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西学院学报》2017,(4):73-76
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劳动力短缺问题使非法劳动力市场日益壮大。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外来劳工问题从来都是它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参与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美国加州F市苗族外来劳工的由来、特点和基本情况进行说明,简析其对社会的影响,试图为中国外来劳工问题研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罗伯特·齐格是美国当代著名劳工史学家之一。他的史学研究内容主要是20世纪劳工史学、工会史学、劳工种族史学和南部劳工史学。此外,他还是南部劳工史学的开拓者。他主要的史学研究方法是从劳工史学的角度解读战争的影响,从消费者消费方式的改变解读劳工罢工的影响,从典型工会的角度解读美国劳工运动,从社会平衡的角度解读劳工工会的地位。齐格的劳工史学研究不仅对美国劳工史学史,而且对美国史学史,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源起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进入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作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劳工权益保护。回顾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其对我国劳工权益的冲击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1.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各国实体经济,导致大量劳动者失业;2.美国通过金融创新手段而掠夺劳动者创造的社会财富;3.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了劳动法规的实施从而损害劳工权益。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劳工权益保护问题不同于以往,使其具有了国际性、金融性和强依赖性的新特点。国际金融危机启示我们:应对和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对劳工权益保护的冲击和损害,要求政府必须将劳工权益保护视为政策调整之核心,要求政府不能出台违反劳动法律的政策和措施;更重要的是,要求政府必须拥有驾驭金融资本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本国劳工权益。  相似文献   

4.
康芒斯深受美国劳联领导人的影响,从美国历史和地理特性、美国的知识分子的特点以及美国资本主义特殊性等方面出发,认为美国的工人不具备阶级意识,只具有工资意识和职业意识,因此劳工运动的正确策略应是改良而不是革命.考察康芒斯的劳工理论既要将其置于所生存的时代,也要联系其基本的政治哲学观.  相似文献   

5.
劳工教育缘起于劳工的教育需求和企业主对利润的追求。民国时期劳工教育经历了由自发到强制实施、由零星设立到普遍推行再到特色的形成的过程,劳工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作为强制性制度安排的结果,劳工教育中更多考虑政党的意图和企业的利益而忽视了劳工本身的利益诉求,致使以提高劳工社会地位、实现社会平等为目的的劳工教育,却以压制劳工为结果,致使劳工教育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6.
侵权法的缺陷促使美国寻找解决工业事故的替代路径。劳工赔偿体制只是替代路径的一种。美国的劳工赔偿立法主要表现为各州的立法,因法院的合宪性审查而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劳工赔偿立法将驱动雇主去履行注意义务,尽可能地减少事故的发生。美国虽对欧洲国家的工业事故处理机制进行模仿和借鉴,但美国最终确定了处理工业事故问题的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7.
国际劳工标准中移民劳工的社会保障机制正对其缔约国产生深切影响。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移民劳工跨国移动的现象日趋频繁,其权益保障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此种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率先制定了一系列致力于保障移民劳工的公约。公约具有独特的发展路径与共同准则,并从法律角度界定了国际社会的合法与非法劳工的问题。相关条约立法与法律实践对缔约国发生着深刻地影响。中国是所涉公约的缔约国,履行公约是中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8.
富兰克林·D·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而劳工立法则成为美国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劳工立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探讨罗斯福新政、了解当时的劳工立法与工人状况,而且有益于我们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以完善我国的劳动法。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被当作解决劳工问题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而受到高度关注.劳工教育思想的传播,为劳工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丰富的思想资源,推动政府出台系列劳工教育法律、法令,并组建了劳工教育管理机构:企业被指定为劳工教育的实施主体,劳工教育得以普遍展开并形成特色.然而,由于政府介入劳工教育主要出于政府利益的考虑,致使民国时期劳工教育在获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正是这种问题使得劳工教育最终走向反面而陷于失败.  相似文献   

