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芳 《华章》2007,(1):147-148
艾特玛托夫的作品因对人性的永恒追求而具有恒长价值,本文试通过剖析《白轮船》中现代文明冲击下古代精神道德体系崩溃的状况,指出人类在背叛历史毁灭人性的同时也毁灭了人类自身,并认为只有在未来,人性才能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2.
覃芳 《华章》2007,(2):108
艾特玛托夫的作品因对人性的永恒追求而具有恒长价值,本文试通过剖析<白轮船>中现代文明冲击下古代精神道德体系崩溃的状况,指出人类在背叛历史毁灭人性的同时也毁灭了人类自身,并认为只有在未来,人性才能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人性是人类增强伦理的核心问题。生物保守主义和超人类主义作为人类增强问题上的两种对立观点,它们基于不同的人性观展开的争论集中体现了这一点。生物保守主义主张,人性是给定的,我们不应该改变它,人类增强会改变人性因而应受到约束和管控;超人类主义则主张,人类是不断进化的、富于创造力的物种,人类增强可以突破人性的限制因而应予以鼓励和提倡。对两种人性观的分析表明,生物保守主义的人性观不能说明生物技术增强与社会文化增强之间的道德差异,而超人类主义的人性观则无法说明人类增强在何种意义上改变了人性,并且两种人性观都会遭遇休谟的是与应当难题。因而,两种不同的人性观都不能为人类增强问题提供真正的伦理指导。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之前的小说很少涉及人类本性的描写,即使有,也大多与人性中值得赞美、歌颂的一面有关。而《金瓶梅》以其真实而细致的笔触,直面人生的勇气,多层次多角度地透视出了人类的本性、人性的弱点以及这种弱点而产生的人性异化的种种状况。这其中既有对传统文化道德压抑人性的反叛意味,又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人性在毫无约束的状态下的某些反人类的倾向。这在中国小说史上在小说主题的开掘上,无疑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同时对我们今天的现实人生也起到了一定警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传明 《文教资料》2012,(24):10-11,25
东北作家孙惠芬是一个执著的乡土歌者。她的小说创作不以故事取胜,但对人性的探求却是非常深刻的。她总是将细腻微妙的笔墨探进人性缝隙,挖掘琐碎鲜活的生活场景下隐藏的人性的复杂与迷惘,显示出日常生活中人性的挣扎,常常触及人类生命存在的某些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6.
人性,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创造了社会所具有的特性。在文学史上有过较大影响的作家,都是透过历史的、物质的、精神的层面去解剖人性的善恶,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崇高人性和卑劣人性的褒贬。而当今的某些论者,硬要把人性等同于物欲、肉欲,并在这种“人性化”的幌子下把文艺创作引向了误区。  相似文献   

7.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基于现代文明中人类种的退化的人性危机而著就的,基于人本主义的视角浅析发现,人本主义存在本体论下自然界的"红高粱"及"祖辈们"的种性,人性本能论下"红色"人性的诠释,"野合"人性的展现,"反抗"人性的内化,需要层次论下生存、尊重、爱情的人性需求,都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人性真谛。  相似文献   

8.
人性是人基于遗传基因而在一定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人类本性,制度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理性设计,人性特点是制度设计的根本要求,制度设计付诸于实践又会反作用于人性,影响人性的表现与发展。现代人性发展特点要求制度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科学公正的程序保障下公开透明地进行运作,并能产生避恶扬善的效果,为人性发展创造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科学合理的制度环境,让巨大、神奇、美好的人性力量去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繁荣。  相似文献   

9.
人性的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于人性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但都有其局限性,马克思从人类的存在方式--实践的角度揭示人性,使人们对人性有了一个全面、科学、合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到宗教哲学的影响,霍桑对人性和人类的生存问题有着异于常人的深刻见解。短篇小说《胎记》反映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折射出他在宗教人性观的影响下,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与反思。霍桑借《胎记》指出,一味地迷信科学,妄图僭越人类受造物的身份与自然分离并抗衡,必将导致自我毁灭。  相似文献   

