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普通中学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人格教育。教育要回到教育的本源,就要强调育人,要培养人格完美,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人。中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化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阶段的教育,尤其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发展独立的个性,重视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不应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同样是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历史教师应认识到历史学科在人格教育中的显著优势,把人格教育与培养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达到学习与学做人的统一,让健康的人格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3.
郑继贤 《学周刊C版》2014,(5):145-145
历史教学不应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同样是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历史教师应认识到历史学科在人格教育中的显著优势.把人格教育与培养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达到学习与学做人的统一.让健康的人格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育的核心是对个体人格的唤醒.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片面重视技能和文化知识的传递,强调教育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价值,忽视学生的人格教育,造成学生人文教育素养的缺失,被认为是不断培养出高技能的“单面人”、“工具人”.这种人文素养的缺失不仅给学生个人的成长带来困惑,也给社会的发展造成隐患.如何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技能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有效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倡导负责任的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培养健全的人格是"责任教育"的重要方面。人格教育就是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规律,利用非直接教育方式,即通过生活、学习、活动中经常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过程。目前,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人格养成存在很多问题,人格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在学校教育中,要通过美育、德育、智育等多种教育途径,共同推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中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关系,而不仅仅是代际之间的上下传承关系;强调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强调了集体的学习,而不是个体的学习.老师应该确立面向全体,尊重、理解、平等对待学生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所谓语文人格教育 ,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实施的人格教育活动。这一活动是在语文教师指导下 ,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 ,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习得的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我现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简述如下 ,以求教于方家。一、依据教材进行正面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人格目标人格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以往的德育偏向以政治教育、纪律教育向学生正面灌输 ,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消极方法 ,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人格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  相似文献   

8.
充分自主 高效合作——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式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合作式学习已成为新课改理念下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一、合作式学习对学生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强调“育人”的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终极目标。合作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则集中体现为人格教育。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成长期,可塑性强,是培养心理素质、塑造创新人格的黄金时期。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人格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二、合作式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育的核心是对个体人格的唤醒。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片面重视技能和文化知识的传递,强调教育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价值,忽视学生的人格教育,造成学生人文教育素养的缺失,被认为是不断培养出高技能的"单面人"、"工具人"。这种人文素养的缺失不仅给学生个人的成长带来困惑,也给社会的发展造成隐患。如何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技能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有效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推进责任教育”即要注重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中学生全面的成长进行负责。责任教育涉及诸多方面,而人格教育是重要组成之一。人格教育即在社会的要求之下,学校掌握中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通过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等非直接教育化手段,使中学生在长期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对学生人格的忽视,导致如今学生的人格参差不齐,对人格教育带来很大的阻碍。学校可以将人格教育渗透到德育、美育等,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王雄雄 《成才之路》2010,(15):68-69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只注重知识的教而忽视学生的育。为了应对考试,获得好的分数,学生辛苦,为考而学,教师艰难,为考而教。因而培养出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而人格缺陷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正视人格教育的各种因素,充分发挥历史课是人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民教育就是为理想国家塑造理想公民的教育.公民教育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人格教育尤为重要因为"现代人"与"传统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人格的差异上.由于每个国家、民族,甚至社会集团对理想国家的理解有异,每个国家、民族所处的时代不同,公民教育就会呈现出不同特点.中国近代公民教育想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民族独立与建立现代民主国家.在这个大的格局下,中国近代公民教育中的人格教育也就呈现出自身特点.中国近代公民教育中的人格教育,特别关注以下四个问题:刚健人格教育,它包括尚武、尚勇、追求生命活力的表现:独立人格的教育,它包括对人的价值的肯定,自我的肯定,个人的自主、自立;平等人格的教育;权力意识的警觉.其中,权力意识的警觉在人格教育中最为重要.因为只有时权力意识的警觉,才会珍惜自己的权利,尊重别人的权利.珍惜自己的权利,尊重别人的权力才套养成独立人格,平等人格.  相似文献   

13.
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培养,是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人格教育,便是对学生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未来做长远科学的的规划。21世纪的教育实质就是以人格教育为抓手,实现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把教育视角放在让学生终生全面发展上。作为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主要途径的学校,不能只限于笼统地传授书本知识,提出思想教育,更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14.
"倡导负责任的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培养健全的人格是"责任教育"的重要方面。人格教育就是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规律,利用非直接教育方式,即通过生活、学习、活动中经常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过程。目前,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人格养成存在很多问题,人格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在学校教育中,要通过美育、德育、智育等多种教育途径,共同推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表达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人格决定命运。”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也曾说:“教育一个人的知性,而不培养其德性,就是为社会增添了一份危险。”如果语课堂上只传授语言知识,只注重学生的语阅读能力的发展,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良知与人格,学生的人格就会出现灰色、消极甚至扭曲。那么,在语课堂上如何进行人格教育呢?  相似文献   

16.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德性人格培养及社会关系的自由全面发展均受到了冲击与挑战。高校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确保主导权和话语权;加强对学生的德性人格教育,塑造完善的德性人格;加强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为其成长成才提供方向引导。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人格教育应建构于高校德育体系中,它意义重大。本文指出人格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内容,分析了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总体状况,提出了大学生人格教育应该重点强调的几个内容和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论人格教育     
一人格是一个人的特质和品格,就是个性.是认识、情感、气质、性格、价值观、自我观等各种特质的总和.人格教育就是个性教育.它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潜能与价值.它反对一切非人性的教育措施,培养完美的人格,促使学生生物的、社会的;认知的、情感的、道德的及美感的整体成长,成为健全的社会公民.这是一种合乎人性的教育,因此也可称为人性教育或人道主义教育.我们现在常提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格的全面发展.但是德智体的要求,主要是从社会的政治、经济需要出发的.因此,对学生较多的是要求同一模式和统一规范.教育内容常与学生需要脱节,学生的个性往往"溶化"于集体之中,致使"人"的教育流为"物"的训练.人格教育则  相似文献   

19.
刘飞 《现代语文》2007,(9):95-96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学生人格"。然而,现行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塑造,使一些学生出现了意志薄  相似文献   

20.
一今天的课程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组成部分,以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但在人本主义思潮日盛的现实条件下,在人们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对教育的总体认识还不十分一致的情况下,一些教育实际工作者就难免对新课程改革发生误解,甚至片面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如在课程的实施上,可能出现教师只重视学生如何学习的层面,只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层面,而忽视教育的宗旨和目的等倾向;在师生地位上,可能过于强调学生的地位,而忽视教师的地位,导致教育过程的自由化;在学习方式上,可能只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习,而忽视学生的接受学习。因此,今天的课程改革既要适当借鉴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