10.
马香莲 《中学教育》2013,(6):103-108,102
遍布于世界各地,由美国教师联合会具体运作的国际教育援助项目是美国工会最大的项目之一。2001年以来,美国教师联合会在中东地区的教育援助项目服务于美国政府的劳工外交政策。在黎巴嫩,美国教师联合会违反全球劳工团结、博爱、友好及民主促进的原则,以国际教育援助为名,试图通过对黎巴嫩教师工会会员所进行的教师培训活动推行劳工帝国主义外交政策,以维持和扩张美国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充满危机、动荡不安的时代,面对经济危机和不断涌起的工人运动,美国罗斯福政府推出了广泛的劳工立法措施.这些劳工立法不仅对于缓和危机、稳定社会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当时的劳方、资方、政府三方关系格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劳方力量增强、资方力量相对下降以及政府社会化因素增加,奠定了美国现代劳资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保护劳工权利,高度重视劳工标准,这一问题已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我国已加入WTO.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必须按照WTO规则调整角色,建立建全配套法律和法规,使劳工权利的保护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海外劳务输出为扩大我国就业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海外劳工权益受损现象也日益凸显。面对我国在海外劳工权益保护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健全外交和领事保护的预防及应急机制、建立全方位多主体参与的国际和国内保护协调机制,积极加入国际劳工标准及缔结双边和多边劳务协定,完善海外劳工权益保护的涉外立法。通过国际法和国内法的配合协调,将能逐步实现我国海外劳工权益的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14.
新的贸易壁垒:劳工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发达国家正积极搜寻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劳工标准与贸易问题也随之重现。发达国家指责发展中国家凭借低劳工标准向其进行“社会倾销”,要求对其劳工标准方面进行限制。本分析了劳工标准问题重现的原因及其本质并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为界,民国劳工教育可划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劳工教育无法律而有相应制度,劳工教育实施视企业主或行业负责人对劳工教育与企业发展关系的认识程度及劳工对教育的需求程度而定,带有自发性特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大批劳工教育法律、法令、实施细则,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工教育法律体系,并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工教育职能部门,承担劳工教育职责成为企业的法定责任,劳工教育带有强制性得以普遍展开,并取得一定成绩.然而,由于劳工教育法律本身及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最终使劳工教育走向自己的反面而陷于失败.民国时期劳工教育的失败,不意味着劳工教育没有成功的可能,民国时期劳工教育中积淀的思想资源和城外劳工教育的实践经验,为今日劳工教育的成功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6.
劳工是以出卖体力与技术获得工钱谋生的人。劳工教育缘起于劳工的教育需求、企业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依赖以及企业主对利润的追求。近代中国劳工教育经历了学徒教育改造期、劳工教育孕育期、劳工教育发展期以及劳工教育衰落期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劳工教育带有自发性特点,发展时期的劳工教育呈现出强制性特点。由于强制性的劳工教育主要考虑的是政党的意愿、政府的意图及其企业的利益,劳工教育不断被异化,致使以提高劳工生产技能、改善劳工社会状况的劳工教育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民国时期的劳工教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源,对今日中国的农民工教育具有现实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1月,部分在新加坡的中国劳工争取权益的事件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劳工在新加坡所面临的权益保护困境。新加坡政府果断地处理,中国政府也积极介入,新加坡工会与本土保护外劳的社团也设法介入,并发挥积极作用;但都是事后介入,都未能彻底解决中国劳工在新加坡所面临的权益保护问题。如果能提前、积极地援引本土的劳工保护资源——类似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本身就有不少公益性社团,那么中国劳工在海外的权益保护工作将会事半功倍,中国政府在海外护侨的压力也将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劳工标准的相互影响深远且复杂,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问题体现出来。因此,中国需要积极、认真应对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上取得主动权,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保证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取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社会对于劳工权利保护意识的增强,国际性的劳工保护运动的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劳工权利保护问题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时考虑的因素。而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近年来也受到劳工权利保护名义下的贸易投资壁垒的阻碍。随着中国企业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浪潮的兴起,东盟国家的劳工权利保护、劳工标准和劳动待遇等问题也势必成为影响中国企业投资的利益实现。该文尝试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国内法关于核心劳工标准的法律进行比较分析,对中国投资者和投资企业如何合理利用东盟国家劳动力资源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鉴于中国与国际核心劳工标准的差距,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特点,认为中国政府可以重点从相关政策以及立法规范等方面入手,积极应对。具体表现在:1)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即通过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与政策倾斜力度,增加就业机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建立全国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顺利就业提供保障。2)倡导就业平等与就业保护,重点解决农民工城镇转移就业中出现的问题。3)加强中国在劳工标准立法方面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在废除强迫劳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