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玮 《成才之路》2024,(9):37-40
以“课程思政”理念引领的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不仅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也是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遵循。文章分析高校军事理论课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探讨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指出“课程思政”引领下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要做好五个方面:要强化“课程思政”引领作用,加强军事理论课顶层设计;完善课程体系,凸显军事理论课的育人价值;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增强军事理论课程的育人效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其“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培养政治过硬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军事理论课程建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一项主要工作,是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的生命线,是提高高校国防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结合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特点,从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内容、对象、方法、手段、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五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高校军事理论教学中涉及到的“军事谋略思想”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提出了“军事谋略教育”的定义,肯定了其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探求了谋略教育在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所起到的三个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学生本位”育人模式探索不断深入,高校军事课也面临“转型升级”的重任,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军事课课程思政势在必行。高校军事课包含“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两门课程,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操训练,既传授知识技能又涵养家国情怀,是一门覆盖知识面广泛、涉猎内容丰富的通识教育课程,其中蕴含德、智、体、美、劳五育各类元素。运用“五育融合”的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军事课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对于创新军事课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绪论课教学为聚焦点,研究分析军事理论课教学导入的基本技巧。首先,有针对性地分析学情和师生军事共情环境,提升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其次,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从操场到教室、从军事训练到军事理论教学的教学过渡方法,强调家国情怀及国防后备的现实价值;最后,以课程大纲蕴含的逻辑关系,构建起军事理论学习的知识框架,并凸显课程的重难点,进而顺利提出课程教学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目标,给学生以明晰的学习过程控制及考核方法。该教学方法经教学实践检验,对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目前高等院校军事理论教学的开展情况,要使军事理论教学在高校健康发展,就必须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科学设置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改变过时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和完善军事教研室的军事教育职能,不拘泥于形式,使军事理论课成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促进国防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应用”“重知识记忆、轻概念掌握”问题,本文提出在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引入基于军事游戏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步探索了此模式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研究了相应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并以“作战指挥与案例”课程为例完成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发布过五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日益规范,教学体系也愈发完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内容分析等方法,以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演进为轴线,对高校国防教育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标准的演进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军事理论课程的科学发展。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标准演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目标与国际局势变化密切相关;二是军事色彩逐渐淡化,趋向通识教育;三是课时要求减少,课程建设趋于规范。  相似文献   

9.
军事课程是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军事课程建设已成为新时期高校课程建设的一项新任务.加强高校军事课程建设,要明确军事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要坚持按纲施教(训),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训练内容体系;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军事课程教学的基本建设;要加强军事教育政策理论的研究工作,推动高校军事教育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空竹”课程是一种集娱乐性、健身性、技巧性、科学性、表演性为一体的民俗体育项目。该文结合《民俗体育——空竹在高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的实验,论述“空竹”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立与设置,为“空竹”课程在高校体育课中的普及与推广,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军事理论教学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一项重要途径.本文借鉴传播学中拉斯维尔"5W"模式来阐述做好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五个重要步骤,即建立健全军事理论教学师资队伍、科学设置军事理论教学课程内容、改革创新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方式、合理区分军事理论课程授课对象、全面深化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把军事教育、公安教育中的“实战化教学”引入高校金融投资类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目的是更好地突出这类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实战化教学”包括实战化的理念、顶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条件、考评方法与管理体系、师资队伍等基本内涵。课程教学改革是“实战化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广州商学院的金融投资类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探索,主要围绕运用任务为中心的策略、开展实验教学创新、实地调研上市公司、突出讨论法的使用等方面展开。这种教学改革探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金融投资类课程实战化探索的深化,需要注意做好“实战化教学”顶层设计、进行“实战化”教学内容调整、深化“实战化”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拓展“实战化教学”外部资源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军事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的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三个务必”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三个务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课程资源;“三个务必”提出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优良作风、精神力量,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指南。“三个务必”是科学完整、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需要从课程契合、队伍融合、三堂联合、资源整合、评价结合五个方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构一要聚焦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共性目标,围绕政治文化定位、理论素养定位和传播技能“三个定位”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二要牢牢把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特征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精准推进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一库两群三平台”建设,为课程思政提供有力抓手;三要努力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手段,打破课程、专业、学科边界,通过协同教学方式形成思政教育合力,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项目检验”的完整课程思政教育闭环。  相似文献   

16.
随着部分高校的公共体育开设街舞课程,街舞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高校街舞课程作为一项新的运动项目,在制度、课程、教学方面仍然不够完善,将社会街舞培训的优势借鉴、运用到高校街舞教学中来,实观体育教学“以人为本”、“快乐教学”的原则。因材施教,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和文化素质,完善高校公共体育街舞课程的制度、模式,促进街舞课程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国普通高校“两课”课程新方案自1998年秋季实施以来 ,各地各高校广大“两课”教师按照新方案各门课程规定的教学基本要求 ,认真组织教学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此同时 ,在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提出了修改、调整和补充的建议。考虑到近年来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特别是当前高校思想理论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教育部社政司决定首先从“毛泽东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两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修订入手 ,在近期内对高校“两课”各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普遍进行一次修订。为认真总结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数学分析》是高校数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目前,高校师范类数学专业《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偏深、联系中学数学不足;教学方法没有与时俱进;教学评价重“结果”轻“改进”的问题。高校基于“师范性”的《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进应该合理分解教材内容,加强和中学数学的联系;改进教学方法,与时代接轨;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全国普通高校“两课”课程新方案自 1 998年秋季实施以来 ,各地各高校广大“两课”教师按照新方案各门课程规定的教学基本要求 ,认真组织教学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此同时 ,在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提出了修改、调整和补充的建议。考虑到近年来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特别是当前高校思想理论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教育部社政司决定首先从“毛泽东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两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修订入手 ,在近期内对高校“两课”各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普遍进行一次修订。为认真总结教学实践经…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有两方面的思维盲点:一、课程设置量化程度不明确,缺乏制度强势保障。二、教学内容扩大化,造成了“蜻蜓点水,面面俱到”的局面。本文试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上问题提出: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保障体系,在强势的制度保障下,实现自身突破,建立起侧重本国文化,强化民族情结为主的教学内容框架,是这一课程由可有可无到非有不可蜕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