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白日”     
历来对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一句中的“白日”,讲法颇有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认为“白日”的“白”是“描写傍晚时分太阳光线不那么十分强烈的一种苍苍茫茫的色彩。”(见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马茂元先生说的“白日  相似文献   

2.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近读《唐人选唐诗》,见《御览诗》中所选刘方平此诗,末句易为“梨花满地不关门”.查阅他本则皆作“不开门”,于是激起我强烈的探研兴趣:“不关门”与“不开门”之间,对抒情女主人公来说,哪一个选择更合情理?这是一个暮春的天气,太阳开始西沉,黄昏也慢慢降临,淡白枯萎的梨花,飘落在空空荡荡的庭院之中,堆积满地.深琐金屋的少女长坐窗前,看取这一片春光萧索.这萧索的春光,原也只是客观存在的物象.只是孤坐窗前的少女与它空间上的强烈对比,这便赋予了它拟人的感受,将人之思情融人到对物情的体察之中,“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  相似文献   

3.
“入日”辨     
《夸父逐日》中的夸父究竟追上太阳没有?这个问题大有弄清之必要。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对“入日”一句的理解上。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这样解释的:“入日,太阳入于地平线下。”吉林师大编的《先秦文学作品选》也持此种看法,解释为:“入日——日入,意是太阳落山。”如果这样来解释,那当然就是“夸父终于没有追上太阳而牺牲了”(哈师专《中国文学史》)。我认为“入日”应解释为:“进入太阳里边,意思是追上了太阳。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论证。  相似文献   

4.
冰心的散文《樱花赞》有这样一句:“这首歌写尽了日本人春天着樱花的举国若狂的胜况。”对此句中的“胜况”一词,龚其康同志因为在《现代汉语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辞海》中查不到它,所以怀疑它是“盛况”的笔误(见《中学生学习报》高中版第39期《是“胜况”还是“盛况”》)。我以为龚其康同志的看法,是不正确的。“盛”,《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盛大;隆重:盛会;盛宴。”“胜”也有“优越;盛大;佳妙”之意,并且“胜会犹盛会。章碣《癸卯岁毗陵登高》诗:‘流落常嗟胜会稀,故人相遇菊花时。’(见《辞海》)由此  相似文献   

5.
帅气的金发、蓝色的眼眸、俊朗的微笑,这就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给人的印象。提起他的名字,大多数人都会习惯性地加上一句:“钢琴王子或浪漫王子”。十几年来,克莱德曼多次到中国演出,并成功改编、演奏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条大河》、《太阳最红》、《我的祖国》等中国音乐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小语第五册)一诗中首句“白日依山尽”,人教社参考资料解释为:“白日:这里指傍晚的太阳。依:挨着或靠着。山:这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山,而泛指连绵起伏的群山。尽:完,尽头,这里指太阳快要落山了。”全句解释与其他有关鉴赏分析一样,为“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我以为此解甚不妥。  相似文献   

7.
2000年第四期《中学语文教学》发表张金全老师《关于两道习题》一文,认为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连最末一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是我的乐园。”一句中,“似乎”与“确凿”“同时修饰限制一个词”是“语法错误”;教学用书对此句的解释“是矛盾的”;断定此句“只能‘确凿’不能‘似乎’”──笔者不赞同此说,以为“似乎”“确凿”连用并不矛盾。兹述理由如下。 为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写作时把矛盾对立着的两个概念或互相排斥的两个形象组合在一起,这种手法被称为“矛盾…  相似文献   

8.
《语文知识》1995年3期刊发的《疑中求“疑”》一文,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提出了很好的见解,认为它“通‘拟’,比拟、类似、好像”,在上述二句中“是好像的意思”。美中不足的是,《疑》文只着重从“疑”字在上面两句诗中的用法着眼,推断出它应该作“好像”解释,缺乏有力的佐证,说服力不  相似文献   

9.
“半”字辨     
《暮江吟》(统编教材六年制十一册)中的“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句,人教参将之理解为“江水有一半是绿的,一半是红色的”。并指出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了,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了,所以半江碧绿,半江红(映着鲜红的残阳)。在此将“半”字理  相似文献   

10.
“读先乎句”是《马氏文通》自创的语法理论之一,它指的是“读”在先、“句”在后组成的一种“读+句”句型。“读先乎句”可归为今天的3种句型的8个小类。《马氏文通》在讲“读先乎句”时举“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为例,被不少语言学家认为不妥,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  相似文献   

