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四年来,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推广制度创新成果、打造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战略定位、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面向“十四五”时期的新发展阶段,从河南“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建设目标出发,以对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出的新要求和发展导向为基准,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制度创新、谋划内陆型自贸创新港、推进“跨省通办”与“省内通办”、扩大亮点工作辐射范围、开创产业升级新空间、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发挥新兴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创新管理模式等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自贸试验区政策试点对试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内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政策试点可以将试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内的集聚水平提升11.7%,并且自贸试验区所带来的金融创新、引资作用和科技创新能够增强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提升作用。此外,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区域自贸试验区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不同影响效果,同一区域自贸试验区对不同生产性服务业有不同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构建高水平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制度创新.从实践看,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在发展后劲、制度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也面临一定的挑战.中央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给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开放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更是提出...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纪处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大数据的时代,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外贸易生产、营销模式的发展。但从具体情况来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可遵循一定趋势,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挑战,转型升级过程中常遇到阻碍。基于此背景,我国对外贸进行转型升级时,可将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定突破口,积极发挥其作用,探寻适合于我国实情的外贸转型升级对策。  相似文献   

5.
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依托经济结构调整的科技和创新人才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从而实现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地方高校作为孕育科技与人才的重要策源地,必须积极应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挑战,主动把握创新人才培养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发展机遇。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型产业集群顺利地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升级转型是资源型产业集群健康发展、避免早衰的惟一途径。资源型产业集群升级与转型可以分为渐变式和剧变式两种类型。在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升级与转型中要重视应用和谐管理理论,完善产业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能力和质量出现明显差距。高职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与产业发展深度结合,依托产业转型升级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在人才、专业、生产、研发上创建新机制,为地区经济社会提供丰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完成,新兴产业培育奠定坚实基础,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战略性突破,有望进入全国制造强省第一方阵。但是,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一些困境,传统惯性思维方式依然存在,品牌品质意识不够强,内生动力不够足,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够高。实证测度表明,2020年,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位居全国第11位,在中部地区六省中位居第2位,在黄河流域九省区中位居第2位。面向未来,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破解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9.
平衡技能学习和文化知识学习,是当前高职院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研究结果显示,当前高职生社会技能水平整体良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社会技能水平,助推技能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物流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泉州市经济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以泉州经贸技术学院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的结论,阐述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各自的功能定位和战略要求,三省市打破行政区划以地区形式共同发展变得有据可依.作为承接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河北省,由于重工业长期作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造成了产业结构偏重、产能过剩、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河北在服务京津的同时也应抓住机会,改变现在粗放的发展方式.通过研究河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河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剖析河北11个地级市的比较优势,将河北划分成重工业产业转型区、产业转移承接区、三产优先发展区、"1+3产"综合试验区,并分别提出发展策略,探索一条适合河北省情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产业学院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在多元关系嵌入和主体协同共生等方面发挥着对产业学院发展的积极影响。在数字创新赋能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围绕数字经济产业需求,通过探索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搭建多元协同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无界化师资互融机制,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等路径保障和推进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以产业发展、财政支出和对外贸易为切入点,运用2015-2018年相关统计数据,从区域化、特色化和具体化角度,实证分析影响安徽产业转型升级的多重因素,并得出研究结论:安徽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产业调整有序进行;财政支出体现"安徽特色",注重科技创新;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以进一步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需要核心技术、品牌建设能力和政策支持,更需具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则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中坚力量,是大国竞争的基础力量。目前,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在理论水平、教学能力、职业核心技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文中从四个方面探讨青年教师的成长途径,为广大青年教师成长提供有益可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及工业绿色转型的融合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测度并评价2012-2021年安徽省各市数字经济发展和工业绿色转型的水平,同步考察安徽省各市数字经济与工业绿色转型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分析两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其他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业绿色转型及二者融合发展水平均实现了稳步提升,但各城市间的数字经济及工业绿色转型水平差异较大,绝大部分城市两系统耦合协调程度较低。从影响两系统融合发展影响因素来看,地方政府竞争对二者融合发展有明显负向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政府财政支持、受教育水平及环境规制强度有显著正向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提出重视各自战略发展、探索差异化协调发展、重视教育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中国面临严峻的全球环境的新发展战略。选取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分别从创新化、信息化、绿色化和效率化4个维度构建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进行测度,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在时间层次上呈现出前降低后提高的态势,相邻省份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在考虑空间关联的情况下,科技创新、财政支出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交通设施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显著正相关;城镇化、公共服务、人力资本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显著负相关。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由粗放扩张型向平衡稳健型渐进过渡,经济“新常态”所产生的实际意义已经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作为培养一线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势必也要与时俱进,做出自身的调整和改变。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作用举足轻重。最近十年我国机械工业取得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为各国之首,一批重要产品居世界首位,开发了一大批各行业急需的重大新品,满足了国内建设所需,部分缓解了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状况,出口结构明显改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大型机械企业集团发展迅速,资源和能源利用率提升,结构调整出现加速,转型升级初见效果。我国机械装备制造大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产业经济结构,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产业升级的必然行径与核心导向。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探究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认为,动力机制是由数字经济赋能产业所产生的外源动力与产业内部组成要素数字化革新的内生动力“协同联动”构成。政策层面:产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引导细则与保障体系不健全;实践障碍:产业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缺失;人才壁垒: 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不足,数字+复合型人才短缺;结构失衡:产业数字化供给与需求结构呈非对称性;建设局限:数字“新基建”匮乏,资源数字化“鸿沟”显著等现实困境。提出完善政策体系,全面落实产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巩固实践样板,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多样化探索;夯实数字+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强化 “政—企—校”的协同;加强数字技术的合理运用,推动产业供给链的数字化改造;加快产业数字化整体布局,优化体育旅游服务结构等路径。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已被视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其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是在新发展阶段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举措与现实导向。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数字经济时代,从外源、内源两个维度探讨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认为,产业政策、消费需求、数字市场分别从外部提供了驱动力、拉动力以及拓展力;内源动力主要包括竞争推动力、技术变革力以及平台支撑力。针对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从政府、资源、产业、企业等4个层面,提出加大数字体育制度建设,保障政策高效落实;推动数据资源规范流通,实现数字技术惠普共享;加大体育产业革新力度,健全数字体育发展体系;制定体育企业转型规范,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等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