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自由主义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经济范式。经历了由古典自由主义到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嬗变,但其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本质始终未变。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新自由主义从未放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因此,我们要时刻警惕并在实践中坚持、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姚远峰 《职教论坛》2007,(11S):39-39
成人教育作为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在其发展历程中.必然受人们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发展理念的影响和支配。现代成人教育肇始于18世纪的西方工业革命。然而其蓬勃发展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二战以来是现代成人教育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矛盾暴露也最为集中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不同的发展范式对成人教育影响纷呈。交织互现。仿佛展示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发展图景。一、新自由主义范式。新自由主义范式主要由人力资本理论、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化理论构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西方课程社会学的研究存在着三种经典的研究方式,结构一功能主义范式、解释论范式和新马克思主义范式。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张课程内容反映社会权力的分配;课程实施强调对社会结构的传递。解释论范式强调课程内容是一种社会建构;课程实施是师生之间的诠释与互动。新马克思主义范式主张应该关注课程中的意识形态问题,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蕴含着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国际视野下,整体性、人文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范式正逐步形成。基于新发展范式审思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其本质和表征体现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是一个新的社会生态系统;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终身学习框架内与其他教育类型在纵向与横向结构上更加交叉融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多元化行动者日益广泛;职业教育系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不断增强。为应对新发展范式下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多重挑战,职业教育要高度响应社会需求,重构技能生态系统;重新认识、理解与厘定职业教育的内涵与边界且各方要达成共识;遵循最大化满足不同主体利益诉求原则,激励多部门、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加强多元主体之间伙伴关系与协同网络的建立并最终实现利益共享;职业教育系统要练内功,着力提升职业教育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能力。  相似文献   

5.
公民资格是理解公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范式主要体现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资格作为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主导话语,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以其特有的理论活力对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话语的丰富和发展为公民教育实践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智媒时代传播学者的核心研究问题聚焦于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信息茧房”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议题,却在中西方研究中呈现出显著的取向差异。通过对“信息茧房”议题的范式解构,从研究方法、研究核心、研究视角、价值取向和学术立场五个要素进行全面的中西方研究对比,总结中国“信息茧房”研究的范式特点,将之与传统的西方传播学范式比较,发现当前中国传播学研究呈现出一种“和合范式”,即宏观—功能主义、理性—批判主义和人文—技术主义三种本土化范式和合共生而成一种新的范式。最后,指出了“和合范式”的整合思维、以人为本与批判基因三大特点在智媒时代的热点话题计算科学、新新媒介与平台霸权的研究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学校德育、终身教育、融合教育等三种不同的范式,它们之间的演进推动社区教育不断调整自身的教育定位、教育对象、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去满足不同时期社会的发展对社区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德育范式向终身教育范式的转换已经基本完成,目前终身教育范式依然是社区教育发展的主流范式,但融合教育范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成人教育课程研究的发展态势表现在成人教育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开发过程及其每一阶段的物化形态上。同时,课程概念的复杂性和课程研究的"范式转换"在成人教育课程领域更有可能产生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9.
成人教育课程研究的发展态势表现在成人教育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开发过程及其每一阶段的物化形态上。同时,课程概念的复杂性和课程研究的范式转换在成人教育课程领域更有可能产生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0.
西方课程社会学的研究存在着三种经典的研究方式:结构—功能主义范式、解释论范式和新马克思主义范式。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张课程内容反映社会权力的分配,课程实施强调对社会结构的传递。解释论范式强调课程内容是一种社会建构,课程实施是师生之间的诠释与互动。新马克思主义范式主张关注课程中的意识形态问题,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蕴含着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社群主义公民教育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极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兴起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社群主义公民教育思想对新自由主义的公民教育主张提出了严肃批判,促使美国人重新思考国家的现实和未来。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社群主义公民教育思想提倡价值认同、公民参与和德行养成,其主张对美国社会政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指导目前美国公民教育实践的一种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实践观是价值性和真理性的统一 ,即人们在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中依据外部事物的性质、构造和规律而对外部事物的能动的改造 ;因而实践的批判性是外在的对外批判的而非内在的自我批判的。如果承认实践的内在的自我批判 ,那就舍弃了马克思对实践的科学规定而把实践仅仅看作一种可以任意评判的行动或活动 ;当我们要求实践进行自我批判时 ,就是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观去批判马克思所主张的具有批判特性的实践 ,由此必然导致是实践批判还是批判实践的悖论。  相似文献   

