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目前国际上召开的四次PIM专题研讨会论文为基础,对PIM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指出当前PIM研究的热点,包括PIM的基本概念、信息整合和增强、信息检索、信息安全、语义桌面、个人信息空间、个人信息管理工具、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移动环境下的个人信息管理等9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领域,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人作为信息处理器的本质和需求一致的。说它古老,是因为每个人,无论他处于什么时代,都需要管理自己的个人信息,这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说它年轻,是因为对它的系统研究和借助于现代信息工具开展PIM实践才刚刚开始。目前PIM研究还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介绍并分析基于图像表征的PIM工具,包括基于层累制结构的PIM工具、基于3D的PIM工具和基于环境/语义信息的集成化PIM工具。[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法,通过检索国内外个人信息管理相关的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并查阅信息管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信息行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文献,初步形成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结果/结论] 分析得出可能导致PIM工具未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包括与用户习惯不一致、未能充分考虑用户需求、没有充分理解和利用人类记忆以及缺乏对PIM工具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外个人信息组织管理相关文献的梳理,从个人信息组织方法、个人信息组织结构和个人信息组织工具3个方面对国外目前的研究进行归纳,认为国外在个人信息组织领域的研究具有研究主题深入和研究内容与用户实际需要贴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MyOpenDL:一个基于OAI的个人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军  齐华伟  常政 《情报学报》2006,25(4):399-406
个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既有研究价值又有市场潜力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个人信息管理的需求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在调研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项目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MyOpenDL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方法。MyOpenDL既是个人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面向工作组的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它的主要特色是:①基于OAI的互操作体系结构和元数据级的共享机制;②基于XML的可切换的知识组织体系;③应用信息过滤技术实施个性化推荐。MyOpenDL集开放性与集成性于一身,它把个性化贯彻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之中,真正实施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个人信息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多种典型应用作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剖析学术科研人员在个人信息空间中的科研活动模型,主要以再可寻性(可再找到性)、可挖掘性,兼顾科研社区平台用户之间的发现和交流为目的,运用个人信息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成果,提出了一个基于个人科研信息空间及其社区平台的资源组织和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作为信息科学领域的权威会议,ASIS&T年会是展示和传播信息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场所。本文以第82届ASIS&T年会收录的74篇会议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信息行为、信息组织与管理、信息技术与计量、信息服务四方面进行详细述评和动态解析。信息行为研究内容涉及阅读、研究、游戏、健康、检索等方面,更贴近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信息行为;信息组织更关注元数据、实体间的数据关联、数据复用与数据治理;信息管理方面,无论是个人信息管理还是机构信息管理都更注重用户体验、用户情感因素;信息技术更关注文本分析技术,信息计量更关注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为审稿与撤稿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在强调信息道德与数据伦理基础上,信息服务聚焦于面向特殊人群的图书馆全纳支持服务、面向数字人文的信息系统开发与数据组织,面向社交网络的数据分析与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8.
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领域,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人作为信息处理器的本质和需求一致的。说它古老,是因为每个人,无论他处于什么时代,都需要管理自己的个人信息,这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说它年轻,是因为对它的系统研究和借助于现代信息工具开展PIN实践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9.
目前各类文献研究均指出我国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的保护与管理缺少专门立法,对于个人信息保护与管理的规定分散在多个法律法规条文中,但对相关法律法规文献的现状缺少全面的调查和信息管理研究视角的分析。本文调查了我国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保护与管理的103部法律法规文献,从个人信息全流程管理及其关键节点等多角度对这些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我国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现状及未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探讨数字囤积及其相关概念的形成与含义,分析数字囤积活动的产生、演变和影响;深化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推动个人信息管理实践的良性发展。[方法/过程]按照研究主题调研国内外数字囤积文献并进行系统梳理,重点关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所需的理论基础,引入管理学中的问题求解模型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且结合个人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展开研究。[结果/结论 ]总结现有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阐述数字囤积活动和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提出数字囤积是一个包含症状显露、问题成因、方案应用3个阶段的螺旋上升式劣化过程;分析数字囤积活动对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影响,指出对实物囤积与数字囤积的关系、数字囤积与电子设备使用的关系、特定对象的数字囤积行为、数字囤积对组织及社会的影响等问题仍需深入研究;给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即界定相关概念和术语、探寻合理可行之对策和推进整体化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