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的思考和练习中,安排有“阅读下边短文《晏子使楚》,试作讲解”的练习。在这个练习中,对“何为者也?”一句应如何解?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高级中学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中把“何为者也”翻译为“干什么的”,对此,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何为者也”应该翻译成“是什么人”。“何为者也”翻译为“干什么的”和“是什么人”的根本分岐在于“为”,可以肯定,这里的  相似文献   

2.
苏轼的名篇《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话:“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其中的“客有吹洞箫者”该如何翻译呢?笔者发现不少译本的译法并不统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翻译方式:(1)客人中有一位吹洞箫的人。(2)有一位吹洞箫的客人。  相似文献   

3.
究竟何为“宿根”陕西省镇安县中学唐汉东高中三册(采草药)一文谈及“宿根”,说:“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津皆归其根”,“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释此“宿根”,大凡有这样三说:一日越冬根。以梦溪笔谈)译...  相似文献   

4.
孔悉明 《学语文》2002,(6):26-26,25
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有关对该文一段理解的文章屡见报刊书籍。纵观这些议论,无非是“似乎”和“确凿”两词并用不但不矛盾,而且还含有深刻的意义。笔者以为就此理解固然不无道理,但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5.
对《郩之战》“何施之为”一句,教材注释有如下几种:84年版:[奉则无礼,何施之为」秦国就是无礼,要报答什么呢?则,即、就是。“何……之为”是古代常用的反问句式。何,宾语。之,助词。为,语气词。 87年版:秦国就是无礼,算是什么恩惠呢?“何……之……”是固定结构,何施,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为,算是。 90年版:秦国就是无礼,为什么要报答它呢?为,表示疑问语气。何施,宾语,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笔者以为,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再看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6.
偏激的教学理念会造成偏激的教学方法。过去,很多语文教师常常视自己为课堂教学中的绝对权威,反映在教学方法上就是习惯于使用"灌输式"教学。为扭转这种不正确的做法,语文新课标矫枉就正,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相似文献   

7.
《史记·项羽本记》:“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客何为者”是什么意思?就我所见到古文译注本和古汉语读本中,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是“你是干什么的”,其语义重心是“干什么”而不是“谁”或“干什么”。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下面试作点辨证,并以此求教于方家、读者。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2010年岁末参加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基础教育研究院在深圳举办的深圳教育论坛·教育国际化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案例研修展示邀请赛暨颁奖大会,大会中所展示的各学  相似文献   

9.
“也者”式与“者也”式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形式,但二者用法差异很大。弄清它们的用法,对阅读古书,准确理解文意,不无裨益。 一、“也者” 在“也者”式中,“也”与“者”均为语气词,属语气词的连用。我们知道,作为语气词,“也”字用于单句或复句的内部,表“顿宕”语气;“者”字用于单句或复句的内部,表“提顿”语气。二者连用,以加强“提顿”语气。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中,弈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众宾欢也。”人教版新初中《语》第五册对“射中”作了这样的注释:“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见133页)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将此句译为“投壶的投中了”。(见150页)我认为注释、译均不妥,注释没有解释“射”的含义,而译误把“射覆”与“投壶”混为一谈了。  相似文献   

11.
在2011年9月23日辽宁卫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腿去的飞鹰》第二十四集中有一段对话用到了成语“过江之鲫”,关于该成语的用法,笔者不敢苟同,试做以下分析。一剧中有一个片段,说的是女主角叶蓉然和国民党空军某部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的爱情故事。高志航即将率领航空四大队轰炸日寇的机场,因敌强我弱有生命危险,战友们都写下了遗嘱,此时...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台湾当局再次叩关联合国,又碰了一鼻子灰,这已经是第12次了。本来,台湾当局还想让联合国记者协会在联合国总部对陈水扁进行视频采访,也最终化为泡影,最后只得在一家饭店内进行。所有这些,使人们联想到台湾当局经营多年的所谓“去中国化”。“去中国化”就是从历史传统和现实文化等各个方面割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磨灭广大台湾同胞的中华民族意识,为培植“台独”社会文化基础、最终实现“台独”创造条件。它是“台独”分裂势力推行“渐进式台独”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陈水扁自2000年上台以来,企图在“中华民国”的名义下推动台湾…  相似文献   

13.
14.
当今的教育.以一种自由和谐的人文理念,科学地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环境。营造了宽松氛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由“书声朗朗。丰富多彩”取而代之,其情其景,正如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况。然而热闹过后,检验整堂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曾经有幸听过这样一堂课。 一位教师执教课文《坐井观天》。为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按照惯例,学完课文后,老师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学生在认真思考,充分交流后,教师开始点名请学生说。第一位学生说,青蛙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吓得它连忙向小鸟求救。  相似文献   

17.
《穷人》一课中“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就有两个“得”字,这两个“得”究竟该怎么读呢?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知识经济”一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翻开各家大学学报,有关“知识经济”的章随处可见。但标题中对这一词语的英译却是五花八门,可谓仁见仁,智见智。  相似文献   

19.
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质疑和释疑的能力本来会越来越强,然而,据调查显示,随着学生年龄和学段级别的升高,课堂上喜欢提问的人数比例却越来越少。一年级有95%以上的学生喜欢提问,初一年级有65%以上的学生喜欢提问,进入高中却只有30%的同学愿意提问。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学生的年龄段心理特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即教师对学生“质疑和释疑”的评价有关。教师不经意的否定或批评,无意和有意地扼杀了学生课堂上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质疑和释疑的能力本来会越来越强,然而,据调查显示,随着学生年龄和学段级别的升高,课堂上喜欢提问的人数比例却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学生的年龄段心理特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即教师对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