13.
奥古斯丁通过对自爱的来源、表现及本质的批判 ,揭示了人类在伦理道德层面的有限性 ,指出自爱乃是人类出于自由意志而作的恶行 ,这是对上帝之爱的减损。他的批判虽然具有基督教神学固有的局限性 ,但对于我们超越利己主义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的自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创作的自觉、观念的自觉和批评的自觉。在学走向自觉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学创作的自觉。而学创作的自觉,仅仅是学自觉必须的一种条件而已。学创作的自觉,是学观念的自觉和学批评的自觉的前提条件。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一种说法,事实上则难将创作的自觉和观念的自觉截然分出先后。学观念的自觉应具备两个最为重要的条件,一是思想观念的解放,二是学作品的积淀。  相似文献   

15.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它的社会性无法割裂。因此,文学批评具有审美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二重性。文学批评的审美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批评文本自身具有美感吸引力,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对作品思想和艺术的分析,深化读者的审美体验,增加读者的审美愉悦。文学批评在分析文学艺术性的同时,必然要涉及文学作品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关系,并对它们作出衡量和评价。文学批评的社会批评性质,不仅使批评在透视作品的社会性时发现其独特价值和局限,而且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评价,使文学批评超越审美和艺术的层面,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获得自身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Youths’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with their parents were tested as moderator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peer‐reported anxious solitude and self‐compassion and self‐criticism trajectories from fifth to seventh grades. Participants were 213 youth, 57% girls, = 10.65 years of age. Growth curves revealed tha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with both parents modera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AS and self‐processes such that AS youth with (a) dual secure attachments demonstrated the most adaptive self‐processes, (b) one secure attachment demonstrated intermediately adaptive self‐processes, and (c) dual insecure attachments demonstrated the least adaptive self‐processes over time. AS youth with dual insecure attachments are of most concern because they demonstrated elevated and increasing self‐criticism over time, given evidence for relations between self‐criticism and internalizing psychopathology.  相似文献   

17.
作为同是对西方传统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批判和否定产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人本主义 ,都强调人的自主性、实践性和能动性 ,强调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 ,人占主导地位 ,并由此批判以近代西方理性派形而上学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 ,使哲学研究在不同的程度上从抽象化的自在的自然界或绝对化的观念世界 ,返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认为哲学的重建的根本途径归根到底是向人的回归 ,这既是西方人本主义各派哲学共同的、突出的特征 ,也是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的根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Feminist theorists critiqued classical liberalism for the gender binaries embedded in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heory and everyday social relations. Neoliberalism economises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based on autonomous individualism, equating equity with choice, naturalising the market as the mechanism to allocate social goods and education while disregarding constraining discursive and material contexts. Neoliberalism also co-opts the feminist desire for agency through notions of choice. The paper tracks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in Anglophile states that nurtured neoliberalism’s uptake with its focus on human capital theory, rethinking the dominant educational discourse of twenty-first-century skills using Yeatman’s democratic framing of social liberalism and Nussbaum’s capability approach. Feminists argue for a just and civil democratic society that dissolves binary thinking and focuses on relationality,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19.
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生态报告文学创作进一步成熟,发展进一步深化。分析生态报告文学创作可以发现其与其他报告文学不同的主题内涵和精神特质:表现在生态报告文学对生态现状的批判及问题根源的反思;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人性的反思和强烈的自我救赎意识。当下的生态报告文学也存在着作品内涵的局限性,缺乏全方位反思问题的视角,生态的重视导致审美的缺失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实践批判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它是变革现实世界的物质性的实践力量。实践批判把实践作为批判的对象和手段,即用革命的实践活动去批判现存世界的各个实践领域。广义上来讲,立足于现实世界而又指向未来的各种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具有重大历史功绩和意义的伟大实践活动,都是对现存世界的一种革命性的批判。马克思实践批判的价值取向是要实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对于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