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培养农村人才的重要载体。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坚持农村教育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对于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农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农村学习化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实行农科教结合,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科技兴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部门的责任是必须搞好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其关键是确立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变应试教育为应“市”教育,变升学型为服务型;重点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科技兴农人才。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3.
经济落后,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人才匮乏,人口素质低下,严重束缚着贫困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其根子在教育,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加强乡土教材建设,加大政府统筹教育的力度,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克服教育脱离实际,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多形式、多层次、因地制宜办学、使农村教育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劳动素质为根本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教育的整体效益,形成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它的目的是需要克服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两张皮的弊端,把农村教育的热点由以往单纯的升学教育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为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为农村培养大批各级各类实用人才,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形式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几年来,在各地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勤奋工作,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总结出许多新鲜经验,农村教育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  相似文献   

5.
服务经济建设实施综合改革──访阳城县教育委员会主任王保贵同志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促进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农民奔小康的战略措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保证。那么,农业县怎样搞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呢?设...  相似文献   

6.
马正学在《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2期撰文指出,经济落后,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人才匮乏,人口素质低下,严重束缚着贫困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其根子在教育。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加强乡土教材建设,加大政府统筹教育的力度,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克服教育脱离实际,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多形式、多层次、因地制宜办学,使农村教育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教…  相似文献   

7.
转变观念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晋中地区行政公署近年来,晋中地委、行署在抓农村小康建设中,下大力气加强了对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使农村教育不仅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人才,而且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劳动者,较好地发挥了农村教育的...  相似文献   

8.
王峰 《农村教育》2002,(1):38-38
灵壁县尤集中学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方针,端正办学思想,突出办学特色,以培养世纪人才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紧紧围绕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这一宗旨,不断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走出了一条农科教结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我校是国家教委百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联系校之一。几年来,我校采取积极措施,加速“燎原计划”示范项目的建设,努力为振兴从化经济培养农村实用型枝术人才,并取得了较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1990年6月,国家教委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的全国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现场会,与会代表认为高密县以开发校园经济为依托,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农村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就有关问题做了如下调查。  相似文献   

11.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而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改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革教学制度,积极推行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重视综合实践训练。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育如何真正实现三教统筹,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实现农科教结合的目标,以什么办学形式做为目标的载体,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之一,本文就农村初中教育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结合谈几点认识。一、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的必要性目前,在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乡镇初中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还相当缓慢,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不能系统地学习职业技能,学校把单纯的升学教育做为办学的根本目标,只注重向高一级学校输入文化课程合格的毕业生,不注重为当地经济建设输送合格人才,仅以承德县98届初中毕业生为例,全年共有…  相似文献   

13.
一、正确认识我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形势我省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是从1988年起步的.通过三年多时间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可以说,我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它的主要标志是:第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逐步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实际工作之中.我们看到,"兴农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的战略思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领导同志所接受.农村教育主要为农村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人才,主要为当地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于是,农村教育与  相似文献   

14.
在深化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中,我们深切地感到:以前师资队伍的状况与教育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农村经济适用型人才的现实需求还很不适应,是制约深化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建设新型教师队伍方面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解决办学思想上的不适。1996年我们在全市展开素质教育大讨论,结合我市以往十年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实践,深刻认识到农村初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新型的劳动者”。通过举办学校领导干部培训班、农教改先进单位经验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特别是农村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迫切要求教育为农村经济建设培养大批相应的各种规格的人才。师范专科学校以传统的窄式初中教师为培养目标已经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了,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市的农村教育改革是从1982年开始的,目前已经历了交替进行、逐步升级的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抓了基础教育从唯一升学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轨道上来的工作;二是三教统筹阶段,主要抓了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改变三教的结构不合理状况。三是农科教结合阶段,把农村教育从内部改革扩展到内外结合改革,促进教育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服务,进而形成“以教治愚,以智促富,以富兴教”的良性循环机制。近十年的改革、探索,我市逐步形成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思路、确立了既有全市共性特征,又有特色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八种模式,并树立了能够引导全局发展的八个标杆单位。——以龙江县农民中专为代表的县办农村成人中  相似文献   

17.
一、农村教改实验的新发展近几年来国家教委很重视抓农村教育改革。1986年就明确提出:县以下的农村教育应转到主要为当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同时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并决定建立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区。教委与河北省政府共同进行了近半年的调查准备,自1987年2月开始,选定阳原、完县、青龙三县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1987年秋国家教委又和辽宁省政府在海城市召开了农村教育办学方向讨论会。同年底与农牧渔业部联合山东省平度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李鹏同志很重视县级的教育改革经验,1987年8月曾指示国家  相似文献   

18.
农村初中教育去向何方?是为升学服务还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本文基于农村现状,分析了农村初中教育农村性、实用性等特点,提出从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等六个方面考虑在农村初中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为农村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杨滨 《湖北教育》2004,(4):37-38
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培养农村人才的重要载体。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坚持农村教育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农村现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在农村教育改革实验中,推行“五四”学制,促进了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为农村培养了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较好地解决了农村教育如何为农村经济服务这个根本性问题,促进了“燎原”计划的实施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龙满族自治县着手进行农村教育内部改革。1987年国家教委和省人民政府确定青龙满族自治县为首批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