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郑久良 《青年记者》2024,(1):98-102
本文在梳理人工智能技术伦理研究进路的基础上,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转变和方法论转型三个层面,对技术人工物的算法新闻伦理治理范式及其实现机制展开研究。研究认为,在本体论上,算法新闻应当被视为“人—技混合体”;在认识论上,由技术批判主义走向技术建构主义;在方法论上,从外在主义进路走向实践进路。算法新闻伦理治理的实现机制是构建负责任的算法新闻,从技术、过程和影响三个维度建设多元行动者网络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元数据的信息组织与基于本体论的知识组织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基于元数据的信息组织和基于本体论的知识组织都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文章对基于元数据的信息组织方法和基于本体论的知识组织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元数据较适宜信息组织和本体论更适合知识组织,并提出了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相互融通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本体论的知识组织与知识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本体论的概念和来源,基于本体论的知识组织和知识检索的内涵、方法和特点,详细论述了其知识组织和知识检索的具体实现过程,探讨了元数据在基于本体论的知识组织和检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林爽 《新闻窗》2014,(6):96-96
今天,当代哲学由方法论研究转向本体论研究,新闻理论也追根溯源,开始从经验实践性研究转向本体论研究。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思想主张把以人的生存活动为核心的社会存在作为本体,并以此区别于以与人分离的,抽象的物质或精神作为本体的古代原始的本体论思想。 什么是新闻本体论?这一在新闻传播当中最重要但却往往被忽略的课题,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这个问题让我突然有了很多感慨和深思。过去我们对新闻学理论的研究绝大多数的方向都是新闻的实践,这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固然重要,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信息科技的形式本体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鹰 《情报学报》2003,22(5):561-564
逻辑地阐述了形式本体论。提出了形式本体论 =元概念 元关系的观点和用概念化—模型化—软件化三段法构造形式本体论的方法。指出形式本体论是组织网络资源的一般方法论 ,对知识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并具体建构了一个信息科技的形式本体论系统  相似文献   

6.
刘云  张玉峰 《图书馆杂志》2005,24(10):52-56,33
本文通过对信息导航的现状分析,提出基于本体论的语义导航思想,研究了基于本体论的信息组织,构建了基于本体论的语义导航模型,并结合实例探讨了语义导航的实现原理。  相似文献   

7.
魏婕 《大观周刊》2011,(50):19-20
康德的整个科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建构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做出了变革,而 《导论》作为《纯粹理性批判》的大纲,一起迈出了变革的第一步。他对传统的形而上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反思,对一直无人问津的"先验领域"进行了探索,深入到人类的意识领域去重新认识人和世界的有关问题的新的本体论思路,并由理性的观点引出了"理念"这一概念为他的形而上学的道路铺设好了方向。而对理性领域的深入和彻底的批判为他的最终的本体论要回答的有关人和实践领域里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传统图书馆学研究在注重理论化、科学性的同时,出现了"人学的空场",即不断出现的一些新理论或新观念没有充分关注现实的图书馆人及其知识再生产劳动。这一现象的出现将不利于图书馆学的健康发展。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图书馆哲学体系建构是概念化的图书馆本体论走出迷惘的合适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长沙县为例,深入探究数字化驱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演进和逻辑进路。研究发现该县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经历了基础建设、初级应用、深度应用、全面应用四个阶段,实现了从全覆盖到高精度再到广扩展三次跃升。通过夯实数字基础、整合数字资源、撬动数字边界等行动,适时适应民众需求新变化,赋能资源“全连接”“全场景”“全融合”,促进资源积累与部署、资源捆绑与协调、资源辐射与互补,提升资源集成能力、开发能力、联动能力,呈现出“数字赋能—资源获取—资源转化—价值传递”的高质量发展逻辑进路。文章提出,以民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分阶段有序推进、适时创新应用场景,是数字化促进县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以组织学习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为基础,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转移模型,解析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库的知识如何转移到企业层面并被企业整合与利用。[方法/过程]通过对组织学习和知识转移相关理论回顾,以区域知识库为起点,根据知识流动决策过程和组织学习过程,构建基于区域系统的知识转移模型,并提出保障措施。[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转移是一项复杂过程。该过程的顺利实施以区域知识库为知识源,即实现知识资源的聚集。同时,通过组织学习促进知识流动,实现知识从区域知识库层面到企业层面的转移。  相似文献   

