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琥珀》是人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它以假想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作为重点来写,层次清楚,学生容易理解。教学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鼓励学生大胆设问教学时我先板书课题,然后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首先想知道什么?学生有的说,“我想知道什么是琥珀。”有的说,“我想知道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没有解答,而是放手让学生查找资料、查字典,自己弄明白。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少,没见过琥珀,我就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几幅琥珀的图片,…  相似文献   

2.
琥珀的产地     
问号:提问,琥珀最早是在哪里发现的?中国什么地方可以采集到天然的琥珀呢?小博士:世界上最大的琥珀产地在位于欧洲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比如波  相似文献   

3.
<正>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一个词语:琥珀。谁会读?你们见过琥珀吗?谁来说一说。(课件出示琥珀图片)这就是琥珀,谁再来形容一下?那你们了解琥珀吗?学生交流。(板书:奇异,理解意思)。补全课题,齐读。二、检查预习1.读词语:琥珀、松脂、渗出、包裹、澎湃、黏稠、详细。2.指导书写:"澎湃"一词。书写时注意什么?学生交流。3.抽读课文3、4、5、7、8、10、11、18自然段,思考课文主要讲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教法,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但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一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篇课文拿上来,总是教字词、初读课文、分段、逐段讲读、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二套程式教法,缺乏应有的变化,学生感到没有兴味。近年来,我们就在讲读教学中如何打破逐段讲读这一程式化教法做了一些尝试,现介绍如下: 一、从释题入手。 文章的题目,往往就是课文的中心所在,教学可以直接从释题入手。如《奇异的琥珀》一文,教师在帮助学生搞清楚:“琥珀”和“奇异”这两个词的意思和“奇异的琥珀”的含义以后,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一段是着重写这块琥珀的“奇异”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奇异”在哪里?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讨论得出: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趴着”,可以看见它们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求:能说出手工课上做的玩具六面画的样子,会玩并会说出所摆图形的意思。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具:一套放大的六面画玩具。卡片。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明确要求。 1.你们的课桌上放着什么?(板书:玩具六面画) 2.你们在什么课上做的这个玩具? 这节课就让我们玩玩,说说。(板书:玩玩。说说) 比一比,看谁不仅会做还会玩会说。二、说说玩具的样子。请注意听老师提出的问题。 1.玩具六面画是用什么做的?是什么样子的?  相似文献   

6.
【教例】  教学要求 :   1 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 ,认识琥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   2 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检查预习  指名读课文 ,读后思考讨论 :   1 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 ?(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2 那么 ,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呢 ?(人们可以知道 ,在远古时代 ,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这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启发谈话  这篇课…  相似文献   

7.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都认识王老师现在的样子(板书"现在"),想知道王老师原来的样子吗?(板书"原来")猜猜看,16年前,王老师是个什么样子呢?(屏幕出示照片)那是王老师刚参加工作时的样子.  相似文献   

8.
《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属于说明文范畴,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文章按故事发展的顺序,依次向我们介绍了这块奇特琥珀形成的时间、形成过程、被发现过程和它的样子及科学价值。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要点,考虑周到”,即要懂得在记叙一件事情或  相似文献   

9.
盛世之特征     
近年来,被复制最多的词之一是:盛世。盛世是什么样子,或者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样的问题难有定论。不过好在老祖宗曾经  相似文献   

10.
《琥珀》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的必备条件,并从这块琥珀推想出故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了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起他们对琥珀的兴趣,我在课前作了如下布置:选择你喜欢的途径,利用一周的时间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包括图片)。课后,我对教学中的成与败、得与失、好与差进行了反思。一、做得好的方面1.注重阅读教学的灵活性。师:上节课我们初读并且预习了课文。现在,谁能告诉大家,什么叫推测?(板书:推测)生: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师:大家默读课文,思考…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线段)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线段 (1)提问:同学们,你能说一说线段是什么样子的吗? (2)全班交流:学生说把线拉直了就是线段. 这时如下进行教学: 师在展台上放一根线,师:这是一根线,是什么样子的?是线段吗?怎样就变成线段了?  相似文献   

12.
问:《琥珀》是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答:有人认为《琥珀》这篇课文是说明文,因为课文以琥珀这种矿物的名称为题,并介绍了琥珀形成的自然常识。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琥珀》这篇课文是根据法国18世纪杰出的博物学家布封的著作改写的。它不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而是根据这块特殊琥珀的发现,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而且这个故事情节奇巧,语言优美生动,具有很强的文艺色彩。因此,这篇课文不能说是说明文,而应该是一篇优秀的科学故事,  相似文献   

13.
《黄河象》和《琥珀》(第10册)难点提示:黄河象化石与琥珀的形成都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作者根据化石想像出来的。作者是怎样想像的?他假想的根据有哪些?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琥珀》一文从万年前的形成写到万年以后,琥珀被渔民发现,并写出了人们据以推测的情况。文章写远古之事,虽属假说(推测),但上有“来龙”,下有去脉;前有“交代”,后有“着落”,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科学小品文。学生学习过《黄河象》一文,有了一点关于化石的知识是学习这一新课的有利条件。我要求学生课前复习《黄河象》,再预习本课。教学时我这样安排:先认识琥珀的样子。小学生从未见过琥珀,可是又没有直观教具,根据学生求知迫切的心理,先引导他们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15.
风的样子     
天气太好了!小熊在院子里荡秋千,妈妈在院子里晾衣服. 小熊问道:"妈妈,风是什么样子的呢?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或者是其他的形状吗?" "你真是只笨熊,风是风本身的样子!"妈妈不耐烦地答道.  相似文献   

16.
王开东 《江苏教育》2014,(14):65-66
<正>我们常常在问,学校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学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学习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每个人都能给出自己的回答,但迄今没有人的回答能够超出林语堂。他说:学校应该像什么呢?学校应该像一处坚果丰富的大森林:学生应该像什么呢?学生应该像一个个猴子;学习应该像什么呢?所谓的学习,无非就是猴子自由自在地采摘坚果。猴子可以到它想爬的  相似文献   

17.
孩子的话:我每次画画的时候都要在自己的脑子里想象,把它画完以后是什么样子.我喜欢画画.  相似文献   

18.
(三)让我们来到20年后习作要求想像20年以后的情景,然后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文章。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积累·运用三。习作指导!文题分析:20年以后,究竟是什么样子?社会可以进步到什么程度?长大成人后的自己、伙伴们又是什么样子?老师、父母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9.
我看到十二月站在门外,它精神抖擞,完全不像冬天的样子.冬天是什么样子,我的一个朋友感叹道:"一年的好日子不多了."对他,十二月意指一座房子的倒塌,或一场没有感应的内心独白.  相似文献   

20.
一、词句训练词句训练应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在进行《海滨小城》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浩瀚”的意思.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找出作者的观察点即“街道的巨头”,再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用哪个词描写了大海的样子?”学生回答:“课文中用‘浩瀚’一词描写了大海的样子.”我继续问:“‘浩瀚’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联系前文可以答出:“‘浩瀚’是指海水广大无边的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