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我们先看《安塞腰鼓》(人教版、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一段文字: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  相似文献   

2.
安塞腰鼓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声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  相似文献   

3.
许雅健 《江西教育》2012,(Z5):12-13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好一个安塞腰鼓!"5月11日上午9时,在南昌市青山湖区青新小学多媒体教  相似文献   

4.
《少年文艺(南京)》2011,(11):F0002-F0002
相关课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相似文献   

5.
安塞腰鼓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声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  相似文献   

6.
【课文新解】《安塞腰鼓》的层次美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描绘一群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舞  相似文献   

7.
【案例】《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教学前,我一直担心,因为对于我们这边江南地区的学生来说,文章中的安塞腰鼓、黄土高原毕竟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学生没有真切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课文品读] 《安塞腰鼓》奇妙的抒情艺术 凡是读过《安塞腰鼓》的人,就一定能感受到文中激扬的情感。这篇美文与其说是在描叙“安塞腰鼓”的气壮山河。还不如说是作者在借安塞腰鼓抒发心中不可遏止的激情。作者奇妙的抒情艺术,值得我们体味、欣赏。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阅读教学大赛中,笔者执教了《安塞腰鼓》一课,现撷取其中两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所思所得。【片段一】师:同学们自主学习了课文,那么,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儿?作者又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汇报你们的体会和收获。生:好在这是"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我从"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话中感受到场面的豪放。师: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出这种豪放场面的,谁能说说?生:作者把鼓点比作像骤雨一样急促,非常具体,让我们感受到场面的壮阔、豪放、火烈。  相似文献   

10.
2014年5月8日,我在广州的第113中学执教了带有粗犷豪放的西北风情的《安塞腰鼓》课。这是一次以同题异构为主要形式的关于语文理想课堂的研讨活动。我与另一位老师同时执教了《安塞腰鼓》。  相似文献   

11.
来建平 《青海教育》2003,(10):37-38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安塞腰鼓》正是以诗载情,达到了“情”、“辞”、“文”、“理”的完美统一,创造出雄浑刚健、野性大气的意蕴美,也创造出阳刚火烈、酣畅淋漓的形象美。《安塞腰鼓》是刘成章的散文名篇,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这一曲腰鼓擂出了黄土高原人生命中潜在的能量的萌动与爆发,是一曲生命和力量的礼赞。  相似文献   

12.
《安塞腰鼓》与《观舞记》都是以散文形式描绘舞蹈艺术的。安塞腰鼓与印度舞蹈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前者是陕北的地方民族艺术,后者是印度古老的民族艺术,同样具有民族风情。两篇文章共同以精美的语言将舞台艺术转化为相对抽象的语言艺术,表现出非凡的语言表现力。  相似文献   

13.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现分别被选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如何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在一次相关研讨会上,一位中学教师与一位小学教师分别执教了《安塞腰鼓》一课。他们迥异的教学设计,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文本主旨的解读——歌颂一个深刻而伟大的社会变革 刘成章的精美散文《安塞腰鼓》,被选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教材上说“西北汉子的安塞腰鼓,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教材第123页);《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2005年11月第6次印刷)评价它“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越生命、宣泄磅礴力量的美文。安塞腰鼓在文章中作为人类生命和力量的一个载体、一种象征,具有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具体性和抽象性。安塞腰鼓作为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粗犷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作者从其中体察、发掘出的是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人类的生命本质,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厚。  相似文献   

16.
【案例】《安塞腰鼓》教学案例 我先叫同学们合上课本,然后播放无声的安塞腰鼓表演视频。这时有学生喊道:“老师,怎么没声音。”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教师在教课文《安塞腰鼓》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反复出现了“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请说说安塞腰鼓好在哪里。整堂课围绕这个问题,师生共同完成了如下板书内容:“好在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好在茂腾腾的后生;好在变换的舞蹈。”“好一个”的“好”能这样理解吗?单从《安塞腰鼓》这篇课文中的“好一个”看,貌似说得通。但是如果换成“好一个马屁精”之类的说法。难道也可以问“马屁精好在哪里”吗?笔者以为,“好一个”是相对固定的短语。与“好一个”用法相类似的还有“好一朵茉莉花”中的“好一朵”,“好一坛绍兴老酒”(《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2003年第12期)中的“好一坛”等。  相似文献   

18.
董琼 《湖北教育》2007,(10):21-25
教学实录一、导入"安塞"师(板书课题):谁来读课题?生:安塞腰鼓。师:"塞"是个多音字。读得很准!师(出示地形图):大家看,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安塞就在这里。它地处黄土高原,自古以来是兵家要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安塞腰鼓就诞生在这块土地上,被誉为"天下第一鼓"。(学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9.
《安塞腰鼓》通过描摹安塞腰鼓这种极具地域文化色彩,极具民族精神特征的艺术形式的演示情状,歌颂了农民的精神解放、开拓进取意识,张扬了不羁不绊、大歌大舞、震天撼地、威武雄壮的时代精神特质。课文淋漓的元气、蓬勃的想象、诗化的语言,给  相似文献   

20.
周桂生 《湖南教育》2003,(17):38-38
《安塞腰鼓》是选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