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恨水从《玉梨魂》一纸风行到归于沉寂的现象中得出结论,小说要有恒久的读者效应必须重视叙事、情调,表现悲喜结合的场面,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强烈的读者意识,循着这样的写作思路,张恨水的小说增强了叙事密度,摒弃了《玉梨魂》式的过于繁复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以及不合理的诗词堆砌,他的改良既贴近大众的阅读习惯,又顺应了文坛提倡简洁文风的大势。  相似文献   

2.
张恨水以写小说驰名,作品数量多得惊人,拥有的读者群也相当广。鲁迅的母亲就是他的忠实读者。但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也读他的小说。1944年5月,重庆《新民报》记者赵超构随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因为张恨水那时也在《新民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章回小说大家",其文学史意义不仅在于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发扬光大,而且在于继承"以诗入小说"的传统,成功地使用对联这一艺术样式,将其引入小说创作,使对联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小说中发挥了审美功能和叙事、感事功能。对联与张恨水小说的水乳交融,共同构成了张恨水小说的美学特色。张恨水小说中对联的叙事、感事功能是对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通变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张文苑晚年致力于旧体诗词的创作,他的诗词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其诗词创作艺术成就也灿然可观.虽然鲜为人知,但对于研究或写作旧体诗词的作者,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白话文逐渐代替文言文成为社会通用的语言工具。旧体诗词选本中也出现了以白话这个语言介质作为编纂标准的选本。这些白话旧体诗词选本拉近了读者与旧体诗词的距离,实现了旧体诗词的曲线传播,也为步入创作窘境的新诗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本。同时,选家以白话为标准观照古今的诗词创作,也是探寻诗词创作规律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诗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引人瞩目的作家,他不仅是“五四”时期新文学社团——创造社的主要创始人和得力支柱,而且是一位风格独具、才华卓著的新文学健将。二十年代初期,他的自传式的带有浪漫主义倾向的小说,如空谷足音震动了文坛;三十年代,他的抒情小品、游记、随笔,为我国现代散文创作增添了异彩;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他的旧体诗词蜚声文苑,流传海外,艺术造诣之高,同时代人很少能与伦比。郁达夫是一位忠贞的爱国主义者,他兼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于一身,确实是现代文坛上的多面手。近年来,国内外对他的小说、散文创作论述较多,对于郁达夫的旧体诗词却很少有人作系统深入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应有的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旧体诗词能不能人史一直论辩不止,迄今没有达成共识,而实际上,一部分文学史家早已将其编写入史。需要讨论的不是旧体诗词能不能人史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入史的问题。这意味着文学史如何书写旧体诗词才是更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而李遇春的《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在这个问题上予以了新的思考和回答。《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以新文学名家的旧体诗词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有助于重塑现代作家的当代文学史形象,有助于重织新诗与旧诗、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之间的纽带,还有助于重构新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述史情节。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旧体诗词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这三十多年的旧体诗词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其一是对"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旧体诗词发展的纵向研究;其二是对旧体诗词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前景的探讨;其三是对新时期旧体诗词创作困境及改革发展方向的研究;其四是对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个案研究。梳理总结新时期以来的旧体诗词研究,对于重建旧体诗词文体的文学地位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9.
正在3月5日全国"两会"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的审议过程中,聊到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更透露曾与原著小说作者路遥很熟,还同住一个窑洞。很多领导人都喜欢和作家交朋友,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1.毛泽东与张恨水谈了两个多小时"如何书写爱情"张恨水以写小说驰名,作品数量多得惊人,拥有的读者群也相当广。鲁迅的母亲就是他的忠实读者。但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也读他的小说。  相似文献   

