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台西部山区农业由深山农业区和山丘陵农业区两部分构成。山区农业的发展应改变传统农业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山区绿色畜牧业,小流域生态农业和山区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邢台西部山区农业由深山农业区和低山丘陵农业区两部分构成。山区农业的发展应改变传统农业方式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突出山区绿色畜牧业 ,小流域生态农业和山区特色农业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性是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山区持续农业发展包括农业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等三个方面内容;山区持续农业的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战略,以发展生态效益型农业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根据辽东山区自然资源的组合特点,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提出了加快辽东山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山区开发对江西丘陵山区农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其丘陵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近几年来,江西的农业优势开始逐渐弱化,农业发展缓慢,大力开发江西的丘陵山区以加快农业的发展势在必行。意大利当年开发山区所面临的处境和江西现在的处境极为相似,其开发的经验教训对江西丘陵山区农业的发展不只有间接的借鉴意义,而且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山学院学报》2016,(3):69-72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国策,发展生态农业是狭义滇西山区农业升级增效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虽然狭义滇西山区生态农业规模小、辅助发展条件较差、劳动力技能素质较低,但其具有山区农业特色鲜明、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旺盛、供给潜力巨大和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等优势。因此,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并推广多种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市场化运作,为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辅助条件;提高山区农业劳动力的技能素质,推动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继续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助力山区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农业是山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目前比较单一的封闭式农业经济结构造成我国大部分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缓慢。要振兴山区经济,因地制宜地制定一系列对策来加快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本文着重就增加农业投入;建立开放农业经济系统;开发优势资源和后续资源;建立高效农业生态经济结构以及加强农业综合研究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客家山区农民问题严重制约整体社会的进步发展,实现客家山区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本文认为农业结构调整主要包括由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种植走向粮、经、草三元种植;重点发展加工型农业;而快速收效的突破口,因地制宜,应该选择发展现代山区草业。  相似文献   

9.
农业作为一项传统产业~直是山区经济的重要组成成份,而如何结合自然资源、交通状况、植物品种特性、产品转化及销售情况等因素采取合理的种植模式,充分发挥各因素优势,最大限度的达到最佳经济效益,下面就山区农业常见的种植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分析福建丘陵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认为充分利用丘陵山区自然资源,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途径是,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发展生态农业和商品经济,把优化生态环境与振兴经济结合起来,使农业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典型的山区,十堰市农地资源具有典型的山地特征,其山地多、细碎化、分布不均等特征为山区经济发展带来诸多障碍,山区农地以粮为主的利用结构、农业科技贡献不足等问题给以土地获得生计的山区农民带来脱贫阻碍。土地作为山区农民生计主要来源,要改善农村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状况,就要转变山区农业发展方式,从农地资源立体高效利用出发,改进农地利用方式,发展山区特色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广大山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所以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秦巴山区为例,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条件与思路的战略分析,提出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贵州是我国贫困面最大的省区之一,山区性、内陆性和民族性是其基本特征.贵州的农业生产具有规模小、产值低、效益差、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等特点.故而,二十一世纪的贵州农业必须立足于以山为中心、以林业和多种经营为方向,发展立体农业,向规模型、效益型、生态型和科学型发展,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山区农业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14.
贵州是我国贫困面最大的省区之一,山区性、内陆性和民族性是其基本特征.贵州的农业生产具有规模小、产值低、效益差、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等特点.故而,二十一世纪的贵州农业必须立足于以山为中心、以林业和多种经营为方向,发展立体农业,向规模型、效益型、生态型和科学型发展,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山区农业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15.
表情     
2012年12月11日,山东邹平县,武庆臣(左一)和他的伙伴们在邹平县南部山区农业生态园内的有机蔬菜基地包装蔬菜。在山东滨州市西董街道的高效农业生态园内有一群从各地来的85后农业技术、园艺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他们从事蔬菜与园艺苗木的栽培、研发、育苗、管理等工作。作为社会的新生代,他们已经成为山区传统农业生产转型现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性,农业区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进行分析。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上就是农民综合考虑多种区位因素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和对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的评价,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本文试图阐释农业区位选择的知识体系和对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以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轻松备考。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静态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包括气…  相似文献   

17.
一、考点分析考点 1.农业区住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影响极大,有明显地域差异,农业区位选择应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种植业,山区——林、牧业)、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如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灌溉水源:在降水稀少地区和降水变率比较大的地区应充分考虑灌溉条件。  相似文献   

18.
【常考考点】●低湿地和盐碱地的形成和治理●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治理●商品农业区发展的条件,应解决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知识梳理】农业低产区的治理地理背景辽阔的冲积平原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原则  相似文献   

19.
南华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山区面积占96%,总人口23.2万人,农业人口21.39万人,占总人口的91.4%,富余劳动力约3.2万人。为实现富余劳动力的持续、有序转移,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全县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发展途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待就业人口的文  相似文献   

20.
黄瑞 《今日教育》2010,(6):32-32
綦江,重庆向南,66公里,人口95万,其中农业人口占77%,是中国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