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邢思珍 《教育探索》2011,(4):101-103
教师权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和支配力.教师权威源于传统权威、法定权威、感召权威和专业权威四个方面.在古代稳定的文化背景下,教师的制度权威不可侵犯,知识权威至高无上,感召权威薄弱匮乏;在走向开放的近代文化的背景下,教师的制度权威受到了挑战,知识权威有所弱化,感召权威虽有所提高,但也被笼罩于工具理性之下.在...  相似文献   

2.
论文化类型与教师权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把人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前喻文化。教育是文化传承的特殊载体,作为教育权威的集中体现者,教师权威必然受到文化类型的规限。后者对教师的传统权威、知识权威、感召权威有很大影响。传统权威即是长期的传统因素形成的教师的职业权威,知识权威就是教师专业所长形成的专业权威,感召权威即教师个人内在情感因素形成的精神权威。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权威。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高校教师权威结构中传统教师权威、法定权威开始弱化,教师感召权威、专业权威的影响力逐渐提升。师生冲突是推动高校教师权威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李艳  吉梅 《教育与考试》2011,(3):81-84,93
教师权威是合法化的教师权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高校教师权威结构中传统教师权威、法定权威开始弱化,教师感召权威、专业权威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与中老年教师相比,高校青年教师由于年龄、阅历、心理等诸多方面不同的特征,构建教师权威显得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教师权威是学校教育权威的具体表现。章从法定权威、传统因素、知识权威、感召权威四个维度谈教师权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话教学的理念使语文教师的法定权威、传统权威、知识权威以及感召权威等方面都明显被消解。由于教师权威不断遭到责难与消解,对待教师权威,教师处于自我迷失状态,要么干脆放弃,要么牢牢抓住不放。教师在教学中自我权威的迷失致使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对话教育时代需要从法理权威与专业权威两个维度构建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与学生建立交互关系的本质就是辅导员教师权力运用和学生对于教师权力反作用的交互机制。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信息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辅导员教育权威出现了弱化的表现,表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感召权威的消解、信息化背景下专业权威的失却和市场经济背景下法定权威的解构。重构新时代民主、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需以辅导员专业权威的塑造为根本,以辅导员感召权威的发扬为核心,以辅导员法定权威的树立为保障。  相似文献   

8.
教师权威是学校教育权威的具体体现.文章从法定权威、传统因素、知识权威、感召权威四个维度谈教师权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论文化类型与教师权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化人类学家米德把人类化分为三种类型:后喻化、同喻化、前喻化。教育是化传承的特殊戢体,作为教育权威的集中体现,教师权威必然受到化类型的规限。化类型对教师的传统权威、知识权威、感召权威有很大影响。传统权威即是长期的传统因素形成的教师的职业权威,知识权威就是教师专业所长形成的专业权威,感召权威即教师个人内在情感因素形成的精神权威。  相似文献   

10.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色理论来分析.作为既是一个普通教师.也是一个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班主任是一个多维的社会角色.不仅扮演着教育和管理的角色,同时还要是学生生活、学习的指导。这多维的角色使得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具有比其他任何一个教师更高的权威。在管理学中把这种权威分为权力性影响和非权力性影响,在教育社会学中把这种权威分为法定的权威、传统的权威.感召的权威和专业的权威等几个层  相似文献   

11.
在对教师权威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教师权威分为感召权威、制度权威、专业权威和传统权威四个维度.据此编制了教师权威量表,通过因子分析,显示:得到四个因子与理论一致;且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研究结果还显示,教师的感召权威和专业权威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而显著下降;教师权威量表总分、制度权威和传统权威子量表分,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其决策和行为的权威,依据其基础可分为传统权威、制度权威、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校长在担当课程领导者角色时应以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为主。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信息对称及教师权威的内涵,阐释了教师权威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在信息对称背景下重建教师权威的具体办法:传统权威在理性中重建,法定权威在民主中增强,感召权威在祛魅中健全,知识权威在多元中平衡。  相似文献   

14.
周颖 《教育与职业》2008,(17):146-148
教师权威是培养人才的核心力量之一,对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对206名网院学员或有过网络学习经历学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传统权威与专业权威并没有削弱,但个人感召权威却有所降低。文章探讨了重塑教师感召权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校师生冲突不断呈现开始推动教师权威结构转型。教师权威结构中传统权威、制度权威的影响力开始逐渐弱化,专业权威与感召权威的比重在不断增强。调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权威结构转型的现状是构建现代教师权威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其决策和行为的权威,依据其基础可分为传统权威、制度权威、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校长在担当课程领导者角色时应以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为主。其中,专业权威对于校长发挥课程领导作用,引导课程建设、学校发展与学生成长作用尤其关键,可以说是课程领导成败的核心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吴闽波 《文教资料》2013,(25):96-99
教师权威代表的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以及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服从.其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重要影响。在规则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教师通常要用权威约束和引导幼儿.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则,以保证幼儿的安全,维持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规范秩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幼儿自律能力的发展。但是幼儿教师对权威有矛盾心态,对法定权威行使不当,感召权威未充分利用,专业权威欠缺.导致教师不能合理、有效地制定和执行规则,因此全面认识教师权威的内涵,明确法定权力,展示教师人格魅力,提升专业知识技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教师权威是外在的教师所拥有的权力和内在的教师所具有的威信共同作用的结合体,是教师所拥有的使受教育者信从的力量。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与解读会影响教师对自我权威的认知,继而影响其对自身权威的塑造、表现与发挥。中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可概括为四种,即知识传递者、道德引导者、学生监护者和知识分子。四种不同的角色定位分别对应了四种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权威类型,即知识权威、感召权威、法定权威和传统权威,而倾向于不同权威类型的教师对教师权威便明显有着不同的诉求、期待以及表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公安院校教师的感召权威面临着诸多的消解因素。为了重塑公安院校教师的感召权威,可以分别从政府、社会和教师自身三个方面入手,采取完善教师专业化制度、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以及教师自我完善等措施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0.
科技的蓬勃发展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当今社会已进入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代",后喻文化时代的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和较鲜明的反叛精神。在"后喻文化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师权威正遭到后喻文化的解构,师生关系也将面临重大转变,其具体表现为教师的传统权威、知识权威、感召权威、法理权威正面临着解构。因此,师生关系有待转型和重构,教师应树立新型师生关系观念,尊重学生个性,注意因势利导,加强自身学习,以实现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