11.
本体旨在解决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语义鸿沟问题,其概念起源于哲学领域。虽然本体在计算机及其相关领域已经被普遍地探究和实践,但图书情报学领域本体构建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笔者以《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为基石,辅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词典,以中国学术期刊网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后期补充,探索图书情报学领域本体的构建,并利用Jambalaya插件力图实现其可视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语义网的快速发展,本体构建已经成为了语义网应用的重要研究领域。但目前该领域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统一的方法作为指导。本文引入形式概念分析的理论方法,探讨如何将形式概念分析应用于本体构建中。首先分析了本体与形式概念分析的联系,接着对基于形式概念分析构建领域本体的代表方法进行了综合对比,最后结合情报学领域本体构建实例对形式概念分析在本体构建中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本体学习:原理、方法与相关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孔敬 《情报学报》2006,25(6):657-665
本体学习是自动或半自动构建本体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本文概述了本体学习的研究状况,描述了本体学习的框架结构,总结了本体学习的技术、方法与算法,提出了当前本体学习研究的问题与难题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由教到学”的哲学转向延伸至博物馆领域。随着关于博物馆学习的讨论日益丰富,观众在博物馆中的行为始终无法绕开学习这一因素成为学界共识。《博物馆学习:作为促进工具的理论与研究》一书从理论出发,对相关的学习理论进行阐述,将理论研究和博物馆实践相结合,试图架起研究人员和博物馆专业工作人员之间的桥梁,从心理学、社会学、 哲学、人类学等视角开展跨学科研究。本书资料丰富,理论介绍全面,可为我国开展博物馆教育和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导,如博物馆分众类别研究和学习环境如何分众化的启示,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使我们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开展更多聚焦事物本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探索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GLAM)中多源异构文化记忆资源跨领域跨机构的知识融通解决方法和路径。[研究设计/方法]在“元数据应用纲要”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体应用纲要”的概念,以上海图书馆手稿档案元数据应用纲要扩展为本体应用纲要为例,阐述了本体应用纲要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流程;以历史人文“数据基础设施”进一步构建了一体化本体及其知识融通模型,并验证基于本体应用纲要在一体化本体框架下的扩展以实现跨领域知识融通的方法。[结论/发现]元数据应用纲要为文化记忆资源的知识融通提供了结构化数据储备,本体应用纲要兼顾了特定资源类型的个性化需求,一体化本体的知识融通模型则用于保证知识建模的统一性和知识表示的一致性。[创新/价值]基于多种本体应用纲要的一体化本体设计方法和关联数据与知识图谱技术结合后,作为一种新的知识组织方法,为跨机构跨领域的知识融通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体随着领域、时间、应用环境等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演变,因此,本体的完善以及随环境的变化而进化就成为了当前本体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引进国外本体进化理论及充分掌握OWL语言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具有领域特色的本体半自动进化方案,引进了本体原子变化和复合变化,设计了武装直升机领域本体变化获取算法和基于OWL语言的本体语义变化算法,提出了本体原子变化集合的实施顺序算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领域本体半自动进化方案是可行的,且具有很大拓展性的。  相似文献   

17.
构建刑事审判案例推理模型,研究基于历史案例本体知识库对判决结果进行推理的算法。在已构建的刑事审判本体知识库基础上,基于案例特征将决策树、神经网络等算法相结合训练推理模型,预测目标案例的判决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案例推理模型可以较好地对判决类型和刑期进行预测,对审判人员的工作产生积极的数据支撑作用,提升刑事判决领域处理信息的效能。  相似文献   

18.
语义Web框架虽已提出多年,但大部分应用都只是系统模型,很少投入实际的商业运作.为此,笔者从实用的角度提出本体应用环境的概念与框架.本体应用环境以本体技术为核心,以知识管理为目标,较好地解决了各领域知识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如知识组织、知识检索和知识推理等.目前,本体应用环境已经成功应用于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等领域,为语义Web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描述逻辑和规则的本体表达方式与关系数据库表达方式相比较,具有更强的语义表述能力,能解决关系数据库传统表达方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在危机事件管理和应急决策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立基于描述逻辑和规则的突发危机事件本体知识库,完成从关系数据库语义到本体相应部分的转换,并且通过原型系统的实现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支持逻辑推理和知识发现。  相似文献   

20.
实例是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体的可用性。而目前本体实例构建的难度甚至超过了本体构建本身,大多实例的获取、更新和扩充依靠人工完成,既花费大量时间,又难以保证质量。文章在已完成的水稻本体概念框架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半自动水稻实例抽取,提出水稻本体实例构建框架。统计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本体实例构建效率,大幅度降低手工劳动水平,提高本体实例质量,为本体实例构建和本体走向实际应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