10.
以小说、散文而著称的现代作家郁达夫,其旧体的诗歌也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写景状物,叙事抒怀,郁达夫诗词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强烈的爱国意识贯穿于他的整个诗歌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一般说来,白话文写得好一些的人,他对各种流派的白话文,也就能理解得多一些;白话诗写得好一些的人,他对各种流派的白话诗也就理解得好一些。不可能设想:一个白话文和白话诗也写不通的人,而可以要求他对白话诗、文的范文分析得头头是道。以此类推,要学习旧体诗词,也就必须写会旧体诗词,而且还必须写得比较好。只有这样,自己对创作的甘苦有了一些体会,才能对古人的杰作体会得更深刻一些。  相似文献   

12.
《诗刊》自创刊起,就发表了以毛泽东诗词为代表的大量旧体诗词作品,在当代诗歌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事件使旧体诗词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不证自明,并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在客观上鼓励了包括新文学家在内的广大诗人尝试、转向旧体诗词写作。在诗歌观念上,改变了人们新旧诗对立的思维模式。还使得报刊杂志成为当代旧体诗词重要的传播媒介,旧体诗词获得更多公开发表的机会。《诗刊》发表旧体诗词,使得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实现了互利双赢,提升了旧体诗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2006—2016)关于旧体诗词的研究,基本上延续了十年之前的研究态势:研究最着力的部分仍旧是案例研究、对旧体诗词的诗史定位、对旧体诗词发展状态和研究状态的述评。于此三足鼎立的研究格局之外,近十年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学界尝试从传播学角度以及从创作层面来研究旧体诗词。由此构成了近十年旧体诗词研究的五个研究面:案例研究、状态述评、诗史定位、传播研究、诗艺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恨水是一位善于通过使用艺术技巧来吸引市民读者的作家。他总能够迎合市民读者爱看故事的心理,精心安排故事情节,达到错综复杂、十曲九折的趣味性效果;而且他以市民读者的接受心理作为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在大量引进新式小说表现技巧的基础上,对章回小说进行了大胆有效的改良,增强了其言情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张学良任北平行营主任时,每天必读张恨水的小说,时问一长,两人成了朋友.张少帅佩服张恨水的才华,很想让张恨水出来做官,如果想从军,就跟在他的司令部里做个参谋之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作者接受的文学传统与环境影响、个人思想、气质、文体意识诸方面分析了张恨水小说文体形态生成的主观原因,又从读者接受心理分析了张恨水小说文体形态生成的读者方面的原因,并指出这双重原因对张恨水小说文体形态生成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旧体诗词创作中,带有戏谑性的打油诗词十分引人注目。而在打油诗词中,戏仿手法的广泛使用又成了一个艺术焦点。从创作动因来看,新文学家群体创作戏仿诗词主要为了强化旧体诗词的社会介入性,现代通俗文学家群体创作戏仿诗词主要为了发挥旧体诗词的娱乐消遣性,底层作家或业余作者创作戏仿诗词主要利用其快速便捷性。而这三种情形的区分是相对的,三位一体是常态。在戏仿诗词创作过程中,作者主要通过对经典诗词作品的模仿、改造、颠覆三个步骤建构新的戏仿诗词文本,同时借助现代报刊传媒的广泛传播实现戏仿的意图和效果。从文学史的效应来看,戏仿是中国现代旧体诗词文体演变和文体革新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改造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形式,而且扩大和提升了旧体诗词表现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为旧体诗词重新赢得了广大受众的支持和喜爱,对中华传统诗词的现代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端木蕻良青年时代就爱读《红楼梦》,是个“红”迷,又因为他对旧体诗词下过一番功夫,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宇,货赏他的人说他有才气,奚落他的人说他是“公子哥儿”。  相似文献   

19.
旧体诗词不但并未如有人所预言的那样被消灭,反而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旧体诗词的内容应该反映新时代的发展变化,语言应该尽量采用白话,韵律也应该有所发展,这是旧体诗词适应时代、走向完善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张恨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几部长篇名作,《平沪通车》这样一部淹没于张恨水作品汪洋之海的中篇不为人所谈论也是不足为奇的.为此,试着从新的视角来对张恨水这一小说展开分析,以期能为研究这一作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