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喜燕 《新闻知识》2013,(1):39-40,68
本文梳理了芝加哥学派与公众意见研究,指出:第一,芝加哥学派在公众意见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在卫普斯的组织下将公众意见研究纳入传播研究,并藉此让传播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外来资金,使传播研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学术研究领域。第二,斯道弗的《美国士兵》是公众意见研究的一座里程碑,对战后美国主流传播范式的确立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因而,认识芝加哥学派,中国学者需要更全面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罗真 《新闻传播》2009,(12):111-112
本文对凯瑞提出的两种传播观念——传递观与仪式观进行了重新解读.透过两种传播观对立的表象可以发现.凯瑞对两种传播观的建构可以视作其采取的一种策略.他希望借此来重新定位大众传播研究的整体框架,对美国传播学中占主流地位的功能经验主义学派进行批判反思.以及推出被其称作“文化研究”的新型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3.
芝加哥学派——中国图书馆学实证研究之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璇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3):46-49
美国图书馆学的芝加哥学派为图书馆学引入正规的社会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可以说芝加哥学派的实证研究是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的开端[1]。回顾芝加哥学派实证研究的代表人物及其成果,并追溯我国图书馆学界实证研究的历程,指出我国图书馆学实证研究由于历史与社会的原因遗憾地错过芝加哥学派科学的改造,存在着诸多先天不足。最后,呼唤以科学的研究规范为基础,深入开展我国图书馆学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齐爱军 《青年记者》2016,(34):58-62
一 传播学作为处于“交叉路口”的学科,覆盖的范围非常宽泛,研究者们对传播理论的梳理也体现为不同的方式.比如立足于不同学派和立场的角度,可以把传播理论分为效果研究学派、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多伦多学派等;再比如立足于不同的研究传统,可以分为修辞学传统、符号学传统、现象学传统、控制论传统、社会心理学传统、社会文化学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传统等.当然,还可以从“范式”的角度对传播理论的知识增长和革命进行讨论,比如比较流行的经验主义范式、批判主义范式和技术主义范式,也可以依托美国学者凯瑞的两种传播观(传递观和仪式观),把传播理论范式概括为“传递范式”和“仪式范式(文化范式)”两种.  相似文献   

5.
传播学经典文本《个人影响》关于群体对传播效果影响的理论解释资源,实际上是对芝加哥学派首属群体理论的借用。这种被称为再发现的借用,由于研究范式不同造成了严重的理论误读,体现出抽象经验主义研究的固有缺陷,同时也反映出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传播学的发展史上,传统学派一直被视为是主流研究范式,这个学派是结构功能主义与行为主义相结合的产物。结构功能主义与行为主义是两种价值观有极大分歧的理论,从学术上讲,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相似性似乎还更多一些,然而在二战前后美国的两场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社会科学运动——行为科学一体化运动与现代化理论运动中,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渐行渐远,而与耶鲁学派走到了一起。功能主义与行为主义合流的结果使得美国主流传播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美国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学科研究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品格。  相似文献   

7.
帕克时期正是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作为芝加哥学派的领袖人物,帕克是最先将报业当成社会与文化机构进行研究的学者.在芝加哥学派中,他被认为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他为芝加哥学派作出的努力极大地影响了传播学在美国的研究.帕克的传播学思想和研究为日后传播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导向,也为传播社会学理论的建立作出了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芝加哥学派是美国及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会学派,因为传播学根植于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为传播学的传播效果和传播方法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对芝加哥学派中关键人物的传播研究,解读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传播学史经常忽略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在技术主义方面所做的理论贡献。该学派特别强调传播技术在促进人类心智进化与社会发展上的极端重要性,从而为传播技术主义范式的创立与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但由于片面地强调技术,使芝加哥学派陷入了抽象的技术决定论泥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播技术主义范式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芝加哥学派还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主流大众传播学,"传播"始终是美国社会学、传播学关注的重点。面对大移民和城市新环境,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开创了以"有机体"为核心的社会传播观念;在此之后的哥伦比亚学派,受到二战的影响,将"结构功能"和"经验测量"的功能主义传播观发挥到极致,但是"传播"丰富的意义在传播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渐渐消逝。  相似文献   

