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这节课是学生生涯心理辅导系列课的第二课。在上节课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描绘了自己五彩斑斓的人生拼图。而这节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美丽的拼图,学习"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课怎么上,是数学教师普遍的困惑。在"直观图的斜二测画法"的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共同探究,发现并解决了教材中"圆的斜二测画法"的一个不易发现的问题。由此表明:"研究性学习"课培养钻研的精神、态度与探究的能力、方法是主要的,而掌握知识结论是次要的;"研究性学习"课要求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远非简单地给学生提几个问题、布置一些任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据一定的逻辑顺序才能有效展开.笔者在几年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尝试使用"五步法"课堂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定向—合作探究一表述解释一评价一自结"五个环节,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质量.下面,就以《秋天》这节课为例,简单介绍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4.
采取“课前学生自主研学(教师事先设计研学案,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交流研学成果;课上各小组展示研学成果,师生互动答疑解惑;课后继续拓展研究”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来探究正方体的截面,积累关于正方体截面探究的数学探究活动经验.与此同时,形成截面研究的单元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简介”一节研究性学习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我校关于"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科研课题过程中,笔者坚持以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获取新知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教育理念为准则,着力把研究性学习理念和目标引入课堂,渗透于教学之中.为了使生物课堂教学能够真正成为是一片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最佳沃土,为了使研究性学习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更加深入开展,现以高中生物选修教材中的教学难点"基因工程简介"一节为例,简要介绍笔者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廖百秋 《海外英语》2012,(12):18-20
"高级英语"研究性教学旨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大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实践精神和学习能力。该文认为它应当在教师指导下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从宏观上设置研究主题,从微观上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过程,体验研究的过程,品味研究的价值,分享研究的成果,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英语语篇分析、理解和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态分布是高中学习内容中唯一一种连续型分布.本节课设计了高尔顿板试验、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等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以分组讨论的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逐步经历正态曲线和正态分布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利用图形计算器小组合作探究正态曲线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梳理椭圆的定义和方程的数学史背景下,选择富有创意的教学方式,采取问题化,将数学的“史学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实现了“核心素养导航、整体设计定位、数学史料引路”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策略.采取“教师提前一周发放‘研究性学习学案’,课前学生查阅资料自学、小组汇总学习成果;课中各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拓展探究;课后继续课上未完成的探究”这样一种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导学"即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融智"即融合一切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整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打造和谐共存、师生思维碰撞、学生主动探究的活力课堂。教师可通过课前对学生的知识以及能力进行分析,得出存在的问题,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再通过课前导入、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突破。《点亮小电珠》一课是小学四年级的一节体验课,我以此为例,具体阐释如何"导学融智"  相似文献   

10.
“椭圆的定义与方程”一课,执教教师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创新了本节课的教学方式.用数学短剧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椭圆的起源,由此串起了本节课的知识链条.通过设计五个教学环节,使教学流程自然合理.运用课堂翻转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一、现象描述我在年级组内上了一节研讨课,是四年级"运算律"单元的"加法交换律"。在引导学生探索时,我是按以下步骤展开教学的。  相似文献   

12.
郑好 《考试周刊》2008,(47):204-204
"有理数加法"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概念教学,历来是难点课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比较省事的办法是:列举简单事例,尽快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习法则、背法则。本节课在设计时要体现"概念形成的过程",尽量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采用让学生观察、实践、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3.
高中各科教学大纲都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该怎样上呢?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明确目的,转变观念新课程计划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培养使用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明白了这一点,教师就要改变观念,变知识的传授者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生物七(上).中有“科学探究基本方法”这样一节,以前上本节的时候总觉得讲得生硬干瘪,没有太多趣味,学生也就学得乏味无效,但本学期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我偶得灵感,对方法做了调整,不仅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而且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之初就处于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为以后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认为上好这节课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72):167-168
以翻转课堂模式进行"人的生殖"一节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学习新知识,在课上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并通过课堂练习巩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殖过程,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正>1设计理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进行归纳和总结;创设实验情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经典科学实验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探究细胞核功能的几个经典实验。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更全面的认识,了解细胞核通过控制哪些活动来行使其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7.
<正> 前不久我们以"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节课为研究课,进行了备课、讲课、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任课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采用设问质疑、对比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优美的多媒体课件把各种细胞器的微观结构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任意角"是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这一周期性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抽象出角的形态,逐步构建任意角的概念,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并渗透研究事物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9.
欧群 《化学教与学》2012,(12):68-69
一、内容介绍"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一节内容是第六章的重点,为后面溶解度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的设计变"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探究。三个实验分开做,及时交流,评价,效果更好。在实验设计方面注重控制变量法的引导。课堂上注重学生思维的锻炼。学生在能力培养方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研究性学习。本节课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学生实验这种亲历探究、生生互动的教学场景正是今天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