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松 《山西档案》2020,(2):142-144,186
数字时代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在面临越来越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并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呈现出较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档案管理工作时,从数字化、智能化等关键词出发,对档案数据化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不同角度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深入探讨实现更加高效的档案数据化管理的创新模式并分析具体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数字人文技术的发展为古籍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数据化组织要求古籍数据具有真实性、可计算性以及可获得性。文章从注重古籍数据挖掘以及知识关联的角度探讨了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数据化组织的途径,提出了古籍数据化组织的发展策略,旨在不断提高古籍利用效率以及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这一概念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各个领域都无法脱离数据,同时大数据也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发展中的一种生产因素,在促进行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数据时代下,我国数字出版行业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不仅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对大数据时代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学术服务和数字教育能够有效地支撑数字人文建设,同时通过角色与模式定位为其发展提供了可能.阐述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的内涵,分析了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明确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的目标定位,最后着重从技术能力、开发能力、应用模式和数字监管等层面论述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赵跃 《档案学研究》2019,33(5):52-60
大数据时代兴起的数据化浪潮引发档案界对档案数据化趋势的关注。档案数据化被认为是档案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它是指档案部门以用户需求和业务需要为导向,将数字档案资源转换为可供阅读、分析和处理的档案数据资源的过程。档案数据化对大数据时代档案工作的数据转型与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有助于突破档案信息资源深度开发瓶颈、创新以需求为导向的档案服务模式以及推动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实现智慧化。但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档案数据化工作同样面临困境,主要体现为政策与动力层面的困境、人才与技术层面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在技术和资本双重因素的驱动下,技术变革、网络化传播为数字化社会带来新的增量之时,也日益促使社会不同层面去组织化。如何增强数字化社会的可控性,使其“再组织化”,已成为未来社会治理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从历史维度着眼梳理并总结了从传统媒体到数字化社会的治理模式演进逻辑与转型范式,即传统媒体背景下的“一元”控制范式、社会转型期的“二元”规制范式、5G数字化社会的自组织范式与多元共治。在深刻认识5G时代传播模式变迁的基础上,通过对去组织化风险的研究,对自组织模型的建立,探讨再组织化治理的可能,并努力建立可应用、可预判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模型与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7.
红色档案是承载红色基因、凝聚红色精神、构筑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数字人文为红色档案资源的组织与开发提供了新模式与新思考.基于综合网络化、广泛社会化与深度智慧化三原则,设计面向数字人文的"数据化-情境化-故事化"层层递进的红色档案资源组织路径,即在构建标准红色档案资源体系的基础上,从情境化角度编织多元的叙事维度,最终达到讲好红色故事的目的 .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档案数据是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新对象和档案学研究新论域。立足档案与数据协同视角,从档案数据化与数据档案化双层维度透视破析档案数据本体质性、生成机理与运行规律,探索档案数据理论内涵与管理策略。[方法/过程]聚焦档案数据内涵深化与实践创新,通过文献梳理、辩证分析、比较研究与系统建构,归纳档案数据研究题域分布,构建档案生态演化矩阵,洞察档案数据研究发展态势,探究档案数据化与数据档案化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档案数据是档案与数据的双向延伸、协同交互和内在统一。档案数据化层面,重在引入数据科学知识与数据管理技术工具,从资源转化、技术赋能、服务创新、伦理规制、素养提升等方面构筑档案数据化生存空间,推动档案事业数据化转型;数据档案化层面,重在运用档案学思想与档案管理专业方法,以全景观、法制观、协同观、系统观、平衡观为指引,重塑数据档案化管理体系,促进数据有序归档与安全保管,为数据管理注入档案智慧。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信息竞争的核心不再是量,而是进化为对海量信息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这些信息承载的大量数据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数据"(BigData),而"大数据"效能得到前所未有发挥得这个时代就是"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运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告企业用数据直白地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已经成为趋势,广告营销战略的重心也应该向着科学统计和精确分析数据的方向发展,这样能为广告营销全过程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一方面传统的农业社会正向现代信息社会变迁。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的组织结构出现重大调整,公众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一方面转型期积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如社会阶层分化明显。贪腐等丑恶现象蔓延等,这些现象导致公众缺乏安全感,社会承受力降低。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意义]档案数据化阶段,档案利用与服务需要满足用户在数据层级的需求,突破页面级阅读和文件级利用的限制,这就要求在组织环节构建起语义层级的档案组织新模式,以实现对档案内容、背景与结构数据的细颗粒分析与挖掘,面向档案资源增值、开发与智能化知识服务做好资源、方法与技术的准备.[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与案例分析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是一种信息现状,同时亦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向,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出版业更好地厘清人们对阅读的真正需求,从而让出版方能够准确地找准自身的定位,选择更适宜、准确的出版内容。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信息网络化问题,国家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本文以大数据为背景,在阐述大数据对我国出版行业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出版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希望能够为实现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完成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沟通与传播的需要是伴随着人类诞生而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传播也在不断发展。1844年美国人摩斯发明了有线电报,从而有了电讯新闻。从电报、电话、电影,到了20世纪广播和电视的问世,人类进入了电子传播时代,如今人类又进入了以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为主的数字媒体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档案界对大数据技术的研究较热,但整体来看在目前条件下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发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存在现实困境,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数据化、结构化不足等问题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条件之间有一定距离.本文认为应该从完成数字档案数据化、结构化,捕获档案数据流建立档案数据资源库,强化档案数据流的分析处理等方面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人说是进入了“汽车时代”,有人说是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从人文的角度看,还可以说是进入了“互动”时代,这个时代是以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互联网凭借强大的“交互”功能给传统媒体的生存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人们的收入和物质财富远远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人们平均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少,很多人经常性地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这种现象固然有经济产业调整、社会结构变迁方面的原因,但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变化也不容忽视。当代社会对人们精神状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通常花大量的时间在社交媒体和其他网络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韩炳哲的《透明社会》一书,对信息时代人们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理解当今的“过劳时代”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汪峰 《新闻世界》2021,(2):36-40
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使得现代社会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就科技期刊而言,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需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内的科技期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进而总结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促进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迪  胡欣 《东南传播》2016,(8):72-73
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数据体量、利用思维、应用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技期刊如何发展已成为科技期刊关注的焦点。大数据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数据体量的"大",还在于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野、思维、技术,让人们可以利用大数据,通过在线出版系统和大数据平台,挖掘科技期刊的价值。本文阐述了大数据及大数据时代的概念,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