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平 《六安师专学报》2013,(1):74-76,97
就汉语与英语的语义对应关系而言,主要涉及语义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对应空缺和对应冲突等4种情形。汉英的语义对应不规整现象主要源于彼此所处文化环境的异域性特征。汉英文化的差异性投射到各自的语言当中,在历史进展中逐渐演变成同等指称语义的不同隐喻指涉。汉英语义对应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增强文化比较意识,针对不同情况,在翻译实践中运用灵活的策略与方法,以求最大程度地实现语义的等值转换。  相似文献   

2.
汉英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汉英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对应关系有;完全对应;部分对应;截然不同;大相径庭;一语独有。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对动物的认识角度不同;文化占有现象不同。主要译法:直译、意译和换译。  相似文献   

3.
汉英颜色词都非常的丰富多彩,且与社会文化思想有着密切联系,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由于汉英两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较大,汉英颜色词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正确理解和掌握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英汉颜色词语的非完全对应关系,对于英语词汇教学和翻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思永  郝广伟 《文教资料》2006,(35):127-128
语言间的对比可以在多个层面上进行。汉英成语在形成过程中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也表现出一定的共性。了解汉英成语间在“形和意”两个方面的“异和同”对英语学习和翻译实践都是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讨了汉英成语间的两种主要对应模式:完全对应和不完全对应,并讨论了各个对应模式下汉英成语间的翻译情况。  相似文献   

5.
语际转换对应幅度的扩大现象是汉英交传中极为常用的现象,但是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刘宓庆的<口笔译理论研究>中作者将语际转换对应幅度的扩大定义为"在交际中,话语语境迫使口译中双语语义对应放宽要求,从基本词义对应向范畴词义扩展[1](P71).这一定义在汉英交传中并不完全适合.在汉英交传中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语言习惯不同,译员的理解偏差,文化的差异都会造成语际转换对应幅度的扩大现象.而这些因素都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本文旨在具体揭示汉英交传中语际转换对应幅度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因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各民族的心理状态的不同,他们在风俗文化、政治制度和生活习惯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加上本身各国语言存在一定的特异性,如:汉英这两种语言在词汇的语义对应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汉英语义的不对称关系可以分为完全对称和部分对称两种,这种不对称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文化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7.
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对应词在民族文化语义的异同方面存在以下四种情况:民族文化语义基本相同,民族文化语义部分相同,民族文化语义不同和民族文化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汉英对应词民族文化语义的对比研究,对跨文化交际和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有些对应动物词汇可能会使人产生相似或相近的心理联想,但由于中西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地域、道德观、价值观、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差异,很多对应动物词汇的心理联想意义也有很大不同。本文试图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对应动物词汇心理联想意义的异同加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汉英语言中的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汉英语言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汉英隐喻有对应和非对应的关系;并指出隐喻所折射陋来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有效运用隐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由于受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英汉习语中有些文化信息完全对应、有些部分对应、还有一些无任何对应关系.对于外国人来说,汉语习惯用语很难理解.学习汉语习惯用语可以帮助学习者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理解中国文化和中文思维模式.习惯用语的灵活掌握可以使学习者真正成为中文高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将汉英习语进行文化上的比较,可以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教学同文化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增加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提高汉语语用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这里从英语、汉语中的形容词的形态构成特征着眼,对这两种语言中的单字形容词,多字形容词,词缀形容词、成语形容词及英语中的复合形容词的形态构成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大学英语课堂的影响及作用。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为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带来新的契机。文章着重谈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比较及使用中存在的误区,展望了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及应该避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To test the lexical restructuring hypothesis among bilingual English‐language learners, English phonological awareness (PA), English vocabulary and ethnic language vocabulary (Mandarin Chinese, Malay or Tamil) were assessed among 284 kindergarteners (168 Chinese, 71 Malays and 45 Tamils) in Singapore. A multi‐level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English vocabulary, in interaction with mother's education,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Singaporean children's PA; ethnic language vocabulary did not. Thus, the present study supports the lexical restructuring hypothesis that growth in vocabulary changes how lexical items are stored,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PA. Home language practices, as represented by mother's education, may also enhance children's PA after a threshold of English vocabulary is reached. In addition, specific ethnic language (Chinese, Malay or Tamil)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PA, suggesting that orthographic depth as well as syllabic complexity of a bilingual's other language may influence their development of English PA.  相似文献   

14.
英语没有量词,但是在英语的名词词类里,有一部分名词却是具有汉语量词性质的。一般认为,英语不仅有与汉语的度量衡单位词和集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还有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比如英语one sheet of paper一类形式里面的sheet等名词。本文认为,英语没有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英语的sheet等名词,是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不同的词,它们是汉语集体量词性质的。本文从产生条件、用法、搭配规律等方面做了讨论,并且分析了英语sheet一类词被当成汉语个体量词性质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法律英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禁止和制裁犯罪行为的刑法规范的翻译。文章从平行文本对比的角度对中国刑法规范的英译进行研究,从词汇、句式和篇章三个语言表现层面分析中国刑法规范英文译本和美国刑法规范的异同,旨在找出英文译本的不甚完善之处,进而提高刑法文本的英译水平。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的非完全对应词汇大多一词多义 ,且具有内隐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 ,英语词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主要集中在对非完全对应词汇的掌握上。文章介绍了基于JanHulstijn&BatiaLaufer的“任务驱动法”框架的词汇习得 ,并探讨了其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一直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彝区的教育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尤其是两类体制的彝汉双语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逐渐被彝区人民所认识,开始探索如何在彝区克服英语教学中的局限,培养双语、多语综合性人才之路。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民族中学适时开展了彝英双语教育的教学实践,借助彝语母语的优势来学习英语,克服了彝族学生对英语的恐惧心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英汉“否定”意义的表达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应相似性,但个性大于共性,在语音、词、短语和句子层面都有体现。通过例证对比,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对英汉否定表达的认识,减少否定结构学习中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改革在全国各类高校开展多年,其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也遇到一些问题.在福建省三明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改革实验中也遇到了一些共性问题.基于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剖析试验中的难点及产生的负效应,选级制度及运行机制被提出,这为解决目前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中国学习者加工句子层面的英汉汉英宾语语码转换时的认知神经机制。结果表明(1)加工英汉语码转换时,转换后的单词诱发更大P200和N400;(2)加工汉英语码转换时,转换后的单词诱发更大的LAN和LPC;(3)英汉汉英转换代价的非对称性表现在汉英比英汉语码转换产生更大的P200、LAN和LPC。据此,我们认为在句子层面存在英汉汉英宾语语码转换效应及其非对称性,并基于IC 模型与BIA+模型,构建了宾语语码转换的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