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档案》2003,(12):14-14
早在1945年春,郭沫若就跟一位与他亲近的青年说,他最崇拜的人是毛泽东,这不仅因为毛泽东已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席,更因为他对毛泽东的才华和人格力量的“崇拜”。开国大典时,他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无党派人士给毛泽东献锦旗,锦旗上大书:“我们永远跟你走”。当年重庆谈判,郭沫若见毛泽东的怀表已经很旧,立即将自己的瑞士名表相赠。毛泽东对郭沫若的这一赠品十分珍视,曾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起这块表的来历。毛泽东对郭沫若的史学著作,历来十分重视。1944年,郭沫若写了一篇长篇史论《甲申三百年祭》。很快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毛泽东亲笔复信郭…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与翻译的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沫若是中国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作家。他既是诗人、文学家,又是翻译家,所以我们不能只从一个角度来谈他。郭沫若写传记的时候写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说他自己通过传记想写一个自我的历史,所以我们说"自我"好像就是郭沫若思考的主线。由于他具有现代性的传记,郭沫若大概是第一个创造现代性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0):0010-I0011
超级收视1996年-2006年eTV在湖南各大主流媒体中收视不断上扬,牢牢占据领军地位!11年,湖南经视黄金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突破65%,经济类节目收视率达到过55%,娱乐综艺节目最高收视点达66%,在湖南省级频道中市场份额达到50%,这一系列的惊人数字都是湖南电视界空前的巅峰纪录。湖南经视,湖南的超级频道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一生曾参与多种报纸杂志的编辑与管理工作,在丰富的报刊实践中,他形成一套较有特色的经营管理理念。文章依据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资料,对郭沫若报刊管理思想做了一些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珍藏丈夫手稿慷慨捐献积蓄 从1928年至1937年,郭沫若旅居日本整整十年,这十年是郭沫若在艰苦环境下从事写作、研究、翻译的黄金时期,也是他在这方面成就最大、最丰富的时期。1937年7月,郭沫若只身仓促离日回国参加抗战时,其大量的著述、手稿、信件、图书等都留在了日本。这些珍贵的资料中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个周末的下午,顾俊杰给我打来电话,说他有一本关于电视诗文视听语言方面的书要出版,希望我能为他写点文字。此时正是汶川大地震后的第十天。全国人民都沉浸在为死者哀悼、为生者祈福的巨大肃穆之中。我们从来不曾有过对于灾难、对于人、对于普普通通的一个个生命如此敬畏之情!这使我自然想起顾俊杰几年前曾做过的一个电视诗歌,题目就叫“从废墟的背面理解新生”。  相似文献   

7.
为郭沫若写评传不易。这不仅因为作为一代文化巨人,郭沫若的生平活动几乎历经了中国现当代史的各个时期,而且他的活 动空间涉及了文学、历史、考古、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并均有建树;也因为此前学术界已有数部郭沫若传记、评传或评传性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同志喜欢阅读古代诗文,也常在他撰写的文章中引用一些古代名言名句。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在编纂古代名言名句的辞书或选本之时,绝对不可将毛泽东引用的古人或前人的名言名句,标作毛泽东的名言。但是,在当今出版的名言名句辞书中,却常常有类此之误。笔者曾买得一本王树山主编的《中国名言大观》(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1版),仅把毛泽东引用前人的名言名句误定为是毛泽东之语的就有好几处。其一,326页:“兵不厌诈。——《毛泽东选集·论持久战》。”这条名言是毛泽东之语并出自他的《论持久战》吗?非也!这条名言的出处,不论查  相似文献   

9.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的爸爸王芸生生前很喜欢这两句诗,曾一再问我:“你知道这两句诗的诗魂是哪两个字吗?”我说:“当然是勤和苦两个字喽!”他点点头,“知道这两个字,到懂得这两个字,以至做到这两个字,不容易呀!路很长!很长呀!……”接着,他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每每在此时,我从爸爸的目光中,似乎就看到了他一生苦学苦斗的坎坷路程。我和爸爸一直生活在一起。三十八年来,从他的身上得到了许多知识和启发。我是学文搞艺术的,在创作剧本过程中每当遇到一些历史人物的轶事、历代的典故、甚至怪字和难题,我张口就问,爸爸是每问必答,原原本本侃侃而谈。从历史  相似文献   

10.
现代作家中从事职业编辑工作时间较短的,恐怕就是郭沫若同志。抗战后期,他在重庆主编的《中原》月刊是他从事文学活动以来所编的第一种刊物。他在该刊创刊号的《编者的话》中自己承认:“我自己并没有主编过任何杂志,往年创造社虽然也出过一些刊物,但多半是成仿吾或郁达夫主编,有时是我和他们合编,我自己来主编杂志,这回要算是第一次。”《中原》创刊于1943年6月,时在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之后,因此《中原》的命运可以预卜。它只出了6期,按月刊来说,到同年11月便可出齐,可是却拖到1945年10月才出了第6本,即2卷2期,共费去2年又4个月的时间。对此,郭沫若是颇为恼火的,他  相似文献   

