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有无目的”是针对杜威“教育无目的”这一命题提出来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在“教育作为工具”和“教育作为生活”这两种不同语境中加以理解和把握。“教育目的”理论充满着价值判断,“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之争,反映了不同的教育理论家所持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对立与冲突。在当今时代,二者应该实现统一和融合。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对儿童的科学教育中,有两种典型的价值取向,一是学科取向,二是生活取向。学科取向的科学教学以儿童科学概念的发展为指向,教师往往从简单问题、单一变量入手,通过呈现一些典型情境或操作,揭示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目的是为儿童将来的学科性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生活取向的科学教学则以解决儿童生活中的具体科学问题为指向,从儿童生活中所遇到的科学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来就没有忽视过儿童的经验世界。 早在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我们已开始关注儿童的已有经验。只是,那时关注更多的是知识经验.即与本课所学新知相关的、对新知学习起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数学知识系统内的旧有知识。这种关注一方面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前后逻辑性与系统联结性,另一方面.恰是认知心理学中学习理论在数学学习领域的一种应用。当时,我们提倡“复习铺垫”,恰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只是,在目前看来,我们遇到两个新问题。其一.这样的复习铺垫是只关注了知识接受本身,而忽视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动性与创造性。其二,我们对于儿童的经验系统的关注是否只关注了纯数学的一面,而忽视了“生活经验”这一经验系统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我们还忽略了“生活经验”对于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百年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价值取向、课程内容构建和课程教学是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历史和现时的基本问题,梳理百年中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在这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发现课程变革背后深层的规律与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价值取向的合理再定位是当前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变革的先导,而“渐近性”的变革方式和“师幼共同发展”的变革视角应该倡导和关注。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课标》明确指出:“本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儿童是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学习,是在活动中实现发展的。那么,新课程的主题活动如何实施呢?一、主题活动的价值取向要恰切扣住活动目的是活动实施的灵魂所在。大凡引出和开展一个主题活动,学生从中究竟要激发哪种情感,生成和改变哪些态度,培养什么行为习惯,知道和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关注哪些过程,学会什么方法,教师要恰切把握。如果活动的价值取向偏离了正确的目的,活动就要进入误区。新课程“品德与生活”(“苏…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正确把握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价值取向问题实际上是历史上的“义利之辩”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延续,社会主义义利观科学地体现了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因而成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应当共同坚持和遵循的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7.
施红晖 《时代教育》2007,(9Z):119-119
“儿童生活作文”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自始至终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采用儿童乐于和适合接受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  相似文献   

9.
学前教育是为儿童的现时生活做准备还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是教育价值取向上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早在1859年,斯宾塞从反对当时学校中流行的形式主义和经院主义的状况出发,提出了教育预备说,主张教育应为儿童未来美好的生活做准备,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写道:"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好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一种教育课程是否合理的判断,就要看这种功能的完成程度如何为准."针对斯宾塞的观点,1897年,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则提出了与斯宾塞不同的观点,"我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育习惯于从“成人视角”来考虑问题,因而在教育理论、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中都不免刻下成人权威的印记。现象学教育学采用全新的“儿童视角”来看待教育问题,倡导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思想,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和体验,为我们理解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以及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与对话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新的视角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粱静 《农村教育》2006,(7):95-95
《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生活中找话题,让学生谈生活的体会,与学生讨论生活的问题。大教育家杜威也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所以我们要让课堂“回归生活”,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所感、所思、所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学习离生活很近,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  相似文献   