11.
薄伽丘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性的肯定与对人类道德的反思,他关于人的观点已经脱离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思维框架,不仅看到人类的堕落是由人自己引起的,同时也指出了人性中积极向善的一面,认为人只有克服人性中的恶才能获得善行。对人性的反思影响着薄伽丘关于社会生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尼采有一部哲学著作:《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灵的书》,在书中他一方面肯定人性中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希望挖掘人的潜力,使人类变得更优秀;另一方面又对人性的弱点和缺点,尤其对西方文化传统下形成的这种弱点和缺点,进行了尖刻的讽刺和挖苦。尼采寄希望于“自由精灵”,也就是能超越传统思维方式、传统道德观念而自由思想的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辛德勒的名单》与《全金属外壳》两部背景不同的优秀战争题材影片,在视听语言风格与人物角色设定方面进行了对比,探求悲剧性灾难下人性的复归,警醒幸存的生者,表达在战争这一特定环境下人性的挣扎以及对无论在怎样恶劣的境况下都无法泯灭的人类良知的礼赞。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的小说主要的是写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充满原始习俗的乡间人生,二是现代文明下的都市人生;他把人类病态精神看作都市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在他的都市题材小说中,他通过城乡对立视角中的人生体验来审视"乡下人"眼光中的现代都市人生。明显地流露出作为"乡下人"的自我主体所特有的对都市人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的强烈否定意识。展示形形色色的所谓城市精英的丑陋人性,他怀着对理想人性的执着追求痛斥这种人性的沉沦,并试图在现实与理想对比中揭示这种现象所产生的根源,体现了人类不可泯灭的对精神世界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5.
陈辽先生对文学与人性关系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陈文有将人性等同于西方人性论所谓的“人性”之弊,陈文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性观的理解亦有片面、肤浅之嫌。陈文还否认了人性在文学中的自发反映。在具体论述中,陈文存在着一些自相矛盾之处,未能摆脱抽象人性观的影响,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缺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性是历史的、发展的、不断生成的,人类生活的现实性、实践性、社会性和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由性、自觉性、能动性是人性的重要内涵,人性与动物性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曾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和哲学、美学角度科学、深刻地阐述了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性社会转变,实现了两个重要的翻转:一是从“信仰支配世界”到“欲望支配世界”的翻转,二是从非经济性向经济性的翻转,它求解着资本出场的人性视域,彰显出资本对人性的激活;同时,资本又使人性异化,并通过异化———物化———幻化表现出来。人性的孤立化与社会化、资本的在场性与人性的进步性,进一步指认了资本与人性之间的二律背反:资本激活人性与异化人性。因此,只有对资本进行精神与人性的批判,才能彰显人类进步的意义与伟大;人性只有接受资本的考验与冲刷,才能表征人类生存化世界的意义与伟大。  相似文献   

17.
人性的是善还是恶?古今中外都有伟大的思想家们对它进行探讨.但是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试着运用发生学对人性、人性论和人性善恶论的产生与形成进行浅析,并与前人的观点作比较,倒是一种新的可能的阐释.发生学角度下的人性善恶论,实质上是一个社会历史性概念,它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动态性与现实性,肯定了人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探讨战争与人性的关系是二战题材电影的一大主题。这些影片通过独特的人文视角,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状态和意识行为,展示了人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种种不同形态,并对人性结构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进行了真实的艺术再现。无论是对战争苦难的深深悲悯还是对完美人性的呼唤和期待,都透视着艺术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哲学观照。  相似文献   

19.
对复杂人性的深度挖掘是莫言给予世界文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对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动物性”给予了重视,对作品人物在极致环境下的“动物性”回归进行了刻画和阐释,试图通过人类向动物的返归仪式,唤起人类曾经的生命强力,同时为反观人类自身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摆事实的方法来说明人性与兽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逻辑学的角度说明人类兼具人性与兽性,人性中不存在兽性。从人性论的视角观察、分析人类社会的变化及其发展前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引发人类社会时代的变迁,带来人性的解放,人类社会将迎来新的和平发展时代。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新时代,和平发展将成为国际社会中的大势潮流。世界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但遭遇到维护旧时代强权统治世界的强大势力的阻止、打压。和平发展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需要世界各国的执政者及人民付出更多的辛劳与智慧,克服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