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年来,瑞典和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运动生理生化工作者广泛深入地研究了人类骨骼肌纤维中快肌与(忄万)肌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我国许多体育科学工作者与教练员都非常关注这方面的动态与进展。现根据我们掌握的文献综述报道如下。历史与现状 Lorenzini(1678)首次报道了兔骨骼肌有不同的色泽,有些较红,有些相对  相似文献   

2.
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通过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而骨骼肌的收缩能力则与肌纤维类型及其百分组成有关。由于不同个体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不同,因而在运动中肌肉的收缩速度、力量、持续时间也就因人而异,使个体表现出不同的运动能力,肌纤维也在训练中产生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因此,了解人体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和在运动训练中的适应性变化以及对运动的适应机制,对改进运动训练方法,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进行科学选材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人体肌纤维类型及其形态、功能、代谢特征 早在17世纪,有人就发现动物的骨骼肌纤维有些较白,有些较红,而且肌纤维的颜色与运动能力有一定联系,因而将骨骼肌划分为“红肌”和“白肌”。 近年来,随着针刺活检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超微分  相似文献   

3.
训练能否使两类骨骼肌纤维产生互变之我见山东师范大学体育系高慧莲目前,在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的学术研究中,对人体骨骼肌的两类肌纤维-红肌(慢肌)、白肌(快肌)与运动训练的关系及相互转化问题的研究,尚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还未取得一致的结论。人体两类骨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美国和西欧的一些运动生理生化学者广泛深入地研究了人类骨骼肌纤维中快肌与慢肌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与运动训练的关系,并取得了不少进展。 专项运动员的骨骼肌纤维组成的特征到底是由于运动训练的结果,还是天赋的才能呢?也就是说,骨骼肌纤维的百分组成能够改变吗?为了弄清这一问题,P·D·戈尔尼克(1973年)让6名男子参加了为期5个月的骑自行车的有氧训练。在训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随着肌肉针刺活检技术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在运动生理和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骨骼肌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在肌纤维分类、不同类型肌纤维的特点及其与运动训练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有些已用于运动员的选材和指导运动训练。骨骼肌纤维的分类长期以来,由于不同学者从事研究的领域及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对骨骼肌纤维的分类因而也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种。1.解剖学分类早在1874年,Ranver根据哺乳类动物骨骼肌的不同颜色将其分为白肌和红肌,后来又发现有些肌肉的颜色介于红白之间,称为浅红肌。目前已知,这种颜色  相似文献   

6.
<正> 骨骼肌是附在骨骼上的肌肉,它的收缩牵动了骨骼,引起人体运动,产生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和劳动动作。骨骼肌在人体分布极为广泛,全身有400—600块肌肉,约占人体体重的40%(女性为35%)。四肢肌占全身肌肉总重的80%,其中下肢占50%,上肢肌占30%。人体各部分由于机能不一,发达程度  相似文献   

7.
前言人体骨骼肌对耐力训练的适应已有广泛报道,已经观察到耐力运动员具有较多的Ⅰ型纤维(Gollnick等,1972:Costll等,1976)和有规律的耐力训练主要引起与提高长时间紧张运动能力有关的一些骨骼肌酶活  相似文献   

8.
利用便携式组织血氧定量计,无损、连续、定时地测定人体局部骨骼肌组织在运动时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值,并同步测定受试者在运动前和各级运动负荷后的血乳酸浓度,以期探讨肌氧含量与血乳酸浓度 变化规律,这对于揭示人体运动中的能量代谢规律和指标运动训练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肌氧含量的相对有效下降值与最大摄氧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近红外无损肌氧监测系统,对赛艇运动员在递增强度运动时骨骼肌组织中肌氧的变化进行监测,测定不同运动员的肌氧含量相对有效下降值(Deff),并测定最大摄氧量(VO2max)。将监测到的Deff与VO2max的变化作对比研究,以期探讨骨骼肌组织中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与VO2max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运动中肌氧含量的相对有效下降值与最大摄氧量存在相关性,这为用无损伤技术监测人体运动时氧化代谢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人体绝大多数骨骼肌都附着在骨骼上。据统计,全身肌肉约有434块,体育运动中常用到的约有75对。根据肌肉跨过关节的数目可将它们分为单关节肌、双关节肌和多关节肌三大类。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叫单关节肌,如:上臂的肱肌,小腿的比目鱼肌等。双关节肌,顾名思义,跨过两个关节,如:大腿的骨直肌、腘(月黾)肌(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股薄肌、缝匠肌,小腿的腓肠肌,上臂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长头  相似文献   

