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课涉及的因素很多,课堂评价尺度也已走向多元———新“课标”是尺度,学生接受程度是尺度,动态生成的效果是尺度,听课教师的主观感受也是一个潜在的尺度。那么,透过这些表象的“尺度”,新课程理念关照下的语文课堂是否还应该具备某些本质性的价值追求?没有“围场”的课堂让我们看看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断。师: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生:因为大自然里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它们都是绿色的。生:不对,大自然里也有红花、彩霞呀,并不完全是绿色的。师:说得有道理!那么诗人为什么偏要说它是绿色的呢?…  相似文献   

2.
王丽萍 《新职教》2000,(6):29-29
课堂教学有很深的学问,很多教师都在潜心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非常注意课的导入,课堂提问,有的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但很多人忽视课堂结束。在结束时,往往草草收兵,无话可说,以致一堂精彩的课变得索味、平淡。所以,在教学中应把  相似文献   

3.
4.
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先声夺入,磁石般吸引住学生。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为新课的展开预设良好的教学气氛,集中学生的思想,给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好“导入新课”,优化其课堂结构呢?下面我就自己和同事的一些做法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黄向华 《文教资料》2010,(21):66-68
语文学科是美育因素较多的学科,有丰富的审美内容。本文从分析轻松的氛围,营造美的开端;投入的朗读,感受美的熏陶;特定的意境,领略美的内涵;深入的品味,探索美的灵魂;灵活的构思,描摹美的世间这几方面入手,指出教师须注重打造品位课堂,提高教学效果,真正使语文教学体现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7.
8.
语课的结尾技巧有这样几种:蓄力起势,直落如泻;水到渠成,含而不露;出晦通幽,收前启后;金线串珠,卒章显志;逢场作戏,不守成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上课的程序上阐述了昌乐二中高效课堂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时代呼唤改革,教育需要创新。语文课堂,尤其如此。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出生一直到现在,学生都在说,都在用,并不陌生。但好多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不少同学认为上语文课就应该放松,是数理化之后的休息课,对语文课堂更没有兴趣可言。鉴于此,广大语文教师应该切实利用兴趣这个学习的敲门砖,让兴趣成为语文课堂跳动的音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让语文课堂高效起来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片段一: [预设] 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品读悟情,反复诵情,体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教学进行到互换角色呼喊“再见了,亲人”时,学生个个精神抖擞,情感发自肺腑。  相似文献   

12.
一、别具一格,促生成 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潜能的时空,是向未来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这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不就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内容吗?教师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很难促成课堂内容动态的生成,课堂教学呼唤“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3.
14.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在教师引领指导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从语文教学的本质来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而语文课堂如何将语文课引向高潮,预设精彩生成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岳志刚 《师道》2004,(1):24-25
作为一个年轻的语文教师,我对呆板的语文课堂教学极为反感,早在课改之前就开始尝试打破那些陈规陋习,让自己的语文课活起来。新课标出台之后,我更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之中,尽管我用的还并非实验教材,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呼唤课堂的真实性,要求课堂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反思自己的数学课堂,我不禁问:课堂哪里是生成的地方,哪些是生成的资源,这些“生成”是可以预设的吗?绝对不可能,但预设有助于生成。教师一定要用心观察、开发、辨别、积累和利用现实生活对教学有用的资源,这样才能服务  相似文献   

17.
毛红宇 《师道》2005,(4):33-33
作为一位语老师,“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语得多读、多背、多写”,这样的箴言听得不少。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书上要求背诵的,我要求学生背诵;书上没作要求的,只我认为有必要,依然要求学生背诵。有老师知晓后,惊呼:学生不唱反调呀?我笑眯眯地说:  相似文献   

18.
陈文 《宁夏教育》2003,(10):28-29
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同时还可以给我们美的感受等。如何把音乐这一美好的事物引入课堂,实施语文教学中的“请你欣赏”,改善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把名歌名曲引入课堂教学是一条可行的途径——语文课中可以创设“音乐课  相似文献   

19.
20.
《江苏教育》2004,(3A):44-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