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学术界已开始关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潜在负面影响。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是指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同时执行多项任务,这可能会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但很少有研究关注这一现象。基于“情境状况—有机体状态—行为反应—结果”(SOBC)范式,构建研究模型探讨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的前因及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使用偏最小二乘数结构方程模型法(PLS-SEM)对收集的428名大学生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错失恐惧(情境状况)对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有机体状态)具有正向的影响,而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又会让大学生出现情绪耗竭(行为反应),并最终导致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下降(结果)。研究结论能够加深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现象的理解,并为教育工作者实施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媒体多任务行为会造成"分心"现象,因此研究者认为它可能会在认知控制、学业表现和社会情感功能三个方面给大学生造成消极影响。但总体来说,媒体多任务行为对这三个方面的消极影响很小。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多关注如何利用媒体多任务行为增强大学生的认知控制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社会情感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使用社交媒体的人群中,大学生群体对社交媒体的多任务使用与其学业成绩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属性,对其社会资本的积累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所在。对研究问题的原因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出于学习或娱乐目的的社交媒体多任务使用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呈现负相关,不利于其学业成绩的提高,阻碍学习进程健康、科学开展,不利于其社会资本的正向积累。  相似文献   

4.
频繁使用社交媒体是否会加剧孤独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学术问题。本研究认为,社交媒体对孤独感的影响取决于线上社交与线下社交的关系。对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促进了民众与亲朋好友的线下交往和亲密关系,因而对孤独感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同时,社交媒体对孤独感的影响也取决于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常态化使用能够缓解孤独,而病态化使用则会加剧孤独。研究还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对孤独感的影响存在阶层差异。如何提高社会下层民众的数字文化资本以使其养成更加健康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社交媒体人际交往行为发现,社交媒体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频度与广度,但深度不够,大学生往往把它看作现实人际交往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这一研究发现,较大程度地颠覆了公众对社交媒体会带来"虚拟社交依赖症"的刻板印象。但不容忽视的是,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身体健康、信息安全和生活习惯方面带来新的困扰,高校应引导大学生重视现实人际交往,避免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侵扰。  相似文献   

6.
社交媒体日益普及并深入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对国民主观福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20年数据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主动型使用行为会显著提升国民主观福利,产生福利效应;社交主动型使用影响国民的认知标准、积极情绪和预期满足,是社交媒体使用方式的主要传导机制;通过工具变量和混合方法回归克服内生性问题,模型表现稳健;传导机制存在异质性,女性社交媒体主动型使用主要影响积极情绪,受教育程度越低更易改变认知标准和预期满足,高教育程度国民更多通过影响积极情绪作用于主观福利,农村居民社交媒体主动型使用仅仅影响认知标准,福利效应不显著,低龄与高龄居民社交媒体主动使用的福利效应显著,中年居民更多通过影响预期满足作用于主观福利。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S大学2017级本科生学习与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将其分为高度匹配型、独立型、被动顺应型、排斥型四种类型,研究了教学感知对不同类型本科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社交媒体的发展,有其积极因素,但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日常心理行为带来了新的影响和变化。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结合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关键是要发挥社交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规避其负面因素,帮助大学生形成一种更适应当下双重空间并行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10.
11.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兴起开启了新的商业化途径和模式,为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本文在对杭州、义乌和温州等地区大学生社交媒体创业企业进行问卷调研、获取一手数据的基础之上,对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高校、社会和政府等三个方面对微博等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男孩"弱势"现象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而人们的认识是,男孩在高中开始会逐渐追赶上女孩。本文利用某省属一本院校939名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四年学业表现数据探讨了学业表现性别差异问题。通过非配对双样本T检验和学业表现优异指数比较分析发现,大学生学业表现初始状态仍然是男生落后,二年级男女生差距消失并出现"逆转"迹象,三、四年级男生学业表现得到改进并反超女生,差异显著,男生存在"后发优势"。在城乡学生群众中,相对于女生学业表现,农村男生的学业表现比城镇男生的"后发优势"更为显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应立足性别差异,尊重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成长规律,激发男生的觉醒意识、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保障女生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应通过增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来提高学生对大学课堂知识重要性的认识;经常聘请各界精英来学校进行讲座;树立学生的榜样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劳逸结合;利用大学中丰富的社团,将大学课程融入大学生活,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情感交流等措施解决大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成就动机不高,重社团,轻学习和学业拖延等消极的学业情绪。  相似文献   

14.
社交媒体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喜欢和深入应用,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但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社交媒体沉迷现象。通过抽样调查获知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渗透数据,利用SPSS软件工具,对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进行分析,获得"自控能力、情绪发泄、生活失轨"等3个沉迷因子,并将大学生社交自媒体使用综合指数与大学生自媒体进行逐步回归,得到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的基本情况,并分析提出"多重的感官刺激加速自控弱化、便利的自主表达诱发情绪发泄、异化的人际交往导致正常脱轨"等影响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课程外拓展性学习行为对大学生学业表现及其各个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课程外拓展性学习行为每增加1分,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就可以提高0.384分。因此,大学生课程外拓展性学习行为需要适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师专学报》2020,(3):131-134
网络人际信任是个体维系持久稳定在线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正处在自我发展的关键期,社交媒体的使用拓展了其社交空间,引发了其社交行为的变革,并对网络人际信任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社交媒体的主要类型、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内涵、特点,指出其在网络人际信任培育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培育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苏晔  许文静 《唐山学院学报》2022,35(3):100-103,108
社交媒体短视频作为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形态,契合了"网生代"大学生自我实现、社会交往及娱乐化诉求,但同时也存在导致认知局限、诱发情感冷漠、消泯奋斗意志等严重隐患,给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带来负面影响。据此,文章从国家、社会、高校等层面提出完善内容监督审核、深耕主流价值观传播平台、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等应对措施,以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成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探析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关系,以及教育卷入在其间的中介作用,运用父母期待量表、父母参与量表和核心能力量表对某“985”大学1 961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学生与独生子女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更高,教育卷入程度更深,学业表现更佳;父母受教育程度直接预测大学生学业表现,并通过教育卷入间接预测大学生学业表现,教育卷入中父母参与的中介效应比父母期待更强;父母教育卷入水平有待提高。基于分析与讨论,从父母层面、学校层面和政府层面分别提出对策与建议,父母应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能力;学校应推动家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政府应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隐形教育是淡化教育目的和教育者角色的教育形式.社交媒体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平台.在社交平台上,个人主体性以及传播目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信息传播的目的性和手段性.然而,另一方面,它也增强了传播内容的公信度,是开展各类隐形教育的重要载体,为突破传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困境提供了新的可行性实施...  相似文献   

20.
当下,社交媒体平台成为高校青年意见表达的主要空间。高校青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意见表达呈现出差异化、个性化和圈层化的新态势。与此同时,高校青年使用社交媒体表达意见时出现了意见表达的泛娱乐化、非理性化和暴力化倾向的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层面应该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高校层面需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阵地,社交平台层面必须加强行业自律,高校青年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从而形成多元协同治理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