11.
有些人很容易发胖,而另一些人却毫不费力地保持苗条身材。据研究,原因可能是这两种人的肌纤维有所不同。骨骼肌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的相对比例可能是造成过度肥胖的因素之一。 骨骼肌由多种肌纤维组成,是人体的最大组织。其中慢肌纤维(或称红肌纤维)的主要能源,来自脂肪酸,即脂肪成分。由于肌纤维中贮有脂肪,所以慢肌纤维比较能抗疲劳。快肌纤维(或称白肌纤维)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  相似文献   

12.
睾酮是人体最重要的雄性激素,通过特异受体AR发挥其特定的生理机能。雄激素对骨骼肌形态、机能的影响和作用,与整体雄激素水平改变影响了局部肌肉组织中的雄激素水平,进而对肌组织AR进行调控有关。运动可以导致睾酮、AR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骨骼肌的蛋白质代谢,影响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人体主要关节肌群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等长、等动向心、等动离心等)的运动生物力学特性,在近些年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之一。但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尤其是研究仅局限于某一个很局限的部分,本文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从总体轮廓上概括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小白鼠身上的实验,研究了急性定量运动对红肌SOD、LPO的影响以及长期定量运动(耐力训练)对红肌SOD、LPO的影响,为探索运动与衰老、运动与损伤、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机制等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骨骼肌损伤后修复的组织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于同不方式引起骨骼肌损伤后的恢复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其结果为无论是由挤压伤、过渡负荷、拉伤、挫伤等引起骨骼肌的急性损伤 ,其炎症细胞反应过程差异很小 ,修复愈合过程基本是一样的[1- 17] 。1 骨骼肌的正常结构骨骼肌 (skeletalmuscle)是个运动器官 ,由肌腹 (belly)和肌腱 (tendon)两部分组成。肌腹是肌肉的中间部分 ,主要由骨骼肌纤维 (skeletalmus clefiber)构成 ,每条肌纤维表面包绕着的薄层结缔组织 ,称肌内膜 (endomysium ) ,肌内膜与肌纤维之间有基膜。数条或十数条…  相似文献   

16.
<正> 一、骨骼肌是引起人体运动的动力系统肌肉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我们通常所说的肌肉指的是骨骼肌。肌肉组织主要由具有收缩机能的肌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肌细胞即肌纤维,为一长圆柱形细胞。许多肌纤维排列成束,由肌束膜包绕。许多肌束聚集在一起构成一块肌肉,由肌外膜包绕。肌肉和神经是人体内紧密相连的两种基本组织,所以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如兴奋性和传导性。此外,肌肉还具有一些本身特有的理化和生理特性,如伸展性、弹性、粘滞性,以及兴奋性和收缩性。肌  相似文献   

17.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器官,在人体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组成的肌纤维类型不同,各有其功能及生化特点。近廿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瑞典、丹麦、日、美等一些国家的研究工作者对此作了较多地研究和报导,并与运动训练实际联系起来。于是引起有关人士的广泛重视。现就参阅的部分资料以及微薄之见摘要综述一二,介绍于下,俾供参考。一、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近十余年来,许多研究者先后对一些  相似文献   

18.
论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70年Piper用弦线电流计首次记录了人体骨骼肌的电变化以来,肌电图不但在生理学、解剖学学科中得到发展,而且在临床医学、劳动生理学、航空生理学和人类工程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体育科学注重人体运动的研究,而人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是肌肉,所以很自然地要用到肌电图。几十年来,国内外的体育工作者在开拓肌电图应用于体育科研的新领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对此采用调查、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肌电图应  相似文献   

19.
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肌氧含量与个体乳酸阈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运动训练中生物医学参数的在体、无损、实时监测,利用基于光漫射理论的三波长近红外肌氧监测系统,对受试在功率自行车上做等级性递增负荷运动时局部骨骼肌组织中的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进行了在体、连续、实时监测与分析,并与血乳酸浓度、运动强度和“个体乳酸阈”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与血乳酸浓度、“个体乳酸阈”和运动强度具有密切的关系。为用无损监测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取代有损监测血乳酸提供了实践依据,为运动员的生理机能评定和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价引入新的生物学测试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很想知道人体各块肌肉的肌力变化的情况,但测力需要将人体的环节与传感器相联,这在实际运动时,会妨碍运动。遥测肌电仪能在人体运动时进行测试(不妨碍运动的)所以,人们一直想用肌电图的指标来代替难以进行直接测量的肌肉力量。正如加拿大著名生物力学家winter所说:“用肌电信号来测定肌肉产生的力是机能解剖学家和运动生物力学家长久以来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