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优等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往往被人们忽视,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探索了中学优等生心理问题的表现症状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加强对中学优等生进行挫折教育、生命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考试心理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的教育是解决途径,也会给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学优等生虽然各方面表现优秀,但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优等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优等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有关专家通过对大量优等生的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访谈,发现优等生中患有心理综合征的在40%以上。优等生心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自高自大、闭锁排他、猜疑、刻板、支配欲望过强等。这些心理障碍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大多交互作用、恶性循环,只是在不同时段、不同场景,某种心理问题会显得更加突出。那么,这些在学习上出类拔萃的同学,  相似文献   

4.
陆应国 《贵州教育》2010,(13):26-26
优等生,顾名思义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遵守纪律、品行端正,学习能力较强,成绩优异。有的家长、教师只看到他们的分数和表面的聪明勤奋,而忽略了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更缺少积极的心理素质培养。有关资料表明,优等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道德认识水平并非完全同步发展,优等生往往受到比一般学生更多的心理问题的困扰。  相似文献   

5.
林医生 《高中生》2012,(9):46-46
近年来,国内有关专家通过对大量优等生的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访谈,发现优等生中患有心理综合征的在40%以上。优等生心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自高自大、闭锁排他、猜疑、刻板、支配欲望过强等。这些心理障碍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大多交互作用、恶性循环,只是在不同时段、不同场景,某种心理问题会显得更加突出。那么,这些在学习上出类拔萃的同学,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中学生,无论是后进生、中等生,还是优等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为了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大多数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心理咨询室往往“门庭冷落”,没有“生意”,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或碍于面子,怕被同学看见讥笑,或不太相信心理咨询的效果,往往在心理咨询室前徘徊,不敢进这座“宝殿”。  相似文献   

7.
杨美清 《成才之路》2013,(26):22-22
在学校,大凡对各方面比较差的学生,无论从管理还是其他方面都比较关注,也比较严格。而对品学兼优学生更多的只是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进步与否,致使这些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重视和纠正。据了解,目前在青少年中患心理疾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加强对三好生、优秀生的心理辅导,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一、优等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首先是焦虑心理。大多数优等生成功欲望过高,总希望自己什么都应比别人强,这种心态一方面为优等生提供了不竭的进取动力,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优等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给自己制定的  相似文献   

8.
“优等生”虽然多方面表现优秀,但同样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不容我们忽视。自高自傲、“成就焦虑”、心理相对脆弱等,是他们常见的心理问题,教育工作者应结合“优等生”心理特点,通过学生自我教育、他人帮助、实践锻炼、合力教育等手段,实施塑造型预防化教育模式,促进“优等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贾君 《吉林教育》2000,(1):58-58
优等生,通常是指学习上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于优等生大多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好,往往使教师和家长产生光环效应,主观上认为他们其他方面也优秀,造成只重视优等生学业上的提高,忽视了其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健康心理的培养。长此以往,使优等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位置,得到过分的关注和爱护、赞扬和荣誉,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受高考的影响,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一味追求学生成绩的高低,从而忽略了中学生特别是优等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本文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中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自负、脆弱和嫉妒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让我们化作春雨,滋润他们,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卿蔌 《高中生》2015,(6):57
在人们的心目中,能升入重点中学的学生往往品学兼优,而重点中学的优等生更是能上重点大学的“苗子”。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他们在身心和人格上都应该比其他学生更加健康和健全。所以,一旦他们出现“越轨”行为,人们就会惊诧不已。其实,优等生也是人,每个人的内心与外部世界都会发生巨大的冲突和碰撞,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些冲突和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愈显突出,并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就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如何调适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在应试教育的长期熏陶下,人们习惯地将学习上的佼佼者称作优等生,但众多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发现:有些在校求学时的优等生,步入社会后却默默无闻,无所建树;而有些在校时的后进生却能活跃于社会,甚至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一些  相似文献   

14.
高校优等生是指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他们作为大学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群体,和其他高校大学生相比大都聪明勤奋,成绩优异,因此身上肩负着的责任和压力也就越大。在调查问卷、座谈、个别交谈以及实际工作中发现,优等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焦虑、烦躁、孤独、脆弱、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因此,探讨高校优等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对策,对大学优等生的全面成长,落实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能升入重点中学的学生往往品学兼优,而重点中学的优等生更是重点大学的"苗子"。因此,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在身心和人格上都应该比其他学生更加健康和健全,一旦他们出现异常行为,人们就会惊诧不已。其实,优等生也是人,每个人的内心与外部世界都会发生冲突和碰撞。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冲突和碰撞,就极有可能诱发心理疾患。  相似文献   

16.
“优等生”很少经历失败,他 们有“惟我独尊”的心态,总觉得自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父母疼爱,老师喜欢,同学羡慕。正因为这样,优等生更需要“磨炼”,没有经受磨炼的优等生很可能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力,稍受打击就一蹶不振,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来。  相似文献   

17.
朱巧玲 《考试周刊》2011,(73):221-223
近几年校园案件频发,多跟学生心理有关,这引起了社会对学生心理的普遍关注,可是相比大学和中小学.中职生的心理问题人们关注得较少.而事实上他们的心理问题最多,也急需正确引导。作者从事职业教育多年,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了解,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等方式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梳理,尝试找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正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人普遍都会存在的问题,只是我国过去在医学上比较重视身体健康,而较为忽视心理健康。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加大,社会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化,这些问题使现代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更突出。经调查,失眠、焦虑、抑郁是人们经常会出现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影响。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高中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一些高中生因为家庭关系的问题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高中生因为学习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专家曾预言 ,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 ,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深刻的痛苦。美国一位资深的心理医生曾经断言 :“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 ,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 ,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着中国人的生理疾病。” ① 特定的社会环境 ,同样影响着青少年 ,使得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趋严重。中科院心理所教授王极盛对北京市30多所中学 ,500多个教学班的2万多名中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 ,32 %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 ,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 % ,中度的占3 1 % ,重度的占0 1 %。②这一调查结…  相似文献   

20.
马加爵杀人是由于心理问题所致。在此案发生之前,不少大中学生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这些孩子在走极端的时候往往是选择自杀,也就是选择把烦恼、不平衡的心理压力留给自己一人承担,而马加爵的行为却改变了这一切。他选择杀人,其实就是选择把烦恼、不平衡的心理压力转嫁或推卸给别人。如何防止出现第二个马加爵,是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今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孩子自己也比较重视。感冒发烧,都知道及时看病吃药。可很少有家长把孩子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反思马加爵,我们向家长提出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关注优等生的心理健康。家有优等生是做父母的骄傲。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孩子的成功似乎比父母自身的事业成功更重要。而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学习成绩则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甚至是惟一的标准。现在很多家长眼中的优等生,往往就是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而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中有不少人有这样那样甚至严重的心理问题,但这些心理问题却往往为家长所忽视。下面这位家长的经历与体会,一定会对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