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关系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关于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始终贯穿于现代化进程之中。本文通过对新技术革命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争论的回顾,提出科技文化应以人文文化为指导,二者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推动人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技术诠释就是解释和说明技术文本的整个意向实践过程。技术文本是主体意向实践的产物,指向对自然、社会、人的改造。主体意向是自身视域、历史视域、社会视域的综合产物。技术诠释具有实践性、社会历史性、超验性、确定性的特点。技术适用于诠释,科学适用于解释,人文适用于阐释。人类文明是在技术诠释、科学解释、人文阐释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接续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科学与人文辩证关系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同时也看到了其负面作用。因此,他们从科学与人文辩证关系上提出“自然科学是关于人的科学”的观点。毛泽东着重强调科技的社会正面功能,指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有力武器。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提出要使科学与教育、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等观点。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提出建构世界科技伦理体系的主张及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等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包含科学与人文协调发展含义的“科学发展观”及“建构和谐社会”主张。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5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与人文辩证关系观。  相似文献   

5.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关于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始终贯穿于现代化进程之中。本文通过对新技术革命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争论的回顾。提出科技文化应以人文文化为指导,二者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以推动人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作者从正确认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然融和、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和的途径等三个方面来讨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文化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文化,21世纪的文化则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的文化。这已是学界的共识之一。  相似文献   

8.
亨普尔指出解释有实用方面和非实用的方面,笔者认为实用方面的特征在于科学解释的语境相关性,并以此为依据给生物学的多种解释形式做出了说明,进而指出生物学解释多样性是有其合理依据的,是由科学解释的语境相关特性决定的。对生物学解释作为谓的“还原”,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符合生物学发展实际的。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教育与人文修养教育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中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来看,两种精神是互为依靠、互相影响的。具体来说:第一,它们是相互融合交叉的关系,即科学之中包含着人文,人文之中也包含着科学;第二,它们在总体上有一个彼此消长的趋势;第三,它们也有矛盾的一面。所以我们认为,走科学与人文融通之路,是推进科技进步和文化教育发展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斯宾塞从智慧训练、道德训练、审美、宗教修养四个方面揭示了科学课程的人文价值现,它对构建新的蕴含人文价值的科学课程价值现,整合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推动科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科学教育与人教育并非独立的两种教育,而是同一教育的两个方面,二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有科学与人的含量不同。基于此认识,所谓“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整合”未免有失偏颇了。  相似文献   

13.
科学-人文教育是作为整体的教育存在和作为教育的整体存在的表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中整体融通、相互建构生成的一种存在性、一体化联结,其呈现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对平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边缘对话和全面成人理念的树立。这样一种教育存在及存在展开的生存形态,具有关注教育过程、兼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强调成人的精神取向等特点,它表征着教育谋求自身完整存在的某种完成,推动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成为本真的教育,促进教育致思转向生成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15.
人素质对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挥至关重要。科学思维能力是大脑诸要素系统整体运作效率的体现。主要由人教育培养的优良情、意素质赋予科学思维以热情与顽强,使科学思维具有方向性,独立性、灵活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西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在西方历史上,人文教育以人的心性完善为目标,注重理智的培养,率先在历史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近代科学的发展促成了科学教育的形成,它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并逐渐取代了人文教育的社会主导地位。然而,科学教育的过度膨胀带来了对文明社会的破坏,人们重新呼唤人文教育的复归。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相互排斥逐步走向相互融合是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7.
讨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观念的融合或冲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人的教育价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等方面讨论。本文主要结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对人的教育作用,讨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地位,以及当前应如何处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赵杰 《华章》2011,(29)
我国重点大学的组织结构基本是延用文、理、工、农、医等分建单科院系的原苏联模式,这种封闭的学科体系促使文理分离、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在经历90年代的教育体制改革,但学科综合化依然程度低、基础窄、容量小.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理论研究的视角来审视,还是从社会现实的维度来考察,科学与人文的分割和对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因此克服二者的对立,探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问题,成为20 世纪乃至21世纪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中外理论界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各种促进二者融合的研究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观、以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观和将二者加以折中并以"整体有机论"为核心内容的综合观.与其相对应,中外理论界形成了从三种不同角度加以整合的不同路线:从科学角度出发研究科学与人文融合问题所展示的科学文化整合路线,从人文角度出发研究人文与科学融合问题所展示的人文文化整合路线,以及从科学和人文相结合角度研究二者融合问题所展示的人类整体文化综合路线.在这些不同的理论观点、考察视角和整合路线的探索中,展示出科学与人文融合问题的研究特点和未来走向: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细化特征、研究领域的交叉趋向、研究视角的人学转向、研究取向朝“人”的实践层面拓展等,并且展示出只有把科学与人文共同置于“人”的视域,理解科学与人文共同的“人为”属性和“为人”属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二者的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思源 《教育》2007,(1S):39-39
作为北京中关村第四小学的科学教师,郝玉华算得上是一个“务实型”人物。她相信,科学教育只要对学生因材施教,从孩子们实际情况出发,每个学生都会有所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