11.
新闻文摘     
凭文史功底成才的邓拓 邓拓,原名邓子健,福建闽侯人,1912年出生于一个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邓仪中是清末举人。邓举人教子极严。邓拓幼年,父亲教他背诵一些启蒙性的短诗,稍长一些,就教他系统地背诵历代著名诗人的诗词,以及《诗经》和《楚辞》。古文则从《论语》、《孟子》等一类典籍开始,到《左传》、《史记》、《通鉴》和唐宋八大家。读古文,先要求学会断句,精彩之处都要求背下来。邓拓后来对中国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这样熟悉,以至终生不忘,根底是少年时代打下的。他家藏书很多,上中学时已遍读这些藏书,他特别喜爱鲁迅、郭沫若的作品。中学毕业时,他已能对不同的诗歌流派、风格作一定的比较、参证;对历代诗文的名篇名句都能信口拈举,朗朗背诵,如数家珍。这为他后来成为名记者和报坛快笔打下了厚实根基。 因首创“通讯”文体成名的黄远生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已是出类拔萃的。这一点不仅今天的人们在说,当年他的老师和同学也有口皆碑。毛泽东的老师、岳父杨昌济曾称赞他"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在一师读书的陈赞周也说:"润之气质沉雄,确为我校一奇士,但择友甚严,居恒鹜高远而卑流俗,有九天傍视之慨,观其所为诗文戛戛独造,言为心声,非修养有素不克臻此!直谅多闻,堪称益友!"这就是《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写作学习者常有这样的困惑:想写这个,别人写过了;想写那个,报刊发表了!每每掷笔叹曰:“吾道穷矣!”。其实这是没掌握诸多的文章立意之法,如果学习一些立意之法,就会写出无穷尽的文章,所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一义多材”就是其中一法。这就是,同一个意见,同一个主题,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比如表现人们洁身自好,不与世沉浮,不同流合污的思想,这在古代诗文中几乎遍及了各个朝代,不但书写无穷,而且不断出奇,百读不厌。根本的原因是恰如其分地选择了新奇的事物来表现这同一  相似文献   

14.
修改拾趣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管是写文学作品,还是写新闻报道,都不能忽视修改。契诃夫曾这样说:“写作的技功,其实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不好的地方的投巧。”诗人梦家将他的诗寄给胡适修改,诗中有这样两句: “鸟莫许唱,清溪停了不流!”胡适改成了“鸟不许唱,清溪停了莫流!”把第一句中的“莫”与第二句中的“不”移了个位置,使两句都成了命令语气,增强了抒情性。郭沫若写的话剧《屈原》本来有这样几句台词:“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他写完后总觉得有点不够味。当时这出戏在重庆演出,演员张逸生同志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那就够味了。”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诗人、戏剧家及翻译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和中国革命时期文化战线中的一面旗帜.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郭沫若开始翻译并介绍了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国外的浪漫主义学派,其中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诗歌及其理论对郭沫若有着重要的影响.雪莱诗歌的个性魅力及思想,以至于感情生活都对郭沫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吸引力.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在其《雪莱的诗歌》一文中提到:"翻译雪莱的诗,就会让我成为雪莱本人,我现在翻译他的诗歌就像自己在创作一样."  相似文献   

16.
学记琐忆     
没有留意,时光就这样流走了!一转眼,我回到上海已经19年了!人说,越老越怀旧。我已过了花甲之年,往事常常入梦中!回忆最多的便是在湖南的岁月,尤其是在湖南日报的日子。这不只是因为我在湖南度过了青春年华,更是因为湖南、湖南日报有我亲爱的朋友、投缘的同事和尊敬的领导。我的专业新闻工怍者生涯是从湖南日报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满怀胜利的喜悦,以他铿锵有力的湖南口音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宛如一声响彻云霄的春雷,震撼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曾说过:“党决定了,我就照办,要我做喇叭,我就做喇叭。”无论是在旧中国那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年月,还是在新中国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和平时期,他都始终如一地做党喇叭,吹出时代的强音,激励人们奋进。  相似文献   

19.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前期,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作品蒙上了挥之不去的感伤情绪,但感伤并不能涵盖其所有作品,他任职秘书省期间的诗文就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创作心态,李商隐以此为契机,对诗文的创作形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郭鼎堂是郭沫若同志的别名,也是他使用较多,为大家所熟知的一个笔名。近几年来有的同志在报刊上撰文作了介绍与考释,为研究郭沫若的著作和活动提供了资料。但对于郭鼎堂这一笔名始用于何时,意见并不一致。如彭放同志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社会科学战线》第四期上撰写的《郭沫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