11.
传播学研究的滥觞之地可以追溯至芝加哥学派,追溯至齐美尔。本文采用比较的视野,从齐美尔对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追问出发,沿着社会学的发展脉络,比较了芝加哥学派的传播观与功能主义路径下的传播研究之间的不同,并认为功能主义路径下的传播研究虽创新了方法、开拓了领域,但却丢失了芝加哥学派的"关系"视角,而这一视角对当下主流传播学走出不断重复过往研究这一封闭状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芝加哥学派的理论来源及其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加哥学派作为美国传播研究的源泉,是美国传播研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试从芝加哥学派的基本传播思想出发,梳理了其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思想渊源、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当时工业移民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芝加哥学派与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认识它对传播学的贡献,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美国传播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传播研究基本确立了以效果为主导方向,大致遵循了李普曼在20年代初就提出的控制思想。被美国传播学界忽视的不仅是芝加哥学派有关传播的思考,也包括李普曼的奠基人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回溯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传播学确立效果研究为方向的历史,呈现出其暗合"控制"思想的脉络,并讨论奠定传播学科主流思想的李普曼为何最终没有成为学科奠基人。  相似文献   

14.
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美国社会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派。在芝加哥学派中,对传播学影响最大的是罗伯特·帕克。其有关传播的定义、报纸与民意的研究、集体行为以及一系列关于大众传播的实证课题研究对于大众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帕克的上述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15.
齐特  ;骆世查 《新闻世界》2014,(7):354-355
法兰克福学派作为传播学研究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有其自身独特的、不同于北美主流传播学派的研究范式。回顾法兰克福学派流亡美国期间所做的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厘清传播学史上对研究路径、研究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9,(1):60-70
在传播学的话语版图中,媒介效果研究无疑是最耀眼的坐标。作为传播学研究主流范式的经验学派与批评学派在媒介效果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诸如"皮下注射模式""第三人称假说""媒介文化",等等。但在媒介效果研究的本质归属上,两大学派的观点却发生了较大分歧:经验学派认为批判学派的效果研究只不过是借用了现象学、符号学、结构主义等其他研究范式的一些新名词,其研究成果缺乏形成"理论"的社会基础/实证调查;而批判学派认为经验学派过于推崇实证/量化研究,所谓的"研究结论"充其量只能归属于"假说"的范畴,难以建立具有普适价值的理论范式。由此,媒介效果研究到底是"假说"还是"理论"成为了一个亟待深入研讨的学术问题。本文尝试在借鉴哲学、社会学有关"假说"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现状探讨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这两大主流范式的媒介效果研究的归属问题以及二者的"可能性融合"趋势,以期为媒介效果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一种基础的、本质的话语范畴。  相似文献   

17.
谈谈传播学批判学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认为该派是相对美国传播学经验主义主流学派而言的 ,其思想来源 ,主要在欧洲 ,但直接与传播学主流学派对立的学者群体 ,主要在美国。欧洲的许多学者由于研究方法、切入视角和研究结论与美国主流学派的差异 ,因而与其形成一种自然的划分。批判学派一般在中观和宏观的层次 ,主要从政治经济学、文化工业、主流意识形态等角度分析各种传播现象。现在这两个学派在研究方法上已经相互渗透 ,学派划分的标准本身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8.
传播学视阈下芝加哥学派简介 在传统观念中.芝加哥学派一般被归属于社会学领域.它是指1893年至1952年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一批卓越的教师与学生,其成员主要包括库利、帕克、杜威、米德等。在传播学领域,芝加哥学派尽管并不为建立传播学学科体系的施拉姆所推崇,但其宏大的理论研究成果及质化研究的方法传统对于传播学的学科构建及后来的理论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威廉·托马斯作为芝加哥学派的早期奠基人,由于“偶然性”事件和其他研究范式的崛起,其学术思想在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中均受到严重的忽略。本文以重释托马斯“主客一体”情境概念为脉络,通过文本细读方式来深入挖掘托马斯有关集会、赠礼、报刊、舆论等方面的研究观点,力图整理托马斯在芝加哥学派从思辨到经验的研究范式转换中的奠基性传播思想。进而,在传播思想史上找寻其承上启下的学术地位,并从传播研究角度评估其传播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胡琳 《青年记者》2017,(17):4-5
美国传播学家詹姆斯·凯瑞的仪式观思想对颠覆以往的传播学研究范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理论探究、现象解读和思想起源三大方面对近年来关于凯瑞思想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对研究中的成果和不足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