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视点下的“戏剧”属于语言艺术,因而语文教师在进行戏剧教学时就必须把握“语文”特征体现“语文”特点。说到戏剧教学的“语文价值”,大概没有人会对如下阐释提出异议。戏剧是语文综合活动的最佳平台。戏剧教学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以提升,甚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欣赏剧本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剧本的创作、对剧本文本以及表演的评论又是在进行写作实践活动……但是,如何进行戏剧教学呢?目前似乎还没有可以让多数语文教师普遍认同的方法。戏剧教学于是就有了如下情形:对剧本一读了之者有之,将剧本作为普通文本解读者有之,课堂上着力讲授戏剧知识者有之,不顾语文特点致力于戏剧表演者亦有之……本期刊登的四篇课例是几位一线教师的尝试与探索,七位评者的见解也只是一家之说,并不意味着是在为戏剧教学提供策略指导。我们希望以此引起同仁对戏剧教学更加深入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秀成 《文教资料》2006,(13):162-163
吕叔湘先生说:“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上有一把总钥匙,那就是‘活’。”要使语文教学“活”起来,创造性地活用教材是关键的一步。我在教初中戏剧作品时,做了一些新的尝试,那就是:“读说演评”四步教学法。读说是基础,演评是提高,以演促思,以评促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戏剧的积极性,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以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一篇课文《威尼斯商人》(节选)的教学为例,说说我的教学尝试。一、课前准备:在教课文之前,我先向全班学生简要地介绍戏剧的一般常识,待学生都了解到戏剧的一般常识之后,让学生浏览课文《威尼斯商人》(…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索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戏剧化”的概念和分类,阐述并实践验证了其实施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正式戏剧化”和“非正式戏剧化”两个维度介绍了大量典型的实践案例,为同行提供了以“数学小品、大型数学戏剧和即兴的非正式戏剧”等形式编织小学数学课程和进行戏剧化教学的操作范式。  相似文献   

4.
儿童戏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戏剧教育作为新兴领域渐成学界热点,“文化自信自强”为分析儿童戏剧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儿童戏剧教育具有传承文化、凝聚力量、蒙以养正、全面育人等四重价值定位,应通过“树立正确儿童观,从‘剧本中心’转向‘儿童中心’”“重审儿童戏剧主旨,有效结合文化传承与价值教学”“构建‘实践共同体’,丰富儿童戏剧教育文化资源库”“实施‘两线并行制’,创设多元化的戏剧传播形式”等路径促进儿童戏剧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戏剧教育在民族复兴与儿童发展方面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双演式戏剧教学模式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念双演式戏剧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在“双演”中进行体验的戏剧教学模式。二、理论依据1.双演式戏剧教学模式借鉴了建构主义的思想观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互相协作中学习”。2.双演式戏剧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体现戏剧的特点。戏剧艺术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  相似文献   

6.
戏剧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常用的文学体裁。这种题材以人物台词为手段,浓缩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集中突出了戏剧的冲突。本文以“冲突”为教学的核心,从阅读、欣赏、写作三个维度建构起了立体化戏剧课程,把文学欣赏、文学写作和戏剧表演融为一体,达到提升学生的鉴赏、写作、口语表达等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丽 《辽宁教育》2023,(2):33-35
<正>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植根于30年创造教育的厚积,秉承“以文化人,以心创新”的办学理念,以卢梭的“在实践中学习”的教育观点为基点,以杜威的“渐进式教学”理论与麦恩斯的“创造力教学”理论为支撑,开发并建构由儿童戏剧进课堂、设置专门课程及社团、进行开拓性实践3个课程群组成的小学戏剧课程体系,有效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校的创造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教育戏剧与戏剧教育不同,教育戏剧是以教育而非演出为主要目的的戏剧,是作为教育手段的戏剧。在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活动、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和以"剧场"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这三种戏剧类型中,教育戏剧定位于以"戏剧"形式为主的即兴创作活动。教育戏剧在教学上的发展经历了"以人为中心"到"以问题为中心"再到"以科目为中心"的三个阶段。美国偏重戏剧的艺术价值,主要以创造性戏剧为主;而在英国偏重戏剧在教学上的工具价值,强调利用戏剧来统整教学及实现教学目标。教育戏剧在幼儿园的发展形成了两个类别四种形式:在以幼儿自发性戏剧游戏为主的类别中,包含了随机性的戏剧游戏和主题引导的戏剧游戏;在以教师安排的戏剧教育活动中,包含了议题性的戏剧教育活动和创造性的戏剧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冯艳 《英语学习》2024,(2):39-45
戏剧教学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有趣的语言习得环境。在主题语境下,如何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评价任务为激励方式,将戏剧融入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过程,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仲夏夜之梦》为教学案例,以“教—学—评”一体化为理论指导,探究了将教学目标、学习活动和评价动态融入初中英语戏剧教学中的路径,旨在帮助学生从认知、体验和表达等方面,深入理解目标语言。  相似文献   

