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阿丽 《文化交流》2010,(8):6-10
观鸟导游,目前在国内从事这一行业的不足10人,章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许多外国观鸟爱好者来华,首先会联系他。法国《自然》频道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都对这个30岁的山东小伙产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2.
朱志先  张霞 《文化学刊》2011,(2):180-184
内藤湖南(公元1866年—1934年)是日本"中国学"创始人之一,著有《中国上古史》、《中国上古的文化》、《中国近世史》、《中国史学史》、《燕山楚水》等著作。内藤氏《中国史学史》一书,由马彪翻译,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不仅使成千上万普通人的命运发生变化,也使许多无名之地名满天下,温州南端的龙港镇就是其一。龙港以"中国第一农民城"闻名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我们的国庆60周年。对于一个人,60年不算短,可能是大半辈子甚至一生,但对于一个国家,却不算长。被欧洲视为年轻国家的美利坚合众国,建国也已经有200多年了。不过,就一个国家在短短60年经历的巨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而言,中国几乎让人无法忽视。  相似文献   

5.
50多年来,作为中国感光工业的排头兵,乐凯实现了我国感光材料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自主研发出了我国第一代照相软片、黑白彩色电影胶片等一大批产品,先后创造了中国历史上100多个“第一”,填补了一个又一个国内空白,创造了无数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奥运将要来临之际,五洲传播中心(CICC)与美国PBS公共电视台联合制作了13集合拍片《北京,你准备好了吗?》,与美国探索频道联合制作T4集合拍片《非凡奥运》,世界170多个国家的观众将在奥运会之前收看到这此节目。  相似文献   

7.
浙江湖州人屠居华是中国首位获得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艺术贡献奖”(技术大奖)的电影美术师,而2009年4月,屠居华又获得了德国电影劳拉奖“最佳美术设计奖”!  相似文献   

8.
袁艳 《文化交流》2009,(9):8-12
一名摄影记者,对一户普通农家一叶根士一家进行60年的跟踪采访,先后完成《一户农家十年间》《传家宝》《一曲难忘三十年》《历史的一页》《一户农家四十年》《一户农家五十年》等10)多篇报道。  相似文献   

9.
采访韩国留学生李眩周和郑善珠,约好见面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地点在杭州上城区清波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也就是她们这次展览的举办地。先是见到了郑善珠,眼前的女子面容清秀,举止文雅,开口就是“你好,你好,我是郑善珠”。从小接触书法的郑善珠从大学就开始学习中国书法。  相似文献   

10.
一鸣惊人瓦瓦祖拉大概是世界杯历史上最令人兴奋的商业神话:中国玩具商根据非洲土著用于驱赶狒狒的乐器仿制的塑料喇叭,尽管饱受批评和埋怨,却已经成为南非世界杯的一个象征,如今在世界各地正以每两秒钟一个的速度售出。  相似文献   

11.
魏柳南(Lionel Vairon),法国汉学家、前资深东南亚和中东事务外交官,西方新一代中国问题研究专家。2009年出版《中国的威胁?》一书,因对“中国威胁论”大胆地说“NO”在欧美政坛引起震撼。其夫人许丽凤(Nicole VAIRON-KHAO)从事跨文化咨询工作。2010年11月8日记者节当天,记者与来访的魏柳南夫妇进行了一次对谈。中国驻圣旦尼(法国留尼汪)总领馆总领事张国斌担任翻译并参加了对谈。  相似文献   

12.
江楠 《职业圈》2013,(10):20-24
“近几年来,石景山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打造以网络游戏、影视动漫、数字媒体为支撑的数字娱乐产业。”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石景山区区委书记荣华告诉记者,石景山区在全市19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中被确定为动漫游戏基地,并将以此为基础打造“中国数字娱乐第一区”。  相似文献   

13.
牢牢把握对中国新闻的报道权和阐释权,是我们在国际传播中发出响亮声音的关键所在。2013年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来中国主流媒体的对外报道,不难发现,我们的编辑记者们有意识地主动设置了一些议题,特别是有关中国的议题,在引导国际舆论、积极把握话语权方面迈出了颇具创新意义的一步。本文选取其中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春林 《文化学刊》2012,(5):4-14,F0002,F0003
1989年3月26日诗人海子自杀,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后新时期。中国后新时期文学背叛了鲁迅精神:疗救人生和鼓舞战斗的文学,蜕变为麻痹人生和教唆为奴的文学,表现为深切的文学蜕变为浅薄浮躁充斥情色的文学;作家以谋利为第一要义,丢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采风”背离了“采风”本义,鲁迅文学奖亵渎了鲁迅。中国文学与中国作家急需整体性的忏悔;鲁迅文学奖每年应只评一人,且由民间组织进行。  相似文献   

15.
“明天会更好”是2008年中曰青少年友好交流年的主题口号。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和“明天”的象征,“明天会更好”寄托了青少年对中日关系美好未来的希冀,也表达出两国青少年推动中目关系发展的坚定信心。为配合胡锦涛主席访目的“暖春之旅”,应日本政府邀请,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派遣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200人对日本进行了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5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中日青年交流活动时说:“我深信,青年代表着希望和未来,今天播下的种子明天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青年时代播下的友谊种子,将永远伴随着我们的人生。”2008年5月10日下午,中国青年代表团结束对日友好访问后乘机回国,代表团在北京亮马桥路附近的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举行简短的总结会,《对外传播》记者应邀对代表团成员进行独家专访。尽管成员们脸色稍显疲惫,,旦当问及访日感受等话题时,每个成员都进发出一种青年人独有的热情和活力,话语间流露出一种沉甸甸的收获和对中日关系美好明天的期待。在本刊编发稿期间,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编辑部全体成员都震撼着、感动着、行动着,纷纷参加捐助活动,尽自己微薄之力。为灾区献一份爱心。另一条消息也感动了我们:5月16日15时30分左右,目本第一批救援队抵达四川青川县县城乔庄镇,开始投入救援工作,这是首个抵达灾区现场的国际救援队。从日本国际救援队身上,我们似乎读出了中日关系“明天会更好”的更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