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内省法     
章客观评述了心理学史上关于内省法的种种争论,澄清且规范了人们对内省法的认识,并就合理使用内省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余韶红 《文教资料》2006,(15):94-95
英语教学的发展创新都是以心理学的某种理论作为根据的,一直以来英语教学和研究大多是在行为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行为主义忽视了学习者的心理研究。近年来行为主义的某些理论被科学证明存在不合理性,因此被行为主义摈弃的认知主义又开始被研究者所认同。本文试图在国内外对“内省法”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内省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内省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论心理学的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心理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依据,分析了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争论及其实质。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技术性方法和元方法两个层面;心理学上关于研究方法的争论的焦点在于采用何种元方法以指导和规范心理学具体研究;在元方法的层面上几乎所有的心理学流派都试图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某一具体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之间建立一种类比关系,这种类比原则导致了心理学史上关于元方法问题的无穷争论;由于心理现象相对于自然现象毕竟有其特殊性,所以以自然科学为楷模建立统一心理学的努力,历史证明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4.
情绪问题是一个相当广泛和复杂的心理现象,著名心理学家武德沃斯(R·S·Wood-Worth)认为情绪心理学是一门“大概在心理学家们所从事研究工作里产生了比任何其他研究对象都多的无益的争论”的学问。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对于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国外虽然也有各种学派(结构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都曾从不同角度对它作过研究和探讨,但从总的来看工作是片断的、分散的,并且都没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对情绪问题作出实质性的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课堂提问技能的心理学意义研究,是实践新课改教育理念的理论基础。从提问的心理学意义看:提问是课堂上师生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思考、引起认识上的矛盾,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技术上应遵循的心理学原则和方法则是:(一)创设提问情境;(二)考虑学生知识的基本结构;(三)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及年龄特点;(四)允许等待一会时间;(五)问题要明确;(六)掌握问题的各种类型;(七)态度要平等。  相似文献   

6.
以屈尔佩为首的符茨堡学派通过系统性实验内省法发现了人类思维的无意象特征.这不仅揭开了科学心理学对高级心理学过程的研究序幕,也是实验心理学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围绕无意象思维实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论战.根据相关文献史料,本文对符茨堡学派重要成员在无意象思维领域内的各自理论、概念与实验论据进行了系统介绍,分析和讨论了对无意象思维实验的积极、消极与混合反馈.最后本文阐明了这场争论对拓宽心理学研究对象,丰富心理学科学方法上所具有的双重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纵观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内省法在各个时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运用。探讨心理学中内省法的发展及其在各个时期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作用,帮助我们进一步整合内省法及其不同变式,使其在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内省法是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中收集研究数据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外语教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以外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为例,探讨了内省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同时指出在外语教学研究的许多其他领域,内省法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方法特殊的作用和功能应引起越来越多外语教学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冯特建立了科学心理学,他主张使用科学内省法或实验内省法来分析人类心理活动。冯特的继承者铁钦纳对内省法的使用比冯特更加严格而且复杂,使得内省法达到了顶峰。在行为主义兴起后,内省法一度衰落。不过,当今新兴的意识科学对内省法又再度重视。文章回顾了冯特、铁钦纳的实验内省法的历史渊源、发生发展和衰落历程,并对其潜在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国内史学界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和一批专著,对大革命史中的若干问题作了材料发掘或专题论述:(一)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三)关于工农运动和北伐战争问题;(四)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国大革命的关系;(五)关于大革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大革命的结局问题;(六)关于陈独秀,廖仲凯、蒋介石等人物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课程目标来源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课程开发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 由于这一问题极端重要和复杂,自二十世纪以来一直为课程理论工作者以及课程开发人员所关注,因此在课程研究的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争论。争论的结果是杜威和泰勒(R·Tyler)的观点占据了上风。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1897)、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中很早就开始了关于思维和问题解决的研究。归结起来主要有:实验内省法、生理解释理论、尝试和错误解释说、顿悟解释说和信息加工解释说。这些研究均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探讨这些不足有助于以后更为健康地开展此类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哲学界的讨论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争论的焦点在于对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关于哲学基本问题论述的理解上面。讨论的问题有: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含有些什么内容;哲学基本问题有无第二方面,如果有,又应怎样表述;思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社区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困难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有关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检索,使用Endnote的文献管理与分析功能、CNKI的学科类别分组功能以及内容分析法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大陆社区心理学研究的现状:(1)成果总量不多,2000年以后出现增长趋势;(2)尚未出现特定的“研究中心”,包括具有明显领先优势的研究者或研究机构、集中发表该领域研究成果的专业刊物或出版单位等;(3)出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最多(约占成果总数的1/3),其他学科类别依次为医学、社会学及统计学、医疗卫生政策与法律、教育与管理等;(4)研究对象集中于“老年人”和“青少年”两个群体,关注心理健康和心理干预问题;(5)主要采用测量和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对社区实践的卷入不深.中国大陆社区心理学的发展面临三重阻力:(1)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社区管理体制造成公民(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社区意识的普遍淡漠,致使社区心理难以进入心理学研究的视域;(2)心理学家普遍重视理论研究,对参与社会实践较少兴趣和经验;(3)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心理禁锢.社区心理学在中国同时也面临发展机遇:首先,社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大量的社会心理问题,政府和社会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需求为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创造了契机;其次,大型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行动研究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第三,心理学学科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社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5.
由于认识到学习对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这方面人类可以大有作为,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某种程度上不断地试验关于学习过程的一般看法,自然,学习问题成为了一个古老又常青的课题。十七世纪以来,曾经不时出现或多或少系统的学习理论(莫里斯·L·比格:《学习的基本理论和教学实践》文化教育出版社1983年,p,9~12).进入二十世纪则出现了格式塔一场派的认知理论与行为主义派的刺激—反应条件反射理论的争论(同上,p·12~15).到了六十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对学习逐渐产生了一种新的看法,这便是信息加工的观  相似文献   

16.
温故知新     
<正>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中很早就开始了关于思维和问题解决的研究。归结起来主要有:实验内省法、生理解释理论、尝试和错误解释说、顿悟解释说和信息加工解释说。这些研究均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探讨这些不足有助于以后更为健康地开展此类研究。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过去的定义告诉我们:“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的科学”。但是究竟什么是人的心理,定义中并未说明。这个定义可以包含着对心理的各式各样的理解,可能有唯物的理解,也可能有唯心的理解;可能包含无产阶级的心理学体系,也可能包含资产阶级的心理学体系。资产阶级学者利用这个定义偷天换日地按照资产阶级的意志理解和解释,贩卖了各色各样有毒的货色。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最早的是灵魂说,认为心理就是灵魂。故心理学是研究灵魂的科学,后来又把心理理解为意识(内省的),那末心理学就是研究意识(内省)的科学。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就是行为,于是就说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也有人认  相似文献   

19.
科学心理学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研究取向受到众多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新思想的批评。该文通过回顾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在对科学心理学面临的挑战作了概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心理学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重视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2)强调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3)推动本土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海内外学术界由于常把皮亚杰(J·Piaget 1896—1980)和布鲁纳(J·S·Bruner 1905—)相提并论,说他们在哲学上都是结构主义,在心理学上同属认知学派,在方法上都强调整体系统论,有人便认为: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布鲁纳的观点基本上是和皮亚杰相同的,他对皮亚杰的理论,实际上只是对同一问题在相同观点上从另一侧面作了补充。其实,布鲁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