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显华 《阅读与鉴赏》2008,(1):10-10,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特别是汉语言更是具备无限的美感,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范文。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展现着汉语言的美。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并注意方式方法,以达成教改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黄飙 《课外阅读》2010,(7):130-13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说美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可是不少语文教师只注重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结构和写作上的特点,强调政治性、思想性和知识性,而往往忽视了语文课对学生美育的培养,削弱了语文课美育的功能。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  相似文献   

4.
探究性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以自身活动或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已有知识确定课题,以小组或个人收集材料信息,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为了推动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新的教育模式即将形成,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理应随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变化。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要求把学生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有利于激活其创造欲望,锻炼其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去发现真理,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全面开展的大环境影响之下,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这一点呢?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掌控者,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笔者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下面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简要论述一下,自己如何将探究性学习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希望能带给各位同仁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其中“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提高被提高到了一个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小学语教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诗的内容是原来的好几倍,容量大,题材多,内容丰富,时代久远,构成了评议教材的一大亮点,已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但由于这些古诗产生的时代离我们时间久远,学生对他的理解很吃力,老师教学起来也很困难。在教学中,怎么样化难为易,由浅入深,体验那源远流长的美好意境、美好情感呢?下面是笔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专家和同人商榷。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理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有描写祖国美好河山;有描述先进人物高尚品质的;有大自然给人们的启示等。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深入挖掘原文的德育因素,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质。在教学中,可从几方面去进行有机地结合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9.
张小玲 《考试周刊》2010,(34):53-5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知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既有与数学、物理、化学等一样的工具性作用,又有净化人们心灵,塑造美好道德的教化作用。语文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社会教化功用。它担负着净化整个社会的心灵的独特使命。  相似文献   

10.
中学图书馆历来被成为知识的"第二课堂",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学识的增进大有好处,也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和全面提高,而基础教学从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指出图书馆是学习的主阵地,利用图书馆养成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主要场所。图书馆还是一个人终身教育的苦草地。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官卫星 《现代语文》2005,(12):67-68
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应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教育要真正体现其价值,就必须弘扬人文.我们知道,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因此,作为教师就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性,实施人文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探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现实生活中主动选择和确定研究内容,以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从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学习活动和学  相似文献   

14.
田红志 《教师》2011,(31):62-6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不同的人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诚然,在语文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承认差异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更好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孙颖 《现代语文》2011,(9):62-63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诗歌在语文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因而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审视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技术融声、像、形、文于一身,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来进行知识的传送,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5个方面出发,论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李峰 《华章》2011,(36)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而目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许多弊端,如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讲授轻探究.显而易见,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造成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少、慢、差、费”,使我们的某些语文教学走人误区,其结果是学生叫苦,教师叫累,本文着重探讨探究性学习方式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践、运用,并分别从四方面进行论述,阐明探究性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还应该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感恩的品德及其他良好的品德,寓情感于教学之中,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20.
探究性学习是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其基本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