10.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他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但中学课本中所使用的“戏剧”概念与此不同,这专指戏剧的文学因素,即“剧本”而言。这样剧本作为戏剧文学,自然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这个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注重分析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而忽视了剧本中的舞台说明,使舞台说明成了教学中的死角。现在看来,这实在是失策之举。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的戏剧单元,节选了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一节《金属的利用与保护》的创新设计为例,在教学中渗透进了生动活泼的戏剧表演,将“生动地教”与“快乐地学”进行了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2.
针对语文学科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教学,我们提出了在高二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教学时,放弃传统的“教”,选择学生主动“学”.改编排演课本剧的研究性课。在这一活动中,我们特别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教材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倡导教学要“授之以渔场”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3.
老舍的《茶馆》与萧红的《呼兰河传》都打破了文体的陈规,老舍以小说的方法写戏剧,萧红以戏剧的方法写小说,他们因此相交融,竟有了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写“类型人物”的深刻寓意,达到了戏剧的“间离”效果与思索品格,从而创造了喜剧、闹剧、悲剧、正剧“四合一”的精品。  相似文献   

14.
戏剧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诸多文体之一,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意蕴丰富,被誉为“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本文从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着手,首先是从呈现方式来阐释戏剧教学要可读性和可演性并重,然后对戏剧文体特征进行深层次把握,知道教什么才能教出“戏味儿”来。  相似文献   

15.
赵玉凤  王钢 《科教导刊》2024,(8):133-136
现行“统编版”语文教材是以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背景,围绕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指引来安排单元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大单元教学。在此状况下,教师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过程中,应按照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借助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更新教学理念,创新设计教学方法,实施大单元教学。文章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为例,以大单元为基础来展开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凝练大单元主题,进行主题式教学;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安排教学任务;根据学习任务,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整本书阅读,提升文学素养;改善评价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最后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语教学视点下的“戏剧”属于语言艺术,因而语教师在进行戏剧教学时就必须把握“语”特征体现“语”特点。[编按]  相似文献   

17.
“戏剧表演法”是最适宜聋校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按照教材内容及教学目的要求预先设计的动作去进行有序的表演,为聋童的感知觉发展提供并创设了优势的条件,从而使聋生在这特殊的“情境”之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聋校教学采用“戏剧表演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观点     
《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7期 王学东《戏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教师在选择戏剧教学内容时,往往偏重于非戏剧的因素.戏剧教学很难上出戏剧的味道来。怎么选择和确定戏剧教学内容呢?“定篇”、“知识”和“活动”的侧重点不同.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定篇”的教学侧重于文本的解读,“语”的成分多些;“知识”的教学侧重于戏剧知识的介绍.“戏”的成分多些;“活动”则是借”戏”来练“语”,最终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在具体教学中,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是交融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9.
邹自振新著《汤显祖与玉茗四梦》以全方位的视角,开放的思维,来观照汤显祖与“玉茗四梦”,力图高屋建瓴地把握汤显祖戏剧的文化价值。通过全书,人们对于汤显祖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宏观地位,将会有更加清晰和充分的认识。作者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紧扣汤显祖生平经历与创作心态,将“四梦”融于其中,进行专题性的细微考察。在作者感性的体认和智性的审视下,汤显祖的戏剧和人生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汤显祖与玉茗四梦》无疑为繁花锦簇的“汤学”园林,又增添了几许春色,是新世纪“汤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20.
法国著名哲学家德勒兹以意大利剧作家卡梅罗·苯为个案,以“战争机器”和“生成女人”等美学概念为理论基础阐发了“弱势戏剧”这一后结构主义诗学范畴.弱势戏剧是“减法戏剧”,通过删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国家机器、官方历史、文本、结构、对话、语言常量等,对稳定的意义、权力关系、再现、意识形态、文化霸权进行批判与颠覆.“弱势戏剧”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维度,进一步消解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再现文学观念,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