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体,网络所具有的新的载体特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对学作品的内质也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技术为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和手段,催生了诸如超本学、互动学、多媒体学等学新品类。网络作为人类社会虚拟的生存空间,则为学的发展开拓了崭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大都宋本、宋褧兄弟秉燕赵雄浑奇伟之气,诗歌风格矫健,二人随父宦游杭州、江汉等地,又学得南方绮丽之文采.宋氏兄弟兼得南北文学之长,正是元代统一天下之后南北文化交融汇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给意境下了这样的定义:“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他认为,诗、赋、词、曲、小说、散、炳骈等各种学意境。注重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学艺术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评"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秋原、苏汶为代表的“自由人”和“第三种人”是20世纪前期自由主义学思潮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他们的艺思想既异于现代评论派的自由艺思想,又有别于林语堂、周作人自由艺观。他们自由主义艺思想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重心是艺术真实论,提供学的自由品格,主张艺术多样性,关注学的高品位,其观点有合理性。即使有些主张存在偏颇,但这种偏颇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其价值不应简单否定。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学”是一种靳的理论阐释体系,是对既有的中国现当代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这一靳的理论体系在阐释中国新学的性质、起点、分期、基本主题等要素系统时,与50年代中期以来形成的中国现当代学理论体系相比较,有许多建设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颓废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欧洲“世纪末”学大潮中涌现的三支学流派,它们在产生,发展中相互影响,象征主义是颓废主义和唯美主义产生的源头,兼具唯美与颓废二种美学特征,颓废主义是唯美主义发展成熟的酵母,颓废主义自身也在唯美主义学中得到发展,三的概念与内涵相互渗透,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7.
季塞南 《现代语文》2006,(9):105-106
学教学在中学语教学中占据着半壁江山。它不仅承载着传播民族化知识的重任。同时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冰心曾说:“学是创造的、个性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在大力提倡人精神的今天,在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问题设置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实现学情与理的交融,“问”的形式也越具多样化。那么“问”究竟如何展开,什么样的“问”才有价值呢?  相似文献   

8.
"文气"说的古典文论价值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说几乎贯穿中国古典论的始终。它涉及到学本体论、学主体论、学鉴赏论、和学风格论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其论价值究竟如何?章将从“气”与学的本原、学的主体、风格以及学审美标准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人生”的学观念贯穿于茅盾早期的学思想之中。这一观念内蕴着茅盾对学的言说对象、价值取向、功能承载的积极探索与思考。茅盾早期的学思想在唤醒人的觉悟,以人道的精神和情怀关注现实人生、揭露时弊等基本点上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呈示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品格和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沿循体育文化和艺术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体育与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同根同源、相互交融、相向游移的文化现象,可以给出体育和艺术存在的第三种形式——“体育-艺术交融”;并可以探寻出形成“体育-艺术交融”状态的原因。从荧学的视角观察,又可以揭示“体育-艺术交融”的荧学价值,认识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与艺术将继续相向游移,创造更高水平的“交融”产品,以满足人们的审荧需求。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从积极方面说,信息的数字化改变了文学的存在方式与活动方式;键盘敲击代替执笔书写改变了创作主体的思维模式;网络世界拓展了文学题材的表现范围;文本表达的丰富多样打破了文学类型之问的界限;网络的开放性有利于促进文学的创作与交流。从消极方面讲,浅俗化写作削平了文字的意义深度;具象化写作堵塞了文学的想象空间;传播空间的拓展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纸墨文学的出版发行市场。  相似文献   

12.
作为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重镇之一,新加坡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新加坡华文文学成为除台港文学之外的另一个华文文学研究的热点,研究不断深入,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3.
自然主义学与过去的学相比,打破了关于人的“神话”,从另一个角度开拓了对人的写实;与后来的学相比,为现代主义学的发展提供了温床;从学发展的趋势上看,自然主义的学观念又具有超前性,它的创新之处在今天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海外汉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影响的经验教训,这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2004年的主要进展表现在:历史意识愈加清醒;台港文学被自觉地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范畴;通俗文学研究在争鸣中向前推进;寻绎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化、外国文学的联系,翻译文学的价值愈益看重;经典重读多有收获;现代文学的史料学、文献学问题得到认真关注;文化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学风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文学期刊作为文化传播媒介,是传递文学信息的重要栽体,但也对文学发挥主体性的建构作用.文学史上,文学期刊的出现带来文学新变,促发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的产生,也促进、孕育了中国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与文学的后现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大众传媒的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逐渐打上了后现代社会的烙印。文学与影视的联姻,网络文学的崛起,文学的视觉化策略,已经成为后现代性文学的重要表征。在文学的书写与传播中,大众传媒无疑成为了后现代文学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文学史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依附于外在的历史框架,二是文学自身内在的发展结构."文学的哲学"即体现为一种重视文学内在发展结构的文学史观.这一文学史观认为文学史乃是文学本质实现的历史,因此强调对文学本质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文学的哲学强调的是逻辑的研究方法,探讨文学本质的实现的历史及文学内在的发展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文学史.文学的哲学包含了文学史观、文学史研究方法、文学史的建构等基本内涵,这一范畴的提出对当前的文学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与文学消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图像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对纯文学的强烈冲击引起了文学消亡话题的重提。大众传媒以其自身的优势弥补了纯文学的不足,但同时,纯文学也对大众传媒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渗透,文学性的存在丰富了大众传媒的精神内涵。大众传媒与纯文学相互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中,文学找到了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汉语文学,较之中国文学、华文文学,除了更具准确性与包容性,并可有着中国汉语文学与世界汉语文学的概念构成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体现出汉语文学作为语种文学的超民族性、超国别性、超文化性。通过对汉语文学进行正名,将能从学术研究方面开始来促进汉语文学突破民族文学、国别文学的限制向着语种文学的方向发展,从而显示出汉语文学已经具有的民族文学、国别文学、语种文学这三大构成。  相似文献   

20.
从"文革"结束到新世纪以来的今天,中国文学走过了近三十年挑战与应战交互作用的壮阔历程.近三十年来,中国文学贯穿性的思想灵魂的主线索是寻找人,发现人,肯定人,即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艺术探索精神的变化则可以概括为:启蒙、先锋、世俗化、日常化;与此同时,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联日益密切,经历了从最初的向西方学习到中国自身的文化苏醒再到民族文化和异质的西方文化对话、重组,并逐步与世界文学交流、交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