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认真阅读十七大报告可以发现,其通篇贯穿了改革创新的思想。新闻工作者从事的恰恰是一种创新的职业,每时每刻每分每秒的新闻都应该是“新”的,否则就不成其为新闻。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注重学习领会报告中关于创新的思想,把创新视为一种境界,把创新作为一种追求,努力增强自己的创新思维。唯有创新,才有望出精品上品。  相似文献   

2.
李莉 《中国广播》2008,(8):54-56
“创新”一词,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频频出现,成为“十七大”报告中的亮点,特别是在第二章中提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在第七章中强调”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创新,成为党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时代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贯穿十七大报告的一条思想红线。这条思想红线充分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应该深入学习和领会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相似文献   

4.
如何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影响力,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在相当长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闻工作者的重大课题十七大报告作为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处处闪烁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特别是报告中关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论述,这是一个大任务、大命题,也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新使命,开辟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新境界。如何让深不可测的理论变成普通百姓都耳熟能详、亲切自然的朴素思想?  相似文献   

5.
通过“三项学习教育”,结合近些年来新闻改革的风风雨雨,笔者体会最深的就是,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就应把“三贴近”和“三种意识”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新闻工作的改革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6.
新闻创新,不言而喻,是指编辑记者在采制新闻的过程中抛开旧有的思想,摒弃以前或现在的那些编辑记者们常用的结构方式、切入角度等等,寻找新的报道方法,使采制的新闻不拘泥于传统,生动活泼,富有新意,与众不同,并且让受众乐于接受。创新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创新思维可以锻炼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有一种同中求异的习惯,掌握捕捉独家话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国新闻战线热气腾腾展开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一次新闻文化的创新实践。深入开展好这项活动,对军内外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从今年8月开始全国新闻战线倡导“走转改”活动以来。不论是媒体的领导,还是编辑记者,纷纷走进基层,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文风漓新的新闻报道,也展现了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的采访作风。  相似文献   

8.
于伟 《青年记者》2000,(6):32-33
作为新闻工作者,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矛盾,一方面拥有丰富的报道题材,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复雷同。另外,有些重大题材需长期不懈地宣传,如反腐败、再就业、党建等,如想写出“带响”的稿子来,就需不断地创新,不少人为此绞尽脑汁。笔者认为,“热中抓冷”、“大中取小”、“难中求好”不失为新闻创新的良方。“热中抓冷”,反弹琵琶曲更浓职业的要求,使记者涉猎到各方面的知识,成为一个多面手。但记者首先要做个有思想、有头脑的人,成熟、理智、深邃、  相似文献   

9.
曹鹏 《新闻记者》2008,(1):40-42
最近一个时期,全国各地都在学习十七大报告.这一纲领性文件不仅对指导新闻工作者的宣传报道工作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同时也蕴涵了推动新闻文化产业改革的深刻思想.用十七大报告的精神来观照新闻传播业,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新的一轮改革呼之欲出,而且,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停顿与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10.
张庆胜 《新闻记者》2007,(11):83-84
新闻的生命在于"新"。时间新、内容新和表现技巧的新颖是新闻工作者永恒的追求,这也是新闻自身的规律性所决定的。求新创新,与时俱进,是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新闻采写与报道的过程,几种创新品质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1.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理念的指导。做新闻工作,最大的理念是创新。创新,从来是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新闻,贵在于新,无新之新闻,一钱不值。新闻工作者的全部工作,说到底,就是在求“新”。创新,永远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当务之急。放眼当今传媒业,竞争中明显良莠不齐,良者之共性,无不生机勃勃,不断创新;莠者之共性,无不死气沉沉,缺乏新意。没有了创新的机制,没有了创新的激情,不战而自败,是所谓哀莫大于“新”死也。  相似文献   

12.
人文关怀与生态文明、软实力、精神家园、票决制等一系列新名词一道,被写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作为新闻工作者,如何在新闻采编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人文关怀的内涵“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内容提要     
《新闻界》2000,(6)
我们处在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引导时代舆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适应时代的需要,新闻也必须时时创新,从新闻理论到新闻采写编排,到新闻体制都不能不创新。那么,如何创新 ?本刊将陆续推出专家们的见解,本期彭朝丞研究员《新闻创新的理性思考》一文是为开篇。   在新闻实践中如何贯彻“三个代表”思想 ?钱言《坚持“三个代表”,办好“焦点新闻”》总结了《珠海特区报》办“焦点新闻”的经验,对我们颇有启迪。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胜利实施,最关键的东西是西部人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 2000·…  相似文献   

14.
王健 《新闻通讯》2008,(3):31-32
“新闻报道策划”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传统新闻工作中“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的一种发展,一种创新,这种发展和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新闻报道策划是对新闻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肯定。作为对未来报道活动的思考与谋划,新闻报道策划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也就是一种意识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具有积极指导作用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王健 《传媒观察》2008,(3):31-32
“新闻报道策划”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传统新闻工作中“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的一种发展,一种创新,这种发展和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新闻报道策划是对新闻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肯定。作为对未来报道活动的思考与谋划,新闻报道策划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也就是一种意识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具有积极指导作用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方华 《新闻世界》2009,(12):28-2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新闻工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这其中倡导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我国的传媒明确了发展道路,也为我们在一线从事新闻采访的人员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陈永泽 《视听界》2001,(6):28-29
江泽民同志对于新闻创新有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有着广阔的驰聘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这给我们高星建瓴地提出了新闻事业必须不断创新的要求。然而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维定势却给新闻创新带来这样那样的障碍。在具体的新闻采写和制作实践中,我们应该勇于和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努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力求新闻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戴邦同志说过,新闻是姓新的。“新这个字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时间的概念,它是新的,快的;一个是内容,它是新鲜的,人民关心的重要事实。”由此可见,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树立创新意识是何等的重要。首先要树立嗜新意识。嗜新,就是极端地喜新厌旧,对新生、新鲜、新奇的事物嗜之如命,而对旧闻、套话、陈词、滥调深恶痛绝。极端地喜新厌旧,是创新意识强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精心追逐内容是第一次出现的事物,传递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第一信息”,时效上是第一个报道的,道理上是第一次阐述的……这些结合起来,就构成…  相似文献   

19.
荆成 《青年记者》2003,(3):48-49
新闻,是创新的事业。大众报业集团总编辑朱宜学先生在新著《朱宜学新闻论稿》(泰山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以下简称《论稿》)中视创新为新闻工作的“生命线”和“新闻人必备的素质”,并把这种理解视为“从事党报工作40年来最深切、最透彻的感悟之一”。  相似文献   

20.
陈星 《新闻前哨》2000,(2):8-10
江泽民主席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勉励新闻工作者要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指出: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是有着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段。要达到这一要求,创新素质的培养对记者来讲尤为重要。 创新素质是记者适应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所谓创新素质,就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所需要的心理、生理、个性等方面的条件,是人的创造能力的自然前提和一般基础。创新素质不等于创新能力,但它为人们创新智能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