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雷雨》中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纳入精神分析美学视野剖析,可以窥见周朴园对侍萍感情的复杂性。从对侍萍的初恋到最终的遗弃,我们不仅看到封建的婚姻门第观念造成的人生悲剧;还看到个体选择的不负责任是导致人生悲剧的内在根源,并从周朴园怀念侍萍的古怪行为洞见其沉迷于"假爱情"的病态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施教《雷雨》的时候,笔者曾与学生围绕"周朴园真爱鲁侍萍吗?"这一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学生的发言出人意外,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
曹禺的《雷雨》通过周、鲁两家八个人物、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表现了旧家庭的悲剧与罪恶。传统评价中,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自私虚伪,是"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伪善者"。  相似文献   

4.
《雷雨》弥漫着浓厚的基督教文化气息,这是由于《雷雨》的创作暗合了基督教"罪感——惩罚——救赎"的模式。《雷雨》全剧再现了周公馆的罪恶,把周公馆各色人物的罪感表现出来,周公馆的罪恶最后受到惩罚,罪孽深重的周朴园皈依了基督教,周公馆成为了教会医院,基督教救赎场景再现。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对《雷雨》中关于周朴园对侍萍怀念的真伪性的讨论比较突出,其实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具有矛盾性。首先,他的怀念具有客观可能性。两人有一定的爱情基础,他对侍萍"感恩补过"的心理和他要建立理想家庭秩序的需要相违背。其次,他的怀念具有实际内容。他始终没忘记侍萍,保存着侍萍的照片、保存侍萍喜爱的家具及习惯。但是,爱情的不坚定,有罪知罪而不敢公开认罪的矛盾、别时怀念与相逢冷待的矛盾等都又是他虚伪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周朴园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曹禺在《雷雨》一剧中创造的人物形象。在经历了人们反复欣赏甄别后,周朴园被人们贴上了"凶残、狡诈、自私、伪善"的标签,周朴园这个彻头彻尾的坏人,成了"假恶丑"的形象代言人,成了一个"万人恨"。但是,恨由爱生,这恰恰是人们对周朴园这一艺术形象的喜爱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钱禹清 《考试周刊》2009,(6):172-174
不朽的《雷雨》留下了永恒的问题:如何认识周朴园?周朴园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中学语文课本上也设置了这些问题引领学生去剖析作品和人物: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问题的答案似乎是不确定的,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其实,这一切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结——周朴园的性格。  相似文献   

8.
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爱情纠葛是《雷雨(节选)》中的主要矛盾冲突之一。在两人的对话中,周朴园对自己的称呼、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称呼、鲁侍萍对周朴园的称呼都发生过变化。称呼变化背后反映出的是周朴园个体的矛盾性、人性的复杂性,鲁侍萍传统思想和反抗意识的交织。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雷雨》第二幕中鲁侍萍与周朴园“意外重逢”的一场戏。在这出戏中,人们通常都把分析的重点落在周朴园的身上.把“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否真实”作为讨论的重点.而对鲁侍萍却关注不够。大部分的读者都认为鲁侍萍在面对周朴园时的心情是悲愤的,她述说自己辛酸往事的台词就像利箭一样戳穿了周朴园的假面具。然而笔者以为这样的分  相似文献   

10.
廉刚 《现代语文》2009,(7):102-103
针对《雷雨》中的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这一情感问题,本文从作者的创作思想、周朴园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立足于“人”的观念看待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有感情的,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是曲折的,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有着许多真实的成份。在周朴园的身上,既有凶神恶煞的一面,也有软弱、温情脉脉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曾金昌先生在《浅析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感情》一文中认为,与其说是命运安排鲁侍萍和周朴园在三十年后不期而遇,还不如说是鲁侍萍终于把握机会,重寻真爱。在第二幕中,鲁侍萍初到周公馆与四凤的对话就能看出她风尘仆仆到周公馆不仅仅是为了看看四凤。因为她知道丈夫和女儿所在的周公馆的老爷正是当年与她相恋的周家大少爷——周朴园。与周朴园重逢的这天是鲁侍萍期待已久并精心筹划的。笔者认为周朴园与鲁侍萍的重逢纯属偶然,是不期而遇的,她为带走四凤来到周家客厅,完全不知道这里就是周朴园的家,她也绝没有与周朴园重圆旧梦的打算,因此更谈不上是精心筹划的。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再次保留了曹禺的经典篇目《雷雨》,并把它编入“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这个专题。当探究讨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之隋到底是真是假”这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时,很多人的看法会集中到周朴园身上的“阶级性”,认为周朴园坏得没有“人性”。“周朴园身上是‘人性’多一点,还是‘阶级性’多一点”成了—个新的争论点。  相似文献   

