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现在使用越来越广泛,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互联网不正当竞争也越来越普遍。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互联网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更加的难以管理和制约,给司法实践带来困难。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相关问题或能得以解决,但仍需探讨司法时间中如何适用反法中的"互联网条款"进行规制。本文以详细介绍了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特点,提出了完善互联网合理竞争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草案首次将经营者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纳入规制范围.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网络安全软件的使用非常广泛,它担负着系统安全和交易安全的重任.作为软件经营者,其不正当竞争行为要遵循"有限度的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和"技术中立原则".又因为其竞争行为表现出新类型的特点,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必要适当扩大竞争关系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市场混淆行为中“购买者”问题的研究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和实践活动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忽视市场混淆行为中“购买者”问题的原因出发,探讨了认定市场混淆行为时如何理解和把握“购买者”误认的问题,并从“购买者”的角度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条具体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5,(7)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月4日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就网络账号的名称、头像和简介等,对互联网企业、用户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明确“使用者在账号名称、头像和简介等注册信息中不得出现违法和不良信息”.  相似文献   

5.
《反不正当竞争法》设定的民事责任,是该法法律责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1)该法规定的民事责任是侵权民事责任即损害赔偿责任;(2)专条规定民事责任,涵盖该法规定的所有不正当竞争行为;(3)同一法条规定了申请司法救济的途径;(4)规定了侵权人赔偿额计算的特殊方法。目前需要研究的问题是:通畅民事责任实现的行政途径;注意贯彻“支持起诉原则”。研究民事责任的实现,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经营者的数量、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程度急剧增加,各种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也随之出现。对于不能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中的有名不正当竞争行为条款来进行规制的无名不正当竞争行为,就只能根据本法的一般条款来进行认定。然而,一般条款是一把"双刃剑",适用不当容易导致不确定性和随意扩张性。因此,有必要将网络环境下《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适用要件化,从而平衡一般条款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制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互联网行业的公平竞争秩序,进而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互联网的使用对青年大学生心理状态、行为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主张以“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方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互联网+”发展趋势下,紧密结合“互联网+教育”的内涵及本质,提出高职课堂教学重构与创新的核心是学习流程再造,而学习流程再造的关键是实现“五个变”.在对“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对“互联网+课程”、“互联网+教学”、“互联网+学习”、“互联网+评价”、“互联网+教师”进行分析,提出“互联网+”趋势下高职课堂学习流程再造的终极目标是打造生态课堂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中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存在较大不足,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势,在《反垄断法》出台的背景下,对其修改势在必行。参考国际和国内地方立法,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注意四个方面问题:1.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保护对象的问题;2.不正当竞争行为主体的扩张问题;3.不正当竞争行为与限制竞争(垄断)行为的区分问题;4.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性质问题。可以将我国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界定为:一切不具有独占地位的市场活动参与者,违背公认的商业伦理道德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妨碍公平竞争、扭曲竞争,损害其他竞争者的合法权益、损害消费者权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对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深远影响。为了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英语学习行为变化,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浙江杭州某高校162名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数据,针对其使用英语学习App的基本情况展开了调查,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大学生使用英语学习App的意愿与动因、大学生偏好的英语学习App类型、大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及策略,并对大学生使用App的学习效果进行讨论。通过调查分析,总结“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英语学习行为变化,围绕重视听说读写、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强化监督与约束等方面对改善大学生英语学习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电子商务平台实施的强制“二选一”在竞争属性上属于破坏公平、自由竞争秩序的行为。针对此种行为,区分不同的利益受损主体,分别从平台内经营者和其他竞争平台角度确立法律救济路径,应当优先适用《电子商务法》的相关规定,并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作为兜底条款构建法律规则体系。但基于针对互联网领域监管应持有审慎态度的价值取向,在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人实施强制“二选一”行为的认定上,法律应当保持谦抑性,在反法一般条款的适用、和在“恶意”“不合理”因素的认定上应采取严格标准,以此促进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市场替代并不是一个成熟规范的法学概念,但是近年来其频繁出现于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理中。何谓市场替代,应该如何界定,作为互联网领域中新型的"搭便车"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否有必要予以规制,如果进行规制的话市场替代行为缺乏正当性判断标准又是什么,"大众点评诉百度案"中百度通过内容的抄袭而实质替代大众点评网向用户提供信息,进而损害了大众点评的交易机会,该案一审的落定,为我们探讨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2014年2月24日,最高院公开宣判了腾讯QQ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案,最终以维持原判告终,为"3Q"大战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也为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国互联网领域诉讼标的最大的反不正当竞争案在司法领域标明了态度、给予了指引。但终审判决只能是互联网环境下不正当竞争的一个序幕的缩影,传统市场竞争的阵地转移也将《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新环境中的局限性已现端倪。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在线认知量表”(OCS),采用两组大学生被试,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行为模式,编制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PIUS-CS)。结果发现:(1)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由上网冲动性、分离/逃避和网上优越感三个因素构成。量表具有较理想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区分效度。(2)男大学生的上网冲动性、网上优越感较女大学生更强;文科类学生的上网冲动性较理科类学生更强。(3)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模式只有较弱的正相关,不宜作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行动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产生影响.从宏观上看,“互联网+”行动特征引发了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发展的新走向,包括管理观念的重新确立、管理模式的再次创立和管理行为的合理设立;从微观上看,“互联网+”行动要求又暴露出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诸多现实问题,涉及管理信息的虚化、管理功能弱化以及管理队伍僵化等问题.文章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发展进行多种可能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反垄断法的颁布实施,加快修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成为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出发,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化问题,对比欧盟2005年5月出台的不公平商业行为指令和德国2008年12月最新修订完成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了探索研究。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现行法提出了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使用-满足”理论是一种强调受众主体性的传播效果理论。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对南京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证明互联网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使用-满足”现象。调查对象不但对网络的各项服务功能表现出一定的满足感,在行为上也体现出了对网络的依赖性。调查还发现,老网民时网络的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享受互联网经济带来便利和高效的同时,资本所天然蕴含的趋利性则更为容易的腐蚀着互联网经济的基本秩序,致使当前互联网经济呈现秩序的重合,真空,错位等乱象。然而有关部门在追求互联网经济的秩序构建时一味地追求"高效"从而导致更多的"无秩序状态"。通过有关部门对滴滴出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顺风车乘车安全案例的分析,提炼出当前有关部门整治互联网乱象的秩序构建理念,即追求构建增进性法秩序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其他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因此,要根据法律法规标准对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认定,明确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应承担的各项法律责任.以希提升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认定的水平,明晰其法律责任,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开始使用“互联网+”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使用“互联网+”资源展开教学的时候,应当明确地认识到“互联网+”资源对高中英语趣味课堂构建的意义,并且能够从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出发,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更好地筛选“互联网+”资源、应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挖掘“互联网+”资源应用的方式,这对提升高中英语趣味课堂构建的效果来说有着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