11.
“三句半”是一种流传民间的滑稽诗体。因其前三句每句五字,最后半句二字,故亦称“十七字诗”。也因“三句半”似有站立不稳之势,有瘸脚之嫌,故又称“吊脚诗”“瘸脚诗”。它不但可以吟诵,而且可以供舞台演出,由四个人敲锣打鼓走上台去,甲、乙、丙三人各念一句,丁最后念半句,这最后半句可谓“点睛”所在,滑稽而又可笑。“三句半”诗源于元末明初。据古今笑话集《笑笑录》载,元末张士诚在江浙起兵抗元并建国,其弟士信为丞相,宠信奸臣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人们讥讽为“黄菜叶”。后来朱元璋扫荡天下,诛杀了这三个坏蛋,将其尸首挂在竹竿上让…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第三册《五蟗》文中“故人重之”一句,《教学参考书》里译为:“旧时相识者也很敬重他们。”此译句不确。“故人”不是一个词,不能释作“旧时相识者”。它是两个词,应解作“所以人们”;“重”不是“敬重”,而是“看重”;“之”不是“他仃”,而是“它  相似文献   

13.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基础训练1”的第一题,此题中有四句纯拼音的句子。在四句中,“liǎ”(俩)用了两次,且都用在“rén”(人)前。我认为这里用“liǎ”不妥。我们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中“liǎ”的用法:词典上它虽有“两个”的意思,但这时  相似文献   

14.
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句云:“有的念‘仁远乎哉我欲斯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日狗窦大开’的,……”对于“仁远……”一句,中学语文课本注释道:“语见《论语·述而》”;而“笑人……”句,编者以为是“古书上一些难懂的话”,却恐怕未必妥当。因为它出自大家所熟知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中,意义也不算难懂。有人解释为“大意是:笑人家牙齿缺了,(那嘴象个狗洞大开着。”(见《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5期郁秉坚汇编的“引文简注”)我基本同意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15.
谓语前置型感叹句,《论语》25句,《孟子》16句,共计41句。这种句型,是说话人对事物特征的主观认识及由此而产生的强烈情感,在语言交际中的综合反映。它调动选词择句的各种积极手段,尽量突出说话人关于事物性状行为特征方面的“全量”和“深度”的主观认识,表达说话人由此产生的激越的、冲动的感情。它还有它形式上固有的特征。值得认真研究。本文以《论语》、《孟子》为例,就谓语前置型感叹句的类别、形式、意义诸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离骚》这首伟大的抒情长诗集中地体现了屈原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特征。这首长诗有三百七十二句(诵读单位,非语法单位),有“之”字的计九十八句,即大约每四句就有一句是用“之”字构成的。“之”字在《离骚》的句子构造上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离骚》是怎样地运用这些“之”字,这些“之”字构成一些什么样的句式,把它弄清楚,是研究《离骚》的艺术形式不可少的工作,只是历来研究屈赋的人却很少去注意这一点。胡光炜著《离骚文例》曾说到“之”字的用法有三:甲、言之间  相似文献   

17.
《察今》中“楚人有涉江者”一句的译文诸多版本不一: ①“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1983年版) ②“在楚国人中有个渡江的人” (《课文注评》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③“有个渡江的楚国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1991年版) 就此,对定语和中心词的关系以及多项定语的排列次序问题做如下阐述: 一.定语和中心语的关系定语一般放在被它限制、修饰的中心词之前,这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设立亦声部首“句”,并辖“拘笱鉤”3个亦声字。有人认为“句”部不当立,因为部首只表义,而亦声部首有表音功能,不该设为部首;有人认为“句”因其形义特点,难以归入它部,只能自成部首。实际上,“句”的确难以归它部且有从属字,因此必单立一部。从“句”诸字中除“句亦声”的“拘笱鉤”3字外,另有1个“句亦声”的字“雊”,它与“拘笱鉤”3字分归两部,有人认为这是《说文》属字归部的混乱,有人用字义所重说作为归部理据。实际上4字分归两部并不是归部混乱的现象,且字义所重说过于片面,应当着眼于字与字的关系,用“以类相从”的原则才能正确解释“句亦声”4字“拘笱鉤”与“雊”分归两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韩愈的《马说》中“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句,通常的解释是“千里马叫起来却不能明白它的意思”,认为“鸣”的主语是千里马(省略了),“鸣”后面的“之”是语气助词,“其”是代千里马的“鸣”(见广西民族出版社《中学古诗文对照注释》)我认为这样解释是不确切的。从上下文来看,这一句与前面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组成排比句式,主语都是省略了的“一般养马人”(即前文的“奴隶人”),从“驱赶”、“喂养”、“使唤”三个方面指责养马人用对待普通马的方法来对待千里马。且下文“执  相似文献   

20.
“驴驹子”与“小男人”──有感于《北京人在纽约》的幕后悲剧荆明太我的家乡山东有句俗话:“一岁不成驴,到老也是个驴驹子”,乡亲们用这回话评驴也论人。我看了《教育艺术》的《北京人在纽约》的幕后悲剧一文之后,首先涌入我脑海的就是这句家乡的俗话。而我们把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