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人力资本的协调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于2011—2020年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检验农村人力资本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有推动作用,且分维度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贡献度较大;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是非线性且存在异质性,中、高级农村人力资本抑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而初级农村人力资本则没有起到调节作用;基于农村人力资本的双重门槛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在降低。因此,应加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农村教育投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21年LTLCS调查数据,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农村居民数字能力测度指标体系,对广西农村居民数字能力进行测度分析。结果发现:广西农村居民数字能力水平处于较差和一般这两个等级之间,年龄越大的农村居民其数字能力水平越低,45岁以上农村居民的数字能力仅为45岁以下的六成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数字能力水平越高,学历达到初中以上的可使农村居民数字能力水平提升约52%;农村居民数字能力水平也呈现地区差异,农村居民数字能力水平最高地区比最低地区高出约40%。为此,文章提出要通过推进数字经济下沉与提高居民数字能力相结合来促进乡村振兴,并提出了相关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基于“技术-理论-情景”的分析框架,数字乡村建设通过嵌入数字技术应用与乡村社会达成深度耦合,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生结构性重塑,赋予乡村振兴强大数字动能。目前数字乡村建设还处在初步探索期,存在数字设施服务相对薄弱、农民数字素养相对较低、数字项目资源分配不均、数字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不足和数字形式主义等现实梗阻。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优化数字环境,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供给;注重主体赋能,提高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数字资源分配公平;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多元数字供给机制;规范数字秩序,推动数字乡村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字记忆是乡村记忆的创造性转化,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数字记忆赋能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和路径选择,旨在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数字记忆具有区别于以往记忆形态的“虚拟性”“即时性”“通感性”和“灵活性”特质,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能、精神动能和产业动能,是数字时代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乡村常常会陷入表面数字化困境,制约着数字记忆功能的发挥。为此,需要做好数字记忆资源建设的顶层设计,借鉴国内外数字记忆工程的经验,提高乡村共同体成员的参与度,以确保数字记忆赋能乡村振兴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迭代,使得数字赋能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数字乡村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物质、人才、政策三方面的挑战,具体表现为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村民主体意识不强、人才引进培育不够、顶层设计有待完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等。数字赋能要秉持以信息化设施为基本前提、以大数据资源为关键元素、以复合型人才为重要保障的理念,才能找到并撬动数字乡村建设的支点,直击痛点,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7.
发展好数字经济是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测算出2011-2019年度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倒U型”特征的促进作用,且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水平是重要的传导机制,同时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资源禀赋下具有异质性作用。本文为数字经济如何赋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也为如何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机遇。数字化金融服务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而推动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以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为背景,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希望对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背景下,发展数字农业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能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提供更为精准的决策支持,进而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现阶段,农村地区在发展数字农业的过程中,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民对数字技术接受程度不高、数字技术投入成本过高等难题。鉴于此,文章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赋能、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数字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TVP-SV-VAR模型从农村金融环境、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人民生活质量三个层面实证研究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根据所得结果,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农村人民生活富裕,还可以间接创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新型农村体系。从实证结果来看,无论是时点差异还是期限差异,三个层面所合成指数在样本期内具有显著正向响应,其中对农村金融环境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农村经济以及农民生活则以短期效应为主。故数字普惠金融不仅需要短期内普及农村,更需要以长期性的金融战略以及基础性制度建设服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借助数字经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碳生产率,是实现农业“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农业碳生产率;运用替换解释变量法、剔除部分样本、调整样本期以及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技术创新与数字经济和农业碳生产率之间有正向关系,并对其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同时,数字经济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东部地区、产销平衡区和高技术创新能力地区的影响效应最显著且最大。数字经济对农业碳生产率的提升存在门槛效应,在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跨越门槛值后,其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供销合作社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重要的商品流通渠道,曾承载着国家经济活动的光荣与梦想,也曾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而衰落,而今则是国家推进“三农”工作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供销合作社探寻发展之路十分迫切,历史原因使其转型处于艰难境地。数字技术嵌入能实现供销合作社价值再创以满足农业发展需求,数字要素渗透能提升现代供销合作社治理能力。要从增强供销合作社内生动力、拓展“三农”服务功能、完善数字化农村物流体系,促进更多绿色农产品生产。成立合作社金融合作平台为“三农”提供信用支持和市场化服务,以构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调动相关社会资源参与“数字+供销社”建设,实现金融、电商、物流和绿色农产品协同发展的现代供销合作社价值,构建乡村商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相似文献   

13.
电商2014年进入农村,疫情期间发展迅猛,出现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区电商、跨境电商等多种模式的新型电商。新型电商比传统电商在主导主体、运营模式、成交场景及合作形式等方面均有新变化,在吸引消费者和提升留存率、转化率方面效果更优。新型电商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应构建新型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市场机制、协作机制、扶助机制和考核机制体系,探索新型电商助力乡村发展在组织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及文化振兴的适配路径。  相似文献   

14.
谢元海  杨燕萍 《成人教育》2019,39(10):52-56
乡村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提高乡村人力资本、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契合性。应该在对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分析的基础上,以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需求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走统筹发展之路;实施专业与产业对接,走精准培养之路;打造职业培训品牌,走“品牌化”培训之路;围绕特色产业发展,走特色培养培训之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连云港市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筑牢了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但存在乡村建设与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匹配、乡村产业与农民增收致富的诉求不协调、乡村人才与助推共同富裕的担当不配套、县区间发展不平衡对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较大影响等问题。连云港市可以遵循以下路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共同富裕:聚焦产业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经济根基;聚焦乡村建设,助力缩小城乡差距;聚焦农民增收,扎实推动农村共同富裕;聚焦县域融合,优化城乡发展空间;聚焦乡村人才,打造共同富裕领头雁;聚焦有效衔接,逐步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技术赋能为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了重要机遇,推动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必然选择。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振兴是利用智能技术为乡村教育振兴赋能加力的过程,其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重塑乡村教育生态、促进地方性知识的生成、厚植乡土社会的人力资本等。推进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振兴,需要通过提供制度保障,优化生态环境;廓清技术边界,强化专业赋能;传承乡土文化,赋予文化活力;尊重个体生命,回归育人本质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工具手段。数字经济具有高渗透性、外部经济性和区域同质性等特点,能够摆脱传统生产要素稀缺性限制、减轻供需之间的分离、加快生产方式变革转型和推进经济协调发展与均衡增长。但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人才支撑弱、数字基础设施供给少、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难题,影响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效应。要立足数字中国建设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从数字素养、基础设施、市场监管和政府治理等方面创新路径,提高农民数字技能、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强化市场监管、增强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方向,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仍存在数字人才缺乏、数字经济发展不充分、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文章提出未来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引领,注重数字人才的引进与开发,打造高效人才队伍,加大对乡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继续发展好乡村数字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9.
持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为农村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并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据此,采用2011—2020年省市面板数据,构建“三高、三态、三风、两治、三维度”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并引入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助力乡村振兴的效应;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上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维度均具有助力乡村振兴的效应,但是效应大小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该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效应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调节效应都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教育研究》2023,(8):122-129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既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业技术扩散和应用,是增强乡村内生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关键要在多维度助力“五个融合”发展——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农科教融合、城乡融合、金融与产业融合。要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贯通衔接,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环境。同时要建立健全人才政策,畅通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升学和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认可度。持续提升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水平,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优势,以推动形成返乡创业潮,造就更多数智化人才,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和建设数字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