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淄博师专学报》2010,(2):F0002-F0002
一所学校的成长,取决于“学校精神”的塑造:学校精神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张店区莲池学校正是以“为孩子打好未来人生的基础”为办学宗旨,以“有中国灵魂,具世界眼光”为学校校训,塑造了莲池学校的学校精神和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教育改革进程中,人们关注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如何提高学校教育的效度。提高学校教育效度,只有推动学校整体变革、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才可能实现。提高学校教育效度指向是建设有效学校,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从学校整体变革的角度出发,以学校文化为引领,以课程建设为支撑,以教学改革为重点,以评价改革为导向,以队伍素质为保障,以教育科研为推动,是建设有效学校的科学途径和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3.
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激活学校发展活力,常州市教育局于2003年开始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学校主动发展战略以唤醒学校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增强学校变革能力、转变学校思维方式、拓展学校自主发展空间为主要任务,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主要载体,以能力建设为重要依托,以行政支持为重要保障,以教育科研为重要支撑。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催生了学校文化建设、变革了学校管理、彰显了学校创造力、优化了行政职能。  相似文献   

4.
“校本”是什么,颇难给它一个明晰的界定。其英文是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因此,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意指要树立一种观念,即学校  相似文献   

5.
学校品牌的中国气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品牌不应是舶来品,学校品牌必须具有中国气质。如何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铸造学校品牌中国气质的关键。为使学校品牌具有中国气质,我们应依靠学校文化的运作能力,即学校文化力来塑造学校品牌,进而以良好的学校品牌形象为学校创造发展契机,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校精神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知、情、意、行的统一性来分析,学校精神发展可划分四个层次,即:接受学校精神熏陶,体现为学校成员受到陶冶与启迪,是学校精神发展的基础层次;构筑学校精神凝聚,体现为学校精神对学校成员形成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是学校精神发展的较高层次;遵守学校精神规范,体现为学校成员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提高,是学校精神发展的提高层次;体悟学校精神创造,体现为学校成员不断超越的精神力量,是学校精神发展的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7.
校本的含义,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校本教研包含三层要旨:(1)基于学校,指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宗旨和主题;(2)为了学校,指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和特殊问题主要靠学校自身的人力和智力来解决,主要强调特殊性;(3)在学校中,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就是生源、师资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又称学校本位课程。是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有人把它更简练清晰地表达为以下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即学校自  相似文献   

9.
——学校管理文化现代化 学校管理文化现代化,指的是以学校精神为核心,以学校整体价值观、学校道德、学校民主、学校制度、学校形象、学校经营思想为主要内容,适应现代化教育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需要的学校精神支柱。学校管理文化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动力化。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学  相似文献   

10.
学校发展的策略直接影响学校发展的速度、厚度与高度。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星海学校(北京十一学校大连实验学校)在实践中确立了“德育为魂,课改为先,合作为径,育人为本”的学校发展基本策略,为学校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学校的存在价值是长期的,不可替代的,每个阶段的学校教育,都承担着自己相应的使命。在基础教育阶段,校长要实现学校的使命,就要以《课程标准》为学校教学的统领,为每个学生创造良好教育;以教师第一为学校发展的指导,为每位教师通畅成长路径;以中国文化为学校管理的思考,为学校工作营造和谐氛围。一、以《课程标准》为学校教学统领为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这是教育发展的新战略,也为社会各界所宣扬。英国著名教育  相似文献   

12.
日本学校改进的进程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致呈现一个由内发式改进到外发式改进,再到内发式与外发式相结合的过程,具体而言可分为学校民主化、学校效率化、学校体制化和学校经营管理化四个阶段。当前,虽然日本的学校改进依然处在第四阶段,但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的"外发式学校改进"已趋于平稳,以提升"学校力"为目标的"内发式学校改进"正不断被推进。为了行之有效地提升"学校力",日本非常重视校内、校外联动机制的构建。与之相应,学校改进所呈现的基本路向有:以PDCA为模式的校本课程经营管理,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的校内研修,以学校的持续改进为目的的学校评价。  相似文献   

13.
学校为什么而存在? 办学校管学校的人要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学校不是赚钱机构,学校不是为地方政府添荣耀的机构,学校不是为某些领导证明某项政绩的机构,  相似文献   

14.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黄梅县第一中学顺利完成了省市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在争创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校要以经营教育为理念,以"经营品牌学校"为目标,以争创示范学校为动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校改进研究需要把学校改进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区分学校改进和学校改革、学校改变,避免学校出现有改革、改变而无改进、提高的现象。通过对中外学校改进研究四十年历程的回顾,揭示的逻辑是:学校改进要以满足全体国民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为动力、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以法制和证据为依据、以育人模式和办学体制为内容、以学校为基地、以提高学校...  相似文献   

16.
向现代学校奋进,是我校办学的长远目标。而现代学校的要素很多,但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是当前进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主题。所谓"现代学校制度",我们界定是:现代学校制度是现代学校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要求,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学校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教育管理专家经营为表征,以学校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新型的政校  相似文献   

17.
教学研究要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一、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特征“以校为本”的英文是school—based,大意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我国有学者曾提出“以校为本”意指“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据此,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有以下基本特征:首先是“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以解决学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为直接指向。这里的“发展”是其主要特征,它既指要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发展、发展性、学校发展、评价、学校评价等基本概念的辨析,发展性学校评价可以界定为:在学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的,以学校发展的基础为评价起点,以学校的发展为评价内容,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旨在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一、校本研究是学校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为一个学校来说,需要思考怎样为受教育者创造平等的优质的均衡的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就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结合教育教学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本位,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课题,以校长和教师为研究者,以学校内涵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科研活动。校本研究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理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学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校本”的内涵与要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谓“校本”,是指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焦点,以学校为中心,以学校为场所。其核心是以学校为主体,建设新课程;其最终旨归是通过学校文化的重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所包含的要素有:校本课程、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校本资源、校本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