12.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理论是在教育学这门学科究竟主要是一门以哲学运思为主的精神科学,还是一门方法至上的实证科学这一历史性交锋中应运而生的。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提出是对实证主义范式在教育学领域过度宣扬的匡正。教育学是一门有着浓郁的强烈的丰富的人文性、艺术性、审美性、价值性和伦理性的学科。从学科嬗变史、学科本质、学科研究方法借鉴路线图等来考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学作为一门“成人”的学科所具有的境遇性、生命性、个殊性、复杂性等特质无法被完全数据化的定量研究所把握。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分别从教育本质、教育目的及教育方法出发,聚焦三个根本性问题:儿童“是”什么?儿童会成“为”什么?儿童之所以会成“为”社会与文化所期望的那个样子,需“要”什么?针对这三个根本问题,文化存在论教育学提出了理想的教育应确立的四项重要原则:首先,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精神”或者“生命”成长,关注儿童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生命世界;其次,教育是“相遇”的历程,是一场充满“境遇”的人生旅程,多元、丰富、奇幻的教育孕育着儿童各种生长的可能性,教育既关怀当下,又指向未来的生活;再次,教育要注重“关系”的营建,魅力在于生活世界中诸般“关系”的和谐与共融,儿童与教师在美好的教育“关系”中相濡以沫,砥砺前行;最后,儿童是“文化”的存在,教育要关注文化在陶冶滋养儿童的向善、求真、育美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家庭对即将入学的儿童“该提前做点什么”的问题极为关注。我曾对入学前儿童的家长进行过问卷调查,发现就“学前做过哪些数学方面的学习准备”这一问题,超过90%的回答集中在“抄写数字、数到100、学会计算”三个算术内容上。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具有生活化、综合化、活动化的特点,需要融合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强化学生学习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创设生活情境,关注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支持学生在游戏、操作、体验中获得具体直观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个体总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去感受和体验生活,根据自己内心的尺度来把握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采用《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对全国31个省份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对中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现状和生活体验现状,中学生与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和生活体验的差异,以及中学生道德价值取向与生活体验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学生总体保持积极的道德价值取向,最看重的品质前五位依次是“关爱”、“诚信”、“宽容”、“负责任”、“沟通”;中学生与大学生在某些消极的道德价值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2)中学生在生活体验方面选择“衣食无忧”、“平平常常”居多,“丰富多彩”居中,少数中学生选择了“空虚无聊”、“衣食困难”;中学生与大学生在生活体验方面不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但中学生更突出地体会到生活的平淡无奇;(3)中学生所持道德价值取向与其生活体验的关系大致呈现以下趋势:积极道德价值取向与消极的生活体验呈负相关,与积极的生活体验呈正相关;消极道德价值取向与消极生活体验呈正相关,与积极生活体验呈负相关。针对上述结论对目前教育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逗总关情”。语言文字蕴含着思想内涵.承载着价值取向.“文以载道”就说明了这一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阅读教学既要提倡个性化阅读,也要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在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首先是要正确把握、确定文本的价值取向、只有准确把握,才能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6.
当前.小学品德教育中的地理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困难.要走出这一困境,我以为,巧用“加、减、乘、除”法.恰当定位三维目标.合理整合教学资源.牢牢把握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  相似文献   

17.
正确把握中专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江苏瞿光唐正确把握中专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对于深化中专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纵观中外教育史,有三种较为典型的课程设计理论:一是强凋以社会需求为其价值取向的“社会本位”论;二是强调以学科体系为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儿童教育价值取向是指儿童教育主体以自身的儿童教育价值观念为基础与导向,为满足自身对儿童教育的需要而产生的儿童教育行动方向的选择偏好。陶行知儿童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造儿童的世界”的儿童本位取向;二是“以科学之方,新教育之事”的科学本位取向;三是“小朋友是民族的未来”的民族本位取向。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核心价值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两种形态呈现出来。其外在价值是发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存做准备;其内在价值是丰富学生的情感,完善学生的人格,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生命的品质。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外在价值,又要关注内在价值的实现,落实这一价值观的基本途径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学生负担过重的人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负担过重这一问题实质上是儿童生命的物化,教育自身的异化。儿童问题实际上是成人的问题.是成人世界的危机在儿童生活中的扩散。改变“技术视野”中的认知方式,即“物化”的思维方式,按照人的方式去把握人、理解人,纠正教育片面的功利主义倾向,才能根治学生负担过重这一顽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