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杰 《小学校长》2006,(2):25-25,28
一、研究性教学对传统德育方式的挑战 1、传统德育方式。传统德育方式强调渗透式,教师做起来并不难,只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丰富的细节补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人袼,就可谓实现德育目标了。整个教育过程采用传授说服式,教师既是主导者,又是主宰者、权威者,学生是被动式的接受,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德育目标是否真正实现,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也很少有人去关心它。而课程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在应试教育束缚下,传统德育方式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2.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巨大挑战。学校作为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担负着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课堂教学又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渠道。语文课教学具有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在渗透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通过创设良好情境,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道德教育;协调智力发展与道德成长两大目标.实现教育效果“双赢”;创设互动平台,达到教师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互促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德育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现代技术与传统德育目标的“对接”。  相似文献   

3.
邢玲  陈严 《语文天地》2010,(2):65-65
所谓问题式教学.就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发展性教学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通过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这种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沉闷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勃勃生机,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有的教师对“问题式教学”的内涵理解有误.致使这一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堂出现了所提问题杂乱无章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德育实效性差,德育职能智育化倾向严重。其主要表现为:过于重视书本知识、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忽视知识的理解和品德的内化,忽视实践教育和自我教育,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错误做法,扭曲了教育目标和教学过程,违背了思想政治课的内在特点和本质要求,降低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想性、教育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严重窒息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机和活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严重误区。 一、德育职能智育化倾向的危害 1.使学生成了知识“储存器”和考试…  相似文献   

5.
刘芳 《文教资料》2010,(29):158-159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要圆满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转变被动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但是思想政治课教材以演绎和说明为主.呈现方式相对单一。这就决定了要克服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尴尬。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创新教材功能与呈现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师生交往是大学德育教学当中教师发挥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间的交往和接触,就不存在教师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传统的品德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学生对所学内容只能一睢命是从”,这既不相融于主体教育思想,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新的品德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和建构的过程,要加强德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才能完成真正意义的品德内化,从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现必须抓住受教育接受者的心理准备、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和引导学生的知行转化三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控制好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等影响德育功能实现的相关因素,以促进其德育功能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8.
曹丽娟 《天津教育》2022,(13):180-182
<正>目前,我国教育的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并注重德育的开展。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已经将德育作为教育目标,并与学科知识教学过程有效结合,在传授学生各学科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让德育始终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实现教育目标。班主任在学生在校生活中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长,并了解每一个学生,可以及时挖掘出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再通过有效的引导过程改善学生存在的问题。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出班主任的职能,  相似文献   

9.
论学校德育方法的重心转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田国秀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  相似文献   

10.
学生素质教育重要的内容包括德育,德育就是对学生的思想、法律、心理以及道德等进行相关的教育。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在小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小学德育教学的热点问题。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德育教学,并能及时转换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是提高小学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瑞玉 《考试周刊》2009,(43):82-82
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思想教育必须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始终。按照新课程数学教学大纲和初中德育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创设愉悦教学情境,注重言传身教,注重数学史教育。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在深化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域外文化渗透的新时期,学校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德育)方式受到多彩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学生思想受到多维空间的影响.社会变革的潮流、五彩斑斓的社会现象、丰富多彩的生活,吸引了现阶段青少年的情趣和好奇心。在学校.千遍万呼、千言万语的德育教育,只要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娱乐性网吧或看过不健康的录像时.学校的德育在大多数学生面前就显得没有吸引力.德育就成为一句空话.根本收不到应有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学习长期处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播的知识。偏重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忽视。学习主动性被压抑,因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结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就应该改变过去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不仅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提出了挑战,而且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4.
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传统的说教式德育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要求。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要结合新时代的教育目标,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德育模式,构建完善的德育体系。我们要围绕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这四个关键要素,创设良好的德育教学生态。教师要科学应用新的德育方式、手段和方法,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开展教学,在育才、立德和树人的综合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高中德育的创新变革中,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大学专业教师须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才能真正实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人才的目标。要取得德育工作的最佳效果,教师需要了解并遵循德育规律。本文总结了笔者在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创建观教育的一些具体方法,以期探索适应英语学科教学内容和特点的德育渗透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将学科教学与德育进行有机融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思想渗透,使得学生可以同时接受知识与技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方法渗透、思想渗透、活动渗透、美育熏陶等多种方式充分开展数学学科德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英语课堂德育渗透没有必要,甚至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或班主任的工作,英语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足够了。但是据调查,63.5%的学生喜欢课堂穿插一些德育教学,这表明德育在英语课堂的渗透受到一定的欢迎。那么,在实现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的教学中,英语课堂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呢?下面笔者略陈一二。  相似文献   

18.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学校教师居于中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19.
网络发展深刻影响高职德育教育方式的变革,传统德育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需要,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已成为德育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而网络德育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系列问题:教师网络教学技能弱,网络负效应明显,学生网络适应差异较大等。因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利用网络德育优势,将校园内外的学习和培训结合起来,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才能尽快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性尤为明显,在教育教学中应更加突出德育为先的战略目标。而切实落实新课标要求,有效实现德育目标,目前仍是困扰初中思品课教学的一个难题。充分发掘学生身边的资源,恰当的利用课堂模拟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回归生活、在实践中感受,教育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思品课教学方可更好的实现学习目标和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