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国家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它体现着国家对基层治理的意志,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便是这一意志的重要体现。共同性关系联结是共同体的本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基本问题是公共性治理关系的建构。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的结构性要素,通过宣传、动员、培育、整合、吸纳、服务等机制对共同治理的价值、主体、组织、资源、制度等治理要素进行集成,生成了把多元主体联结起来的治理关系,促进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形成。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本质是以治理要素的聚合重塑社会关系、生成治理关系,进而构建社会治理有机体的过程。集成式联结为我们从关系角度认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模式提供了一种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由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所决定的。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党员干部专业素养不高、产业经济优化能力不足、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不强等问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通过政治能力提升和制度建设增强组织治理能力,加快构建党建引领产业经济新模式,着力提升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真正实现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建立党委领导、区域统筹、多方参与、共驻共建的党群服务中心,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破解城市基层治理难题、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厘清党群服务中心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型载体、城市基层治理的新兴阵地、服务城市基层党员群众的新型平台的定位,通过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态势而创新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拓展服务城市基层党员群众新渠道,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的效能,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基于此,指出了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的必要性,明确了党群服务中心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定位,探讨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的效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边疆民族地区由于民族结构复杂,宗教信仰多元,社会发育程度不高,在基层治理中,更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水平。本文通过调研座谈、干部访谈、群众走访、发放问卷等方式,先后深入红河州弥勒、蒙自、屏边、元阳等县市部分乡镇及村委会,就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对该地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就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明确强调创新对于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如何在新时期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带动社会治理,就成为新时代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通过对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现状的分析,得出新时期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基层党组织思想和组织建设有待完善、发展不平衡以及其他一些影响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因素。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结合实际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路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关系我党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现实成效,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一环。要明确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是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与领导保障。要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村群众的互动,带动社会聚焦“三农”问题,助力脱贫攻坚,带动乡村治理与振兴。要正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即农村基层党组织涣散;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滞后,党组织后备力量匮乏;农村基层党建物质保障不到位。因此,要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责任,探索党建队伍新方式;注重基层党员干部考核与奖励机制;融合各类资源,构建共治祖国新农村。  相似文献   

7.
参与式政治一直强调“参与”的作用价值,比起自由主义式民主,参与式民主理论探讨了积极有序的公民参与的价值基础以及如何实现这种参与的问题,在现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与中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着非常强的契合性,基层党组织建设一定要实施多元化的乡村治理思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平台。在奥斯特罗姆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下,以研究我国参与式治理制度框架下民众的治理观念为切入点,从脱贫攻坚、农家书屋、农村医疗保险等角度出发,对参与式治理的热度与效能做出判断,并在农村基层党建的引领下指导后续的参与式治理模式框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如何推动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普洱市倚象镇L村发现,当前L村在乡村治理与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对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民族地区需要从强化党建引领、增强产业品牌效应、激活乡土文化、强化科技支撑方面建设乡村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以基层党建工作引领乡村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新时代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必须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方法引领、素质引领和作风引领,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扎实基础,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先后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拓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历程与党的百年发展史密不可分。在这四个时期中,高校基层党组织分别在先锋引领能力、探索攻坚能力、现代化组织能力、高质量发展驱动能力四个方面得到了实践提升。正确理解、深入探析高校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的新时代任务内涵及其发展路径,对于服务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实现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等顶层设计,源源不断贡献创新动力和人才引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着力构建以政治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四维发展体系,旨在聚力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全方位能力,形成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在实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中,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与组织保证,为化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风险提供有力支撑。然而,基层党组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基层党组织人员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政治引领力有待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不足,组织力有待加强;转型中的中国乡村潜在各种社会风险。为此,要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与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文化素质;通过自身“造血”与外来“输血”,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通过强化乡村治理与廉政自律,提升基层党组织化解乡村社会潜在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党建必须摆在首位.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乡村治理的重要组织保障.厘清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村党组织的内在逻辑关系,明确乡村党组织的角色定位后,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安阳县M村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对普通乡村党建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索普通乡村党组织的完善路径,希望有助于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小区治理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既是社会治理的切入点与落脚点,也是社会治理的重点与难点。党建引领城市居民小区治理是夯实执政基础的需要、下沉治理重心的需要、完善小区自治的需要。在调查问卷中,小区居民对小区治理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是对小区党组织的知晓率偏低;部门参与小区治理深度也不足,党员参与热情较高但途径较少。为此,提出激活治理结构,理顺职能关系;完善治理机制,加强协同联动;创新治理思维,推进治理绩效提升等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研院校党组织基于教研院校“三服务”(服务基层学校、服务一线教师、服务中心工作)活动,明确了党组织的领导对教研院校职能的引领作用,依据“教研、培训、科研、服务”的工作职能,形成具有凝聚力、号召力的特色党建品牌,正确发挥了党建品牌建设在强化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以及保持党组织先进性和纯洁性方面的实效性作用,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农村基层党建是乡村治理的关键所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农村基层党建的引领,二者之间具有内在耦合性。然而,在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仍然存在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力量相对薄弱、创新性有待加强等不足。为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应以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凝聚多元主体共治合力;以自我革命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增强乡村治理“主心骨”的凝聚力;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创新。这些都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战斗堡垒”,要发挥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作用,引领农业、农村、农民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组织力不强、政策宣传不够、干部腐败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引领力的提升。因此,吸收和发展新党员,提升基层党员文化素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搭建互联网平台,创新宣传方式;加强基层党组织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均为可行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全域党建是新时代社会组织和联合组织内部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和新举措,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生动体现。对于全域党建,应基于党建创新理论和党章党规的内容要求,站在党的总体建设和加强基层党的全面领导的高度认识其地位和作用;要从空间地域、工作领域、党建内容三个方面来完整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从实践成效和解决问题两个维度对其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8.
1944年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来延安的中外记者眼中,边区农村是忙而有序的社会:村选的进行是保证乡村发展中民众意见的体现,以树立先进分子典型为主的民众动员,显示出乡村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变工队和合作社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在组织过程中改造了传统农村经济,形成中共未来经济模式的雏形。以秧歌为代表的乡村艺术活动,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实现了政治动员与时事教育的相结合;形式多样的乡村教育更是满足了边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记者们的眼中,中共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发展代表着中国新式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城市社区治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中还存在着对社区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社区党支部建设不足、社区党组织设置落伍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为此。必须强化社区党组织的地位。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与内容。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组织建设。从而巩固基层党组织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基层治理需要由行政主导向共同治理转变,解决“行政有效、治理无效”的实践困境。通过对Q村“院坝会”的扩展案例分析,发现基层治理共同体生成的一条协商共治路径,即协商议事能将多元主体凝结成稳定的治理共同体,从而实现“行政有效、治理有效”的良性互动局面。研究表明,协商议事隐含的治理过程是基层治理共同体形成的关键,包含“有事要做”的公共利益塑造机制、“要怎么做”的共识凝聚机制和“一起来做”的共同行动机制;与党建引领和发挥基层自组织作用两种路径相比,通过协商议事路径生成的治理共同体更具粘连性、适应性和行动性,呈现出行政和自治双向嵌入、激活村落共同体传统、规则秩序共同生产和治理载体形态化的行动逻辑。建设治理共同体必须符合基层社会的特征和规律,在实践中平衡好行政嵌入和基层自治之间的关系,以协商共治的柔性方式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