13.
【教例简述】教学内容:课文《雷雨》中的第一场次。教学重点,分析周朴园的性格。教学设计思路: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周朴园与鲁侍萍重逢。这场戏通过鲁侍萍与周朴园层次丰富的对话,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了周朴园复杂性格的多侧面。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设计出三个能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编入了曹禺的经典话剧《雷雨》(节选),其中周朴园的形象历来备受大家的喜欢,也使得学者们多留笔墨。为周朴园的虚伪、冷酷、自私、无情而捶胸顿足,又为话剧大师曹禺的经典语言而拍案叫绝—笔者几次教授该文,感受颇深。特别是周朴园富有个性化的台词,内涵丰富、意蕴无穷,将一个伪善、冷酷、自私的周朴园个性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节选的这部分主要是通过两个场面来刻画周朴园形象的。一个是周朴园和前妻鲁侍萍的感情纠葛,一个是周朴园和亲生儿子鲁大海的矛盾冲突。全文情节紧凑集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冲突紧张激烈,你…  相似文献   

15.
经典是常读常新的,经典作品的教学也贵在出新.<雷雨>中周朴园性格具有多面性,这几乎已成了一种共识;在这方面,相信学生们也会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而要引导他们通过具体的语言细节真正"认识"周朴园,还是有着相当难度的,这恰恰给教师提供了发挥的空间.童志斌老师这堂课,引导学生由具体的语言情境入手,从周朴园看周朴园,更从鲁侍萍的视角看周朴园,从中"读"出一个鲜活丰满的周朴园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赋予人物以新的生命,也使整个课堂充满张力,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16.
在曹愚的代表作《雷雨》这部剧中,周朴园与侍萍的感情纠葛是出于真诚,还是虚伪,历来评说不一,颇有争议。30年前,周朴园还是大少爷时,与侍萍相爱,并和她共同生活了几年,生了两个孩子。我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出于真诚的,是理想观念的男女情爱。那个时侯,周朴园生活在封建王朝处于腐朽、没落,行将灭亡的时期,社会改良变革,资产阶级民主斗争,此起彼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切必然对周朴园的思想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周朴园曾流学海外,自觉和不自觉地接受了西方社会的精神文明,接受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新思想。那  相似文献   

17.
曹禺在其力作《雷雨》中,成功地塑造了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学生在分析周朴园的情感时,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有人痛恨他,有人同情他,有的人甚至崇拜他 !这就印证了西方评论中“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体现了审美的多样性。为了正确地引导学生,我在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两次对比,让学生看清周朴园的情感世界。  一者,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雷雨》中多次写周朴园不忘旧情,如:保留旧家具、旧习惯 (关着窗子 )、穿旧雨衣、旧衬衫等,还记着侍萍的生日,这一切都显得周朴园多么怀念侍萍,对…  相似文献   

18.
王璐 《现代语文》2006,(7):57-59
重读《雷雨》,鲁侍萍、繁漪等人的悲愤、压抑的形象总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她们对周朴园所进行的愤怒的谴责和仇恨似的审判,也总在我的耳边回荡。毫无疑问,在她们看来,周朴园是她们人生悲剧和不幸命运的制造。在评论界,周朴园也一直被作为家庭悲剧和社会的罪魁祸首而被批评、审判。可我却想,周朴园不也是悲剧的受害吗?当我们在同情鲁侍萍的不幸、繁漪的病态和扭曲的时候,难道周朴园就是幸福快乐的吗?鲁侍萍和繁漪对自己的不幸都能找到该谴责和批判的人,而周朴园的不幸又去谴责谁呢?是谁让周朴园变成了周朴园?是谁让他放弃了鲁侍萍而选择了有钱有门第的富家小姐?是谁让他为了牟取暴利淹死了二千二百名小工?到底是什么让这个男人如此凶狠、残酷、专横和自私?这一系列的问题促使我展开了对周朴园精神谱系形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杨惠琴 《文教资料》2012,(28):12-13,22
自《雷雨》问世以来,周朴园便备受瞩目,关于他的论述层出不穷,而任何评论首先应该建立在周朴园是《雷雨》中一个生命体的基点之上,否则就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透过情场中周朴园与鲁侍萍、周繁漪之间的感情纠结,亦可再认《雷雨》中立体、全面的周朴园。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周朴园性格的研究颇有进展,但对侍萍性格的认识则“徘徊不前”,即,这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又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刚毅、顽强;她一直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历尽人间辛酸,对残酷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她从周朴园前后态度的变化中,终于看清周朴园的本性,最后以撕毁五千块钱支票的举动,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当前,对侍萍这一重要人物的研究仍停留于“阶级分析”说的基础上。下面,笔者试结合有关剧情来探讨侍萍性格的复杂性。周朴园和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并没有认出侍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