并驾齐驱.但在1940年代,"报社"渐有取代之势,最终"报馆"在中国大陆丧失了其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老陈"其实不老,在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的眼里,陈中华新闻激情洋溢,新闻追求执着,永远都像个"棒小伙子".称他"老陈",是因为青年记者们与他相处亲切自然,也因为在大家心里他确实堪当"老师".  相似文献   

20.
一个新闻工作的从业者,特别是一个身处基层的通讯员,谁都想在自己的新闻生涯中,采写出几篇"带响"的作品,业内通称为抓"活鱼".而能否抓"活鱼"不抓"死鱼",就得看自己有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新闻的敏感强,能在平凡中发现惊奇,而新闻敏感差,遇到新闻却"有眼不